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總編輯的話 Editorial
專欄 Columns
- A Bigger Picture
- 演出製作事二三
城市藝波 Cities & Arts
企畫特輯 Special
編輯精選 PAR Choice
企畫特輯 Special
焦點專題(一) Focus
- 精采文章試閱 擊樂烏托邦 就在台灣 臺灣國際打擊樂節10th / 文字 李秋玫 / 30
- 擊樂家黃堃儼親自導覽 TIPC的十個之最(一) / 口述 黃堃儼 擊樂家 文字整理 李秋玫 / 32
- 擊樂家黃堃儼親自導覽 TIPC的十個之最(二) / 口述 黃堃儼 擊樂家 文字整理 李秋玫 / 35
即將上場 Preview
企畫特輯 Special
特別企畫(一) Feature
- 精采文章試閱 人類世,及其所改變的 / 文字 本刊編輯部 / 50
- 關於「人類世」 / 文字 徐文瑞 獨立策展人、藝評家 / 52
- 改變一:人在環境的位置、歷史的規模尺度篇 從藝術切入 省思「人」與「自然」的新關係 / 文字 張懿文 藝評人 / 56
- 改變二:賽伯格與身體感知篇 人與科技的交融 身體的新感知與新存在 / 文字 張懿文 / 60
- 精采文章試閱 專訪雲門2藝術總監鄭宗龍《毛月亮》 召喚身體原始動能 / 主持 黎家齊 文字 張慧慧 記錄整理 羅又莛 / 64
- 「人類世」選書 / 文字 王柏偉 藝評人 / 70
- 「人類世」選片 / 文字 張慧慧 / 74
演出評論 Review
回想與回響 Echo
新銳藝評 Review
企畫特輯 Special
焦點專題(二) Focus
- 家的反思與想像 / 文字 本刊編輯部 / 99
- 家,沒有程式更新 台灣現代戲劇作品中的家庭題材 / 文字 傅裕惠 資深劇場工作者、台大戲研所博士生 / 100
- 徒勞的追尋、還是不快樂的妄想? 台灣創作者如何在劇場談「家」 / 文字 許正平 劇場編劇 / 104
- 精采文章試閱 在舞台上蓋一間房,在時空裡交疊的家 傑夫.索貝爾《家》 / 文字 陳茂康 / 108
- 在失語的黑暗中,一個沒有「家」的男孩 飛人集社劇團《黑色微光》 / 文字 陶維均 / 109
- 比家人親密 比情人懂你? 楊景翔演劇團《單身租隊友》 / 文字 陶維均 / 111
- 日常的荒謬 婚姻的真實 盜火劇團《米奇去哪裡》 / 文字 陶維均 / 112
- 家人共處一室,卻看不見彼此? 春河劇團《當我們同在一起》 / 文字 陶維均 / 113
全球搶先看 World Stage
四界看表演 Stage Viewer
- 超越種族的創作,還是自我辯護? 羅伯.勒帕吉與陽光劇團的《Kanata首部曲:爭議》 / 文字 王世偉 巴黎第三大學劇場藝術博士 / 116
- 人工智慧的愚蠢舞蹈 朱利安.佩維厄的舞蹈影片 / 文字 詹育杰 巴黎索邦第一大學美學與文化研究博士 / 120
- 逃脫舊的籠子、新的標籤 瑞士編舞家巴赫柴特希斯新作《脫逃行為》 / 文字 詹育杰 巴黎索邦第一大學美學與文化研究博士 / 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