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HE B-SIDE重新詮釋了1964年錄製的《德州監獄的黑人民謠》。(Bruce Jackson 攝 2017臺北藝術節 提供)
焦點專題(二) Focus 伍斯特劇團 美國劇場先鋒╱人物專訪

THE B-SIDE 苦中作樂的美妙人聲

二○一四年,伍斯特劇團以緬因州「安息日湖震教徒姊妹會」一九七六年錄製的專輯《早期震教徒靈歌》EARLY SHAKER SPIRITUALS創作同名劇場演出。對於信仰方式已然於世上消亡的震教徒們(Shakers)來說,音樂與舞蹈,幾乎可說是其教義核心。

二○一四年,伍斯特劇團以緬因州「安息日湖震教徒姊妹會」一九七六年錄製的專輯《早期震教徒靈歌》EARLY SHAKER SPIRITUALS創作同名劇場演出。對於信仰方式已然於世上消亡的震教徒們(Shakers)來說,音樂與舞蹈,幾乎可說是其教義核心。

2017臺北藝術節 THE B-SIDE

9/8~9  19:30

9/10  14:30

台北 水源劇場

INFO  02-25289580轉127

二○一四年,伍斯特劇團以緬因州「安息日湖震教徒姊妹會」一九七六年錄製的專輯《早期震教徒靈歌》EARLY SHAKER SPIRITUALS創作同名劇場演出。對於信仰方式已然於世上消亡的震教徒們(Shakers)來說,音樂與舞蹈,幾乎可說是其教義核心。這雖然不是伍斯特劇團唯一取材自音樂專輯的作品,卻是他們首次嘗試以如此手法,忠實且完整地於現場再現一整張專輯、每首歌曲,及其用以搭配的舞蹈與儀式。

來自監獄的勞動之歌

這個作品觸動了演員艾瑞克.貝禮曼(Eric Berryman),他帶著自己情有獨鍾的專輯——於一九六四年錄製的《德州監獄的黑人民謠》Negro Folklore from Texas State Prisons 毛遂自薦:「我在一次研究有關非裔民謠傳說人物約翰.亨利(John Henry)的過程中,知道了這張專輯,從此就默默期望這類型的『工作歌曲』,那夠被更多人重新聽見與理解。」貝禮曼說。此次THE B-SIDE也沿用《早期震教徒靈歌》的副標題「一張專輯的詮釋」(A Record Album Interpretation),現場亦將播放整張唱片,其音源只會連接至演員的耳機,演員則在第一時間將他耳中聽見的聲音,如實唱頌出來,以期「為觀眾再現專輯錄製時的原聲。」

三位演員聽著耳機裡的音樂跟著唱和,看似容易:「一開始當然是要學會這些歌曲囉。」貝禮曼說,「但不只是學這首歌怎麼唱,必須學會專輯中每個不同的人、如何唱每一首歌:要在哪個點呼吸、他什麼時候休息,他唱到哪裡會吞口水、什麼時候會笑。我要變得跟他們一樣,對每首歌耳熟能詳,才能讓他們『加入』我們的演出。」黑人民謠歌曲、六○年代德州監獄,乃至於當時非裔族群的生活處境與文化背景,不只對台灣觀眾,對於當代的美國觀眾而言「其實都是相當陌生的。我希望大家可以認識這些勞動歌曲,它們的創作背景與原因、根據不同工作狀況可能呈現的改變。」貝禮曼接著說,「其實也想讓觀眾看見與聽見,在如此困苦的工作環境中,他們是如何靠著堅毅的耐力和生存的意志力,唱出如此單純美好的聲音。」

音樂串起了劇場的緣分

他也造訪了半世紀前,透過田野調查、聲音採集,親自錄下這張專輯的製作人、民俗學者布魯斯.傑克森(Bruce Jackson),貝禮曼說:「我們的詮釋、對素材的理解,在傑克森的『加持』下,得以更為深入、更形完整。他所描繪的世界、其中所有知識細節,都是書裡找不到的,連他自己的書都沒寫那麼詳細。」

音樂串起了不同世代的創作者,冥冥之中也有種緣分,讓貝禮曼遇見了與他同台的演員:「起初要找很會吹口哨的演員,就邀請菲利普.摩爾(Philip Moore)加入;後來又需要能協助合唱的聲音,有一天摩爾突然說:『我住的那棟公寓有個鄰居,似乎對這張專輯很熟。』」貝禮曼當時暗想:「怎麼可能!這麼冷門的歌誰會聽?」沒想到一見面、試著工作才發現,這位鄰居賈斯柏.麥古德(Jasper McGruder)不僅熟知傑克森與民謠,歌唱技巧也相當高超,就連聲音都與其中一位勞動者非常相似,「或許這張專輯正以某種不可思議的方式,引領我們前進吧!」貝禮曼說。

廣告圖片
專欄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Authors
作者
專欄廣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