:::
泰武古謠傳唱將參與《太陽的女兒》演出。(國家兩廳院 提供)
即將上場 Preview 泰武古謠傳唱與佳興部落《太陽的女兒》

乘著歌聲之翼 來自太陽的天籟

由屏東佳興部落族人與「泰武古謠傳唱」合作的《太陽的女兒》,以部落女頭目孫江萬花的生命故事出發,導演魏瑛娟編織她出生、童年記憶到成長、戀愛、婚慶,透過廿多首代代傳唱的古謠,展現排灣族流傳五千年的部落生命史;並邀裝置藝術家王德瑜以排灣族文化精神核心「太陽」為意象設計舞台裝置,電影導演陳宏一以有別於傳統「肖像」的形式呈現排灣族人影像紀實。

由屏東佳興部落族人與「泰武古謠傳唱」合作的《太陽的女兒》,以部落女頭目孫江萬花的生命故事出發,導演魏瑛娟編織她出生、童年記憶到成長、戀愛、婚慶,透過廿多首代代傳唱的古謠,展現排灣族流傳五千年的部落生命史;並邀裝置藝術家王德瑜以排灣族文化精神核心「太陽」為意象設計舞台裝置,電影導演陳宏一以有別於傳統「肖像」的形式呈現排灣族人影像紀實。

2017TIFA 泰武古謠傳唱與佳興部落《太陽的女兒》

3/10~11  19:30 台北 國家音樂廳

INFO  02-33939888

二○一七年對屏東佳興部落的排灣族人而言,是重要的一年。近年多次榮獲金曲獎肯定、海外邀請演出與跨界合作不斷的「泰武古謠傳唱」,今年將在藝術總監查馬克.法拉屋樂(camake valaule)帶領下,攜手高齡八十六歲的女頭目孫江萬花(排灣名:remereman)與佳興部落大小族人一同步上兩廳院舞台。劇場導演魏瑛娟、電影導演陳宏一與裝置藝術家王德瑜跨界合作,以孫江萬花的生命故事為本,融合典雅優美的古調歌謠、創世神話及影像敘事,打造《太陽的女兒》,吟唱排灣族人對土地與祖先的敬意,呈現其豐厚獨特的文化內涵和生命精神。

原真排灣古謠的世代傳唱

在排灣族人代代相傳的傳說裡,中央山脈最南邊的北大武山,是族人生命的起源,也是孕育故事與歌謠的聖山。原住民族沒有文字,神話故事、祭儀文化、部落生命史皆透過口述及歌謠流傳下來。泰武古謠傳唱自二○○四年成立,十六年來透過部落踏查、訪談耆老記錄下瀕臨失傳的近百首古謠。在這次大型跨界製作中,查馬克回到採集古謠的起點佳興部落,邀請耆老和年輕族人一起演唱,從女頭目孫江萬花、曾面臨嚴重文化斷層的青壯族人,到藉由傳唱古謠進入部落生活的孩子,跨世代同台演出特別具有傳承的珍貴意義。

不同於許多原住民表演場合的裝飾美聲唱法,族人將以貼近真實脈絡的清唱方式,演繹最飽滿純粹的古謠。泰武古謠傳唱成員來自北排灣、中排灣等不同地域的歌謠特色,更增添了多元豐富的音樂調性。

源自太陽、長自土地的生命故事

太陽是排灣族的創世神話與文化精神核心,魏瑛娟編導的《太陽的女兒》從孫江萬花的生命故事出發,其紋手圖騰、家族歷史等,都是寶貴的排灣文化資產,從她出生、童年記憶到成長、戀愛、婚慶,透過廿多首代代傳唱的古謠,展現排灣族流傳五千年的部落生命史;並以太陽為核心概念,邀請擅長圓球造型、作品常探討人與空間互動關係的裝置藝術家王德瑜,從太陽意象衍伸設計舞台裝置,電影導演陳宏一則以有別於傳統「肖像」的形式呈現排灣族人影像紀實,在飽滿純粹的排灣樂音外,透過劇場、影像、裝置與之對話,共構出從土地脈動中衍生的藝術語彙。

泰武古謠傳唱曾與琵琶大師吳蠻、葛萊美獎演奏家Daniel Ho跨界合作,被譽為「能從歌中看山聽風的天籟之音」,並受日本NHK電視台“Amazing Voice”節目全球觀眾票選第五名,已成為台灣深具代表性與國際知名度的原住民音樂代表。已發表的三張專輯《唱一首好聽的歌》、《歌開始的地方》、《歌,飛過群山》皆入圍金曲獎,並以《歌,飛過群山》獲得「最佳原住民語專輯獎」。如同Daniel Ho如此形容泰武古謠傳唱隊的天籟歌聲:「只有一詞,就是感動。」他們將乘著歌聲的翅膀飛過群山,帶給觀眾最身歷其境的感動體驗。

專欄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Authors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