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總編輯的話 Editorial
專欄 Columns
- 演員的庫藏記憶
- 講古—舞思舞想
- 一字一劇場
城市藝波 Cities & Arts
編輯精選 PAR Choice
藝號人物 People
特別企畫(一) Feature
- 凱蒂.米契爾 Katie Mitchell 「攝」入文本的溫柔 / 文字 本刊編輯部 / 42
- 跳脫英國脈絡 參透文本解體重構 凱蒂.米契爾的背景及創作歷程 / 文字 梁文菁 國立清華大學外文系副教授 / 44
- 做足功課再出發 多樣手段構築觀點 凱蒂.米契爾的文本選擇及改編 / 文字 梁文菁 / 48
- 一場引人入勝的戲劇遊戲 凱蒂.米契爾的即時攝像劇場 / 文字 林冠吾 柏林自由大學表演藝術文化交織國際研究中心(IRC)研究會員 / 52
- 虛實交錯的體驗 多層切入的感知 歐陸劇場中的同步影像敘事 / 文字 王世偉 巴黎第三大學劇場藝術博士 / 55
- 專訪《茱莉小姐》導演凱蒂.米契爾 女性主義者的凝視 / 文字 林冠吾 / 58
- 專訪《茱莉小姐》女主角茱樂.伯溫 這是一齣精確周密的舞蹈劇場 / 文字 林冠吾 / 62
- 精采文章試閱 舞台幻覺的融入與解構 凱蒂.米契爾眼中的《茱莉小姐》 / 文字 王世偉 / 66
即將上場 Preview
企畫特輯 Special
即將上場 Preview
焦點專題(一) Focus
- 譜寫台灣的聲音 / 文字 本刊編輯部 / 79
- 土地之聲 織就五線譜的鄉愁 台灣前輩作曲家的原鄉情懷 / 文字 蔡淩蕙 作曲家、亞洲作曲家聯盟台灣總會秘書長 / 80
- 協力結盟 打造創作之路 台灣作曲家團體的發展 / 文字 黃于真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音樂學博士 / 84
- 打造平台 讓新星發光 國內新生代作曲家的培育 / 文字 李凡諭 臺北藝術大學音樂學碩士、文字工作者 / 88
- 作曲新聲代 悠遊東西無界限 百花齊放的新一代台灣作曲家 / 文字 林采韻 台北表演藝術中心製作行銷處資深經理、樂評人 / 92
- 精采文章試閱 共譜台灣擊樂的美麗樂章 朱宗慶打擊樂團「島.樂」 / 文字 李秋玫 / 96
演出評論 Review
回想與回響 Echo
企畫特輯 Special
聚光燈下 In the Spotlight
話題追蹤 Follow-ups
- 從結束開始創作 當政治尾隨在後 側記愛沙尼亞NO99劇團創作分享講座 / 文字 劉純良 / 108
- 兩種入徑 逼視慾望 側記愛沙尼亞NO99劇團雙導演工作坊 / 文字 陳茂康 / 112
- 處處體現「平等」的價值 記伊凡.瑞娜《每日改變的持續性計畫》工作坊 / 文字 楊芳雲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舞蹈所碩士 / 114
追憶與悼念 In Memoriam
- 深知志業弘文化——感念柯基良主任 / 文字 曾永義 中央研究院院士、世新大學講座教授、臺灣大學特聘研究講座教授 / 118
- 國光劇團的領路人——懷念柯基良主任 / 口述 張育華 國光劇團團長 記錄整理 陳淑英 / 120
跟著音樂去旅行 Travel with music
四界看表演 Stage Viewer
企畫特輯 Special
藝視窗 News
藝活誌 Behind Curtain
- 專欄 Viewfin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