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史特拉斯堡打擊樂團是世界上第一個職業打擊樂團。(Sergine Laloux 攝 擊樂文教基金會 提供)
焦點專題 Focus 敲響世界 一擊必勝/趨勢概述

從最原始到最創新 音樂世界新寵兒

世界打擊樂的發展歷程與現況

人類很早就會運用身體或物品拍打發聲,藉以傳遞訊號,打擊樂器無疑是除了人聲之外最早的樂器。雖然打擊樂器在西洋音樂史的發展起步甚晚,但從十九世紀末至今,不到一百五十年的時間,不只在樂器構造、音色有大幅的改良外,演奏技巧的提升、新樂器音色的開發,都讓打擊樂變成創作者的新寵兒。踏入廿一世紀,包含表演形式的開發創新,都讓打擊樂的能量持續迸發、源源不斷!

人類很早就會運用身體或物品拍打發聲,藉以傳遞訊號,打擊樂器無疑是除了人聲之外最早的樂器。雖然打擊樂器在西洋音樂史的發展起步甚晚,但從十九世紀末至今,不到一百五十年的時間,不只在樂器構造、音色有大幅的改良外,演奏技巧的提升、新樂器音色的開發,都讓打擊樂變成創作者的新寵兒。踏入廿一世紀,包含表演形式的開發創新,都讓打擊樂的能量持續迸發、源源不斷!

打擊樂的發展歷史悠久,人類學者和歷史學家從出土的文獻和文物中推測,人類很早就會運用身體或是隨手可得的物品拍打發出聲音,用來傳遞訊號,打擊樂器無疑是除了人聲之外最早的樂器。我們現在熟悉的西洋打擊樂器,在西洋音樂史中的發展,主要是伴隨著管絃樂團的發展而來。

發展由簡入繁  角色從輔變主

雖然打擊樂的發展歷史悠久,但在西洋音樂史中的發展卻比較晚,約莫在十二到十三世紀,西洋打擊樂器的始祖Kettledrum,才經由十字軍東征從中東傳回歐洲。早期打擊樂器大多是功能性質或伴奏性質居多,運用在像是儀式慶典、傳達訊息、軍隊戰爭之中,比較少獨立以純打擊樂的演奏形式表演;大家常在管絃樂團中看到的定音鼓,直到十七世紀時才被運用在管絃樂曲中。

在巴洛克時期、古典樂派時期,定音鼓在管絃樂作品中,主要負責演奏主音和屬音,擔任音樂的氣勢營造,屬於節奏伴奏功能性質。到了浪漫樂派時期,定音鼓在管絃樂團中的應用產生變化,作曲家開始著重打擊樂在樂團中的使用,已不再是之前的伴奏角色,而是在樂曲中有獨奏片段和整個樂團相呼應。作曲家在這個時期對於打擊樂器的使用,不單單只有定音鼓、小鼓、三角鐵等,而是開始大量運用雙面鈸和大鼓等樂器。浪漫樂派的交響樂曲中,打擊樂器的音色更為豐富,管鐘、高音木琴、鐘琴、響板等樂器開始大量用在作品中,作曲家以打擊樂器的音色來豐富樂曲。

打擊樂在管絃樂團中的廣泛被運用,從十九世紀中葉開始一直持續到現在。作曲家除了大量使用打擊樂器外,也開始將音效樂器加入,像是法國的作曲家薩提(Eric Satie,1866 -1925),在他的作品《遊行》Parade(1913)中加入了許多音效樂器,例如警報器、槍聲、打字機等。在這個時期的音樂創作上,充斥在生活周遭的「噪音」,給了作曲家更多靈感來描述新的聲音,而打擊樂器多樣的音色,喚起作曲家的創作靈感,讓他們可以盡情地運用在作品中。

非西方的音樂也在這時期開始被運用,其中複雜的節奏也讓作曲家有了新的節奏架構(例如甘美朗、歐洲當地的民間音樂、南歐的舞蹈節奏等)。一次世界大戰(1914-1918)期間,美國爵士音樂傳到歐洲。這種新的音樂形式給了歐洲作曲家很大的衝擊,並影響到他們往後的創作。「爵士鼓」的演奏方式開啟了打擊樂的新風貌:一位演奏者可以同時演奏多樣樂器——這和以往在管絃樂團中一位演奏者只負責一樣樂器大不相同。一九三○年左右,拉丁音樂開始發展,也提供了新的節奏和樂器讓作曲家發揮,也被列入創作管絃樂曲的元素中。

樂器的進步  帶領擊樂的技術

廿世紀期開始,打擊樂的角色逐漸從樂團的伴奏聲部逐漸獨立出來,開始有作曲家為創作純打擊樂的合奏作品。一九三○年作曲家瓦雷茲(Edgard Varèse)創作的作品《電離》Ionisation,被大多數的人認為是第一首為打擊樂團所創作的合奏曲。此首樂曲由十三位打擊樂演奏者演出,一共用到卅七種打擊樂器。《電離》為日後的打擊樂合奏曲樹立的典範,影響到後來約翰.凱吉(John Cage)、盧.哈里森(Lou Harrison)的創作。他們開發打擊樂新的音色,創作不再像傳統要求優美的旋律,而是純粹強調音色的變化和調配。「樂器的音色」變成作曲家創作曲子中,一個最重要的影響因素。

一九六二年,世界上第一個職業打擊樂團——史特拉斯堡打擊樂團(Les Percussions de Strasbourg)於法國成立,致力於推廣打擊樂新音樂,超過三百首打擊樂作品是由此樂團委託創作或獻給此樂團,該團也致力於新打擊樂器的研發。作曲家梅湘(Olivier Messiaen)稱此樂團為「打擊樂改革的先鋒者」。接著在一九七一年,加拿大芮克斯打擊樂團(Nexus Percussion)成立,一九七八年瑞典克羅瑪塔打擊樂團(Kroumata Percussion Ensemble)成立,一九八四年匈牙利阿瑪丁達打擊樂團(Amadinda Percussion Group)成立,一九八六年台灣朱宗慶打擊樂團成立……世界上許多重要的打擊樂團都在廿世紀的後半成立,純打擊樂合奏的表演形式興起,一直發展到現在都還是主要的打擊樂表演形式。

除了打擊樂團的表演形式外,打擊樂獨奏的表演形式,也因為「樂器的進步」和「新技巧的開發」而開始興盛。打擊樂器的進步除了在樂器音色方面改良外,樂器裝置的發明,也讓樂器本身的局限被解除,讓作曲家及演奏者有更多的發揮空間可以運用在作品創作上。

以定音鼓為例,現在運用踏板快速調音的裝置,大約在一八七○年才被發明,在這之前同一顆定音鼓幾乎不太可能在樂曲進行中快速換音。藉由這個裝置的發明,讓演奏者能夠運用腳踩踏板快速地調音,在一整首作品中運用有限的定音鼓演奏出更多的音。除了調音裝置的發明外,樂器本身的改良,讓原本同一顆鼓只能調五到六度的音,進步到現在同一顆定音鼓幾乎可以調到8度的範圍。這些都讓樂器本身演奏的可能性增加,讓作曲者有更大的發揮空間,為定音鼓創作出許多經典的獨奏樂曲,讓定音鼓從原本以節奏為主的伴奏樂器,轉變成為可以獨當一面的獨奏樂器。

以馬林巴木琴為例,早期的木琴沒有共鳴管裝置的設計,在十九世紀末期木琴加入共鳴管後,讓木琴的音色和共鳴都得到了改善;而調音技術的進步,也讓木琴由早期四個八度的音域,進步到現在五個八度和五個半八度的音域,增加了木琴作品的發展性和表現力。木琴的技巧也從早期兩棒的演奏,轉變到四棒演奏,進而到現在的六棒及八棒演奏。創新的技巧和演奏方式,在作曲家和演奏者共同努力發展下,讓馬林巴木琴一躍成為打擊樂現在最重要的獨奏樂器之一。

多變打擊樂  成為創作者新寵兒

隨著聲音科技的進步,不同的聲音技術也被運用在音樂的表演上。從一九五○年代左右興起的電子音樂一直發展到現在,樂器的聲響經由機器而轉化,不同的電子打擊樂器也隨之發展,讓原本聲響就已經相當多變的打擊樂,變得更加豐富。五月即將來台灣演奏的史特拉斯堡打擊樂團,就要演奏二○一六委託創作的Drum-Machines,不同的擊樂聲響在舞台上經由音響配備轉化,將呈現不同於以往的前衛聲響。

因為演奏的形式多變,打擊樂比起其他的樂器有更多機會以劇場形式演出,不同的劇場元素如燈光、走位、戲劇等融入打擊樂的表演中,讓打擊樂的表演從聽覺上的聲響,轉變為全面的感官刺激,是近年來常用的打擊樂表演形式。像是大家熟知的Stomp、去年德國音樂工廠來台演出的《進擊的狂想》、多次來台演出的荷蘭皮可沙打擊樂團、朱宗慶打擊樂團的《木蘭》等,都是結合劇場元素的打擊樂表演代表。

打擊樂器的數量眾多,加上部分樂器的體積龐大,讓打擊樂器在演奏和排練上,不如其他樂器來得容易;因此大型打擊樂團都只出現在學校的學生打擊樂團,而現今專業的打擊樂團,大多都以二至四人居多。打擊樂團的編制縮小,直接影響打擊樂作品的創作,現在大多數的大編制打擊樂作品,都是偏向簡單的擊樂合奏,適用於學校教學使用;一般專業的打擊樂團想演奏八人以上的困難打擊樂作品,都必須個別委託作曲家量身打造全新創作。

雖然相較其他的樂器,打擊樂器在西洋音樂史中的發展較晚,但從十九世紀末至今,不到一百五十年的時間,迅速並蓬勃地發展,不只在樂器構造、音色有大幅的改良外,演奏技巧的提升、新樂器音色的開發,讓打擊樂變成創作者的新寵兒,大量眾多的打擊樂作品,在短短的時間內快速累積。不同的表演形式,也在演奏者和作曲家的努力下,持續開發創新,讓打擊樂的發展,持續在廿一世紀充滿能量。

廣告圖片
專欄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台灣擊樂新秀輩出  國際賽事獲獎連連

擊樂近年來在台灣非常火熱,不時在國際賽事中傳出捷報,人才輩出,而且有年輕化的趨勢,證明了台灣擊樂教育在前輩的耕耘下,已經開出燦爛的火花。

在主要國際擊樂比賽得獎,首開先例應該是二○○二年旅法擊樂家楊怡萍在「盧森堡國際擊樂大賽」三重奏項目連獲首獎、最佳詮釋及最佳人氣三個大獎,開啟了台灣青年擊樂家陸續獲獎輝煌的紀錄。之後,在該比賽獲獎的,有留法的那娜擊樂二重奏(NanaFormosa Percussion Duo)在二○○九年拿下該比賽二重奏組第三名,是第一個純台灣人組成的隊伍獲獎。二○一五年時,由擊樂家陳哲輝的學生為班底組成的「1002」打擊樂團,在該比賽拿下四重奏組第三名。他們都是目前國內非常活躍的擊樂重奏團。雙胞胎組的打擊音樂家簡任廷、簡任佑組成的Twincussion擊樂二重奏曾於二○一四年獲南加州國際木琴大賽二重奏組亞軍後,又在二○一六年獲得「 第十四屆義大利國際打擊樂比賽」首獎,目前雖仍在丹麥皇家音樂學院就讀,但已經是美國Mike Balter Mallet藝術家及代言人,是遊走國際的擊樂二人組。

在獨奏方面,打擊與作曲雙修的林金丞,首開先聲地在二○○四年的「比利時木琴大賽」獲得第三名與最佳才能獎。二○○七年時,又在十二種樂器混合的高難度比賽——第四屆「歐洲銅管與打擊樂器獨奏比賽」獲得首獎與最佳詮釋獎,當時他仍是安特衛普皇家音樂院的學生,卻已是擊樂界相當看好的明日之星。二○一三年仍在台灣就讀大學的高瀚諺在「比利時木琴大賽」一鳴驚人獲得第一名,決賽的樂曲正是林金丞的木琴協奏曲。二○一六年,在「第十四屆義大利國際打擊樂比賽」中成績豐碩,首先是高瀚諺在木琴項目又獲得第一名,十九歲的李庭妮獲得亞軍與最佳詮釋獎,他們兩位都是還未負笈國外、由台灣音樂教育一手栽培出來的音樂家!在同一比賽獲獎的還有目前在瑞士洛桑高等音樂院就讀的鄭珺玠(木琴廿六至卅二歲組冠軍)及小鼓組亞軍的陳又誠,亦是當前相當被看好的擊樂明星。(賴家鑫)

Authors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