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優人山上劇場火災。(張智銘 攝 優人神鼓 提供)
特別企畫 Feature 2020表演藝術回顧/現象觀察.趨勢探索

10個現象,回探這一年的台灣表演藝術

現象8 慢火延燒廿年 團隊倉儲與排練場問題懸而未解

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打亂了依常規運行的世界,也迅速改變了人們的思維。防疫有成的台灣,在上半年的封閉警戒後,成為全球少數能回歸日常的國度。在回顧過往一年的此刻,我們也觀察到不同與往年的變化與發展——

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打亂了依常規運行的世界,也迅速改變了人們的思維。防疫有成的台灣,在上半年的封閉警戒後,成為全球少數能回歸日常的國度。在回顧過往一年的此刻,我們也觀察到不同與往年的變化與發展——

二○二○年八月十三日,優人神鼓在老泉山山上劇場獻演儀式劇場《祭天》,是替世界祈福,也是排練場遭火焚後的一周年,運用文化部緊急救難經費協助與團隊發動的災後共建募資計畫,逐步完成的重建工程;同時,繼續規劃「山之祭」活動,藉此展示優人神鼓的重生。同年,六月六日凌晨,紙風車劇團位於八里的幕後工作室發生大火,兩棟廠房、超過五百坪的倉儲、工廠空間全毀,現場一名技術部門經理四肢約二度灼傷。其中包含紙風車劇團與綠光劇團的道具、布景、音響、燈光與投影設備,損失估計約五千多萬元。在武漢肺炎疫情蹂躪表演藝術圈的這個時間點,無疑是雪上加霜。

更嚴重的是,從雲門舞集八里大排練場(2008)、優人神鼓(2019)到紙風車劇團,三起大型表演藝術團隊的火劫延燒了廿年未止,陸續燒出台灣藝文生態、產業、政策等方面的懸而未解,包含劇團倉儲空間的管理、排練場的缺乏、火災險的投保等。政府確實都在第一時間伸出援手,但積累已久、甚至早被點名的長期問題反而因此被掩蓋,甚至被烙印了表演藝術團隊過度仰賴政府補助、而無力自救的印象。因此,劇團營運與政府政策能否達到有效並具前瞻性的對話,並制定更完整、更全面的策略,而非災難降臨才急於使用速效的方式,治標不治本,則待大火的灰燼裡能否找到不只是重生、重建的答案。

專欄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