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ocus
話題

PAR表演藝術
兩廳院櫥窗 Hot at NTCH 國家兩廳院30周年特輯 NTCH 30 1987~2017流光瞬息.看見未來

三十走過 永在當下

這兩幢黃屋瓦紅梁柱的大房子 竟然也悠悠忽忽 陪伴了台灣的觀眾卅年 不管是台北市的觀光地標 或是表演藝術的「國家級殿堂」 建構起這卅年歷史的 是裡頭孜孜矻矻的一群人 探問著潮流與脈動 讓觀眾看到表演藝術的各種可能 這就是劇場,這就是兩廳院的存在 讓我們在此 回顧過往、看向未來

文字|本刊編輯部
第298期 / 2017年10月號
兩廳院櫥窗 Hot at NTCH 國家兩廳院30周年特輯 NTCH 30

那時此刻——兩廳院卅年

從國家兩廳院卅周年談起

當從前、從前成為說話的開場白時,白髮不知不覺已爬上兩鬢,時間就這麼無聲息地溜走。回首一九八六年進入兩廳院工作,初生之犢不知天高地厚,幸運地加入台灣首座專業劇場和音樂廳年輕的節目企劃團隊,轉眼已卅年。當年戴著安全帽首次走進彷彿太空異域的建築工地,根本無法想像劇場是什麼樣子。昏黃燈泡下到處是水泥和鋼筋,瀰漫的粉塵讓施工中的情境顯得神秘難以想像,也讓年輕的我對這份工作和未來充滿好奇;卅年後再次戴著安全帽走進舞台整修工區,黃燈泡被LED燈取代了,那時的年輕菜鳥看過的演出已經超過四千齣,且擔任曾經仰之彌高的兩廳院藝術總監職務,那時此刻的變化竟如此之大。

文字|李惠美
第298期 / 2017年10月號
兩廳院櫥窗 Hot at NTCH 國家兩廳院30周年特輯 NTCH 30

滯緩與疾馳之間 當代舞蹈的生命政治

卅年回探—世界的現代舞蹈與台灣

身體作為度量,用以重新定義空間,在其中觸及結構、關係、族群、身分、記憶、歷史等。舞蹈以肉身為底,詮釋身體和空間的存在,從存在的外部一路舞進生命存有的核心。而這同時也是一段向運動的根源回返的舞蹈歷程,在佇足和行走之間交替的身體時間,亟欲捕捉思想在動靜縫隙裡的孕育和成形的過程。若以卅年作為回顧時間的單位,觀察這期間舞蹈在主題和形式上的變化,便也是去理解編舞家如何看待當代身體的處境和危機,以及在美學實驗上對於舞蹈認知的突破方向與渴望。

文字|周伶芝
第298期 / 2017年10月號
兩廳院櫥窗 Hot at NTCH 國家兩廳院30周年特輯 NTCH 30

原民圖騰、電子音樂 走入民眾生活

國家兩廳院「眾聲之所」

將於十月廿八日於兩廳院戶外藝文廣場舉辦的音樂演出「眾聲之所」,邀請音樂人林強擔任藝術總監,邀請許多年輕藝術家與表演團隊演出。此前也安排了四場暖身秀,讓民眾與藝術家交流。在首場交流中,林強分享他策劃此次演出的想法,他以原民圖騰切入,結合新媒體與自己鑽研多年的電子音樂,邀請民眾用最舒適的方式,感受這場無拘束的聚會,顛覆對電子音樂的想像。

文字|陶維均
第298期 / 2017年10月號
兩廳院櫥窗 Hot at NTCH 國家兩廳院30周年特輯 NTCH 30

唱進電影裡 修復那些人生遺憾

兩廳院藝術出走《菲林的映画光年》

一年一度的「兩廳院藝術出走」,今年將從十月十四日從台北國家兩廳院生活廣場出發,開著貨櫃車,到各地巡演充滿洗腦老歌的《菲林的映画光年》,由金曲歌王蔡振南、金鐘影后王琄與劇場演員賴盈螢擔綱主演,藉著電影的修復,述說一個六○年代女性的故事

文字|陳茂康
第298期 / 2017年10月號
話題追蹤 Follow-ups

維斯維爾德 揭密打造空間的魔法

側記香港西九文化區「什麼是舞台:空間會說話」工作坊

九月初在香港西九文化區登場的「什麼是舞台:空間會說話」藝術家工作坊,主角是與當紅導演凡.霍夫長年合作的舞台設計師楊.維斯維爾德,在他用心規劃的工作坊場地、香港演藝學院實驗劇場中,以其作品為例,與劇場專業人士分享其設計哲學,與讓空間說故事的「魔法」。

文字|陳茂康
第298期 / 2017年10月號
兩廳院櫥窗 Hot at NTCH 國家兩廳院30周年特輯 NTCH 30

劇院改變了什麼 什麼改變了劇院

從國家兩廳院卅周年談起

根據兩廳院的文獻,中正紀念堂、國家戲劇院及國家音樂廳的興建,皆是為了紀念過世的總統蔣中正,而最後選取黃瓦紅柱的廟堂式建築風格也反映了那個「中華文化正統」的大時代背景,還曾聽過一個未經證實的說法:三樓本保有為高官保留的貴賓室空間,經蔣經國指示拆除後,才有了後來的黑盒子實驗劇場。這是第一個由官方管理的「黑盒子」劇場,九○年代重要的現代舞蹈家、劇場工作者莫不從這裡出發

文字|盧健英
第297期 / 2017年09月號
話題追蹤 Follow-ups

回歸初衷建新軌 扶植藝術不斷電

訪國藝會董事長林曼麗

自一○六年度起「分級獎助計畫」評鑑案,業務由文化部轉交國藝會辦理,之後評鑑和評審的機制,也將進行適度的調整。以財團法人身分,發揮臂距原則,進行藝文補助等專業事項,本就是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廿一年前創立的初衷,之後補助業務全責交由國藝會執行將有何新氣象?對演藝團隊及表演藝術生態影響深遠的「分級獎助」計畫,董事長林曼麗表示,國藝會對此進行全面審視,目的要整合國家的補助資源與政策,以建立一個更好的補助制度,讓藝文團體能夠在一個正面循環的生態中發展。

文字|林采韻、陳九蓉、鄒依縈
第297期 / 2017年09月號
話題追蹤 Follow-ups

回首點滴 藝術與社會鴻溝仍在

訪前「文化部演藝團隊分級獎助計畫」評鑑主持人林谷芳

「文化部演藝團隊分級獎助計畫」施行評鑑制度以來,過去十五年的計畫評鑑主持人均由文化評論人林谷芳擔任。「分級獎助計畫」評鑑案自始至今,歷經多次沿革改變,也牽動著台灣各表演藝術團隊的發展與生態。透過本次訪談,林谷芳以前計畫評鑑主持人的經驗與文化評論人的視角,剖析「分級獎助計畫」長期對於台灣文化環境產生的影響,及其所面對的機會和挑戰。

文字|林采韻、陳九蓉
第297期 / 2017年09月號
話題追蹤 Follow-ups

年輕城市大無畏 展現面對轉變的勇氣

「2017世大運開幕典禮」策劃幕後

八月將在台北田徑場揭開序幕的世界大學運動會,開幕表演由三位年輕藝術家:豪華朗機工的林昆穎、安娜琪舞蹈劇場的謝杰樺、台南人劇團的廖若涵領頭策劃,分別名為〈活力島嶼〉、〈匯聚台北〉、〈世界部落〉的三個表演片段,將主題聚焦在台灣、台北,接著連起全世界。

文字|陳茂康
第296期 / 2017年08月號
話題追蹤 Follow-ups 2017世界劇場設計展

無極限的劇場想像 讓世界走向台灣!

「2017世界劇場設計展」在台北

每四年一次、以劇場設計師個人作品為對象的世界劇場設計展,今年由國際劇場組織與台灣技術劇場協會合作,將於七月初在台北藝術大學舉辦。屆時將有有世界各地一百六十件以上的設計作品展覽、四十個劇場藝術節演出節目,還有大師講座、工作坊、論壇及屬於設計師的專業對談,豐富多元、超越想像的劇場設計,讓台灣看見世界的精采。

文字|陳茂康
第294期 / 2017年06月號
話題追蹤 Follow-ups

一場決賽音樂會 開創中樂無限可能

記「中樂無疆界」作曲決賽音樂會

在中國音樂的開拓中,香港中樂團可說是推動不遺餘力。近年來積極鼓勵創作,委約與委編中樂作品至今已累積超過兩千三百首。樂團更透過舉辦國際作曲大賽,讓作曲家為中樂的創作發想與交流,而於三月一日舉行二○一七年的「國際作曲大賽決賽音樂會」,則是歷時兩年的「中樂無疆界」國際音樂活動壓軸場次。六位走到決賽的參賽者各自端出精采作品,讓人窺見國樂無疆無界的無限可能。

文字|李秋玫
第292期 / 2017年04月號
話題追蹤 Follow-ups

從結束開始創作 當政治尾隨在後

側記愛沙尼亞NO99劇團創作分享講座

來自東歐的愛沙尼亞,NO99劇團(Teater NO99)與其他東歐當代劇場一樣具備尖銳的批判風格,但在形式上更是實驗不斷,結合故事與社會脈絡,挑戰表演的各種可能。這次NO99的兩位主要創作者艾娜-麗絲.珊普與帝特.歐雅索應邀訪台舉辦工作坊,並主講「藝術歸藝術,政治歸政治?才怪」講座,透過作品《團結愛沙尼亞》,一個以假亂真的政治藝術行動,分享他們的創作與美學。

文字|劉純良
第291期 / 2017年03月號
話題追蹤 Follow-ups

兩種入徑 逼視慾望

側記愛沙尼亞NO99劇團雙導演工作坊

NO99劇團藝術總監艾娜-麗絲.珊普與導演帝特.歐雅索這次應邀來台開設工作坊,並非要介紹、傳授一個屬於他們的訓練體系,或有明確清晰的演員養成步驟,更類似他們在面對作品時,所使用的創作手段和引導方法。兩人各帶一班學員,以不同的入徑探索與呈現「慾望」,以反覆執行、即時變換基本的肢體型態和練習活動,去探究、延伸表演者的種種可能。

文字|陳茂康
第291期 / 2017年03月號
話題追蹤 Follow-ups

處處體現「平等」的價值

記伊凡.瑞娜《每日改變的持續性計畫》工作坊

由美國編舞家伊凡.瑞娜在一九六九年創作的《每日改變的持續性計畫》,在去年北美館雙年展中,由伊凡.瑞娜前舞者維弗雷特以八天的工作坊形式重建該作品。誕生於藝術家追求反權威、去階級、去專業、民主、平等的時代,該舞作從討論、排練到演出都充分體現「平等」的價值。

文字|楊芳雲
第291期 / 2017年03月號
話題追蹤 Follow-ups

帶著疑問,走進另一扇門

側記西班牙五感劇團「迷路,是找到自己最好的方法」工作坊

去年十一月,臺北表演藝術中心邀請西班牙五感劇團舉辦了為期兩週的「迷路,是找到自己最好的方法」工作坊,啟發參與者的多元感知方式與劇場互動可能。五感劇團的語言來自傾聽與感官經驗,觸摸、氣味、聲音都是他們的演出元素。在工作坊中,感官的經驗是「旅程」,演出者是「嚮導」,而觀眾是「旅人」,旅人心中懷抱的問題決定了旅程的深度,重點不是問題的解答,而是能否帶著問題往未知邁進?

文字|劉純良
第289期 / 2017年01月號
話題追蹤 Follow-ups

勿忘初衷 向下扎根

訪新任國立傳統藝術中心主任吳榮順

原臺北藝術大學音樂學院院長、知名民族音樂學者吳榮順,甫於十一月八日接任國立傳統藝術中心一職,對於旗下三園三團一館的營運大任,吳榮順抱持「勿忘初衷」的態度,堅持傳藝中心保存、推動傳統戲曲及傳統音樂的本質。為讓戲曲中心朝向專業藝術劇場發展,他將導入藝術總監制,為劇場打造特色,並自許:讓臺灣戲曲中心成為海內外觀眾及遊客,認識台灣傳統藝術的第一個入口。

文字|陳淑英
第288期 / 2016年12月號
話題追蹤 Follow-ups

以樂載道 以歌逐夢

記「台灣合唱音樂之父」呂泉生

他所採編的民謠如〈丟丟銅仔〉、〈一隻鳥仔哮啾啾〉,對台灣人來說,如同母親的聲音那般熟悉;他所寫的歌曲如〈杯底不可飼金魚〉、〈搖嬰仔歌〉與〈阮若打開心內的門窗〉,可說是台灣人共同的音樂回憶。呂泉生,這位為台灣歌樂耕耘沃土、埋下無數種子的前輩作曲家,今年正逢他的百歲冥誕,回顧其一甲子為台灣音樂的努力,唱著、聽著他所寫的優美旋律,讓人更緬懷其「以樂載道,以歌逐夢」,展現愛、光明與和平的文化深度。

文字|劉馬利
第288期 / 2016年12月號
兩廳院櫥窗 Hot at NTCH Pana Musica 樂譜公司在台分店進駐國家音樂廳

原版樂譜堡壘 傳遞對音樂原創的尊重

近期造訪國家音樂廳的觀眾,或許會發現進場電梯入口前的廊道,出現了整面的書牆,設計古色古香,原來是日本知名合唱樂譜出版公司Pana Musica的在台分店。店長林俊龍表示,他因緣際會進入日本Pana Musica工作,深刻體會到日本人對智慧財產權的尊重,而這正是讓作曲家可以持續創作、音樂產業蓬勃的最好方式,於是他希望藉由Pana Musica的進駐兩廳院,在台灣推廣使用原版譜,也要將理念推廣到華人地區。

文字|賴家鑫
第289期 / 2017年01月號
話題追蹤 Follow-ups

以「埕」的概念出發 開啟藝術的想像

屏東演藝廳落成 設計主打民眾參與

將於十二月三日開幕的屏東演藝廳,將其主要功能鎖定在音樂類的演出型態;在建物內部規劃上,也備有九個大小不一的排練空間,因應地方團體的各種需求;整體設計以開放作為一種想像、讓互動成為一個目標,由左右兩棟建築環繞擁抱著露天中庭廣場,建築師姚仁喜希望「讓演藝廳成為當地人真正實用的場所,而不是只為了所謂的高雅文化,而精雕細琢的表演場域而已。」

文字|陳茂康
第287期 / 2016年11月號
話題追蹤 Follow-ups

從解放自由到釋放自在

側記衛武營「2016聲音表演訓練工作坊」

這次的「聲音表演訓練工作坊」,邀請到國際聲音訓練大師克莉絲汀.林克雷特親來講課,透過她的帶領,讓學員重新認識呼吸、身體、聲音的關係,根據聲音、身體表演與感知等面向,帶領學員找回自然呼吸的發音方法與表演技巧,開發表演者演出時的聲音潛能。林克雷特希望學員時時保持放鬆而專注的狀態,並要向內傾聽,從身體和心靈中找到自己的聲音。

文字|楊美英
第287期 / 2016年11月號
話題追蹤 Follow-ups

要大家掏錢 要做得比你想的多更多!

初探表演藝術的群眾募資

最近很夯的「群眾募資」,其實並非現在才有,早在十九世紀時戲劇界就已經藉由預售票制度的發展而有所體現。但隨著網路時代興起,各式群眾募資網站興起,讓許多創業、創作者得以藉此闡述理念,尋求知音贊助,也蔚為潮流。台灣表演藝術界的「群眾募資」發展迄今少見令人滿意的成功案例,但在英國卻是行之有年也頗有成效,可資借鏡,讓我們看看到底表演藝術的「群眾募資」要注意什麼?如何說服贊助者掏錢?如何讓提案者與贊助者雙贏?

文字|林農
第287期 / 2016年11月號
兩廳院櫥窗 Hot at NTCH

邀請樂齡和親子 顛覆想像「藝」起體驗

兩廳院表演藝術體驗工作坊即日起展開

國家兩廳院九月起至十二月,將主辦「顛覆想像‧藝起體驗」樂齡與親子課程,邀請樂齡人士和親子一同玩樂,由知名劇場導演、專業講師、表演工作者、資深幼兒音樂老師設計豐富多元的活動內容,引導學員們一窺表演藝術絢爛美麗的精采世界。

文字|張震洲
第285期 / 2016年09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