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eople
人物

《雷雨2.0》
藝號人物 People 中國劇場導演

王翀 從鏡像中解構到互動

作品《中央公園西路》甫在五月來台,接著《雷雨2.0》又將在八月初「降臨」,中國新世代劇場導演王翀帶來的是中國劇場的新思考。他發起了「新浪潮戲劇」,對劇場的現實主義與整體國情的粉飾太平,提出質疑。他一方面在舞台上,一面演出一面拍攝一面投影,質疑劇場的虛擬與真實;一方面透過網路「2.0」的概念,對經典文本重新詮釋,甚至解構。

文字|劉小令
第247期 / 2013年07月號
藝號人物 People 瑞士指揮大師

杜特華 藉旅行深化音樂的探索

享譽國際樂壇多年的指揮大師查理.杜特華,六月下旬將帶領英國皇家愛樂管絃樂團訪台,演出他拿手的法國曲目:德布西的《海》、拉威爾《達夫尼與克蘿伊》第二號組曲。這位最高紀錄一年有高達五百多場演出的指揮家,在音樂之路的探索上認真而努力,更透過大量的、走過近兩百個國家的旅行經驗,深化他的音樂旅程。

文字|賴家鑫
第246期 / 2013年06月號
藝號人物 People 編舞家

楊銘隆 釋放亮眼東風

以一系列「東風」舞作標誌鮮明特色的編舞家楊銘隆,若深究其身體風格,卻能發現這樣的肢體,來自楊銘隆年輕時所受的美國編舞家崔莎.布朗的釋放技巧訓練。在東方與西方往返交錯的舞蹈經歷,讓楊銘隆對身體有更深刻的體悟:「我更願意回到基本的人體結構、物理運動原理,對這些有清楚的認知,不管什麼動作都能做出來,而不再分什麼東方西方、傳統現代。」

文字|鄒欣寧
第246期 / 2013年06月號
藝號人物 People 台北市立交響樂團新任首席指揮

吉博.瓦格 為樂團塑造驚豔新聲

首席指揮一職懸缺多時的台北市立交響樂團,終於在五月中找到了新任領航人來自歐陸的指揮家吉博.瓦格。出身匈牙利音樂世家的他,此前曾有數次與北市交愉快的合作經驗,也造就了讓關係更上層樓的契機。吉博.瓦格表示,在與樂團的工作上,他將會花時間在彩排的技術性上作調整,以期找出樂團令人驚豔的新聲音,他也期待在工作態度上,盡力協助團員享受每一個當下。

文字|張宜蓁
第246期 / 2013年06月號
藝號人物 People 英國小號演奏家

艾莉森.鮑爾珊 內外兼具的昂揚之美

Alison Balsom

兼具美貌與才華,來自英國的小號天后演奏家艾莉森.鮑爾珊在國際上已享有高度的讚譽。曾兩度獲得英國Brits古典音樂大獎「年度女音樂家」獎項,及《留聲機》Gramophone雜誌、古典音樂電台(Classic FM)等多項古典音樂權威獎肯定。本月她將與蘇格蘭合奏團(Scottish Ensemble)聯袂應邀訪台,風格迥然與高難度的曲目,將為觀眾展現她驚人的舞台魅力。

文字|李秋玫
第245期 / 2013年05月號
藝號人物 People 法國小丑演員暨劇場導演

季.拉馮斯 從通俗人生提煉荒謬真實

Guy Lafrance

從事小丑表演與教學已有廿五年之久的季.拉馮斯,曾數次應邀來台開設小丑表演工作坊,卻在看台灣電視裡的通俗連續劇時找到靈感,將與沙丁龐客劇團合作他在台灣的第一個創作《美麗人生》,以通俗劇的形式勾勒故事的傳承意義,讓年輕世代詮釋上一代的歷史,以小丑表達身體的處境。

文字|周伶芝
第245期 / 2013年05月號
紀念大師 In Memoriam 堅持用音樂詮釋他走過的時代

郭芝苑

台灣國寶級作曲家郭芝苑,於四月十二日因大腸癌辭世,享壽九十二歲。郭芝苑一生堅持創作,創作類型及風格多元而廣泛,是台灣第一位寫出交響曲《台灣土風交響變奏曲》,創作台灣第一部歌劇《許仙與白娘娘》,也是第一位寫出台語藝術歌曲《紅薔薇》的作曲家。前文建會主委陳郁秀曾親自為郭芝苑撰寫《穿紅鞋的人生永懷祖恩的郭芝苑先生》及《沙漠中盛開的紅玫瑰》兩本書,應本刊之邀,特以口述方式回憶與郭芝苑大師過從的點點滴滴

文字|陳郁秀、李秋玫
第245期 / 2013年05月號
藝號人物 People 旅美台籍指揮家

關琦安 透過音樂 讓人發現全新的世界

對關琦安來說,生命是一連串的未知際遇:不期然地赴美求學,不期然地走上指揮之路,在美國樂壇站穩腳步她很晚才決定以指揮為志業,因為在一次對小朋友舉行的演奏會中,她發現音樂可以帶給人「全新的世界」,關琦安說:「我要怎樣對世界、或是我們住的環境,透過音樂,能夠有正面的影響?音樂本身當然很棒,但可以怎樣更好?讓音樂成為一種載具,承載那些有意義的事情。」

文字|李永忻
第244期 / 2013年04月號
藝號人物 People 相聲、舞台劇演員

宋少卿 就怕沒哏的戲瘋子

說起宋少卿,就讓人想到他說相聲的樣子,沒想到接受我們雜誌專訪時,說話也時時出現相聲風格,時不時就丟哏,彷彿相聲已經成了他身體裡的DNA。宋少卿說,他就是愛演,迷戀掌聲,「只要能上台,我就好開心好開心。」他說自己是瘋子:「演員通常就是瘋子和發明家的綜合體。」可是他有發明家理性的部分嗎?「我私底下就是個瘋子,所以沒有這部分。」

文字|李岳
第244期 / 2013年04月號
紀念大師 In Memoriam

儒者之儀 仁者之風

憶 恩師王正平

知名琵琶大師、國樂指揮王正平老師,於二月下旬因中風辭世,享年六十五歲。王正平不但本身演奏技藝精湛,春風化雨無數,在國樂現代化與普及化的路上,更是重要的領軍人物。本刊特邀曾師事王正平的前北市國研推組及演奏組組長柯仕寬,撰文回憶大師生前行誼,其真率性情與仁者之風,躍然紙上。

文字|柯仕寬
第244期 / 2013年04月號
藝號人物 People 資深演員暨綠光劇團團長

羅北安 樂上舞台 變身超級賽亞人

總是瞇瞇眼、哈哈笑、體態如大熊的羅北安,是大眾熟悉的電視劇裡的「爸爸」,三月又要登上舞台,演出綠光劇團台灣文學劇場系列的《單身溫度》。雖是綠光團長,但在辦公室裡沒有座位,「我可以一天十六個小時都在演戲,但不要規定我每週哪天哪時要幹嘛。」酷愛演戲的他,面對演戲的那種心跳感與心動感,就像是初戀時刻!

文字|汪宜儒
第243期 / 2013年03月號
藝號人物 People 日本編舞家

梅田宏明 身體訊息強大 舞蹈魅力無窮

二○○九年來台演出《碎拍漸境》與《格局N次方》兩支獨舞作品,梅田宏明以充滿科技感的舞台燈光與簡潔有力的肢體吸引了台灣舞迷的目光。大學時主修攝影的他,為了尋找可以把自己也融入作品之中的表現形式而選擇了舞蹈,他說:「舞蹈的魅力實在超乎想像之外,它所擁有的訊息量非常大,雖然舞蹈以外我也有試著進行其他的藝術創作,但因為身體本身所擁有的訊息量實在太巨大,所以創作上我還是會以舞蹈為主。」

文字|李建隆
第243期 / 2013年03月號
藝次元曼波 HEART to HEART 動漫引燃 歷史抒情與邊緣關懷

趙雪君╳簡莉穎

對談時間 二月十九日 對談地點 咖啡小自由 對談主持 廖俊逞 記錄整理 李晏如、陶維均 國內的劇場編劇不少,但能夠持續寫,又能夠寫出名堂來的,不多。趙雪君和簡莉穎,就是新生代編劇中,兩個極端的例子。 當趙雪君與簡莉穎相遇,兩股相異的勃發能量產生很有趣的氣場。一個泉湧,一個騷動,看似徹底相異的兩人,話題竟在最意想不到處交集迸射。 戲曲與小劇場,傳統與當代,寫意與寫實,出世與入世。趙雪君在歷史仙話人物身上,藏入對人間繾綣愛戀的惘然;簡莉穎在糾結擦撞的社會邊緣,找到最晦澀幽微的人性傷痛。 如同聊到少時同受日本動漫啟發時的熱情,兩人的獨特氣質,似乎剛好在這個由幾何線條與異質狂想購成的戲劇世界,達到了微妙的同步。 如果說編劇最需要的是對創作的堅持和豐沛的人世情感考察,也許與常人生活一定程度的疏離,以及一股執著於脫軌的熱情與衝勁,也是更加必要的。

文字|李晏如、陶維均
第243期 / 2013年03月號
藝號人物 People 資深作曲家

郭芝苑 樂譜音符 鋪展一生無悔

雖然已經高齡九十二歲,只要談起音樂,作曲家郭芝苑可以精神奕奕地從早上聊到下午;跟他邀約作曲,口頭上雖說「沒有精神啦!」但總是一週後就拿出成品來。立志融合西洋古典與台灣風格於一體的他,一生埋首創作的時間多過一切,他也就成為台灣第一位完成歌劇、第一位發表管絃樂曲及第一位寫鋼琴協奏曲的作曲家豐碩的音樂成績,是以無悔的一生歲月付出換得!

文字|李秋玫
第242期 / 2013年02月號
藝號人物 People 紙風車基金會執行長

李永豐 在小孩純真眼裡 發現另一種觀看的方式

做完了「319鄉村兒童藝術工程」,休息沒多久,李永豐又啟動了「368 鄉鎮市區兒童藝術工程」,雖然要卯勁募款有時又得賠錢演出,但李永豐仍堅持做下去。這個來自嘉義鄉下庄腳囝仔,到現在還是滿嘴髒話草根味十足,但卻是道地的文青,難忘藝術給他的感動,他自知做不成藝術創作的「大咖」,那就把那些關於藝術的大大小小感動帶進每個生活的時刻吧!

文字|李岳
第242期 / 2013年02月號
聚光燈下 In the Spotlight 青年指揮

莊東杰 用音樂期待等號後面的驚喜

出生於音樂世家,從合唱教育工作者的外祖父開始,到作為台灣知名演奏家的父母親與舅舅,看著他們背影長大的莊東杰從小耳濡目染,浸淫在充滿音樂氣息的環境中,走上音樂這一條路似乎是比許多人更理所當然;然而對於他來說,這一路走過來,除了這份理所當然之外,更多的是他體驗人生的過程與態度。

文字|蔡育昇
第242期 / 2013年02月號
藝號人物 People 芝加哥交響樂團音樂總監

慕提 文化是對美、良善與正義的尊重

世界級知名指揮大師慕提,繼二○○四年帶領史卡拉愛樂管絃樂團首度訪台,暌違九年才再度造訪,這次更領軍從未來台的古典天團芝加哥交響樂團到來,相信更是樂迷的絕地震撼!趁著日前慕提到紐約接受紐約義大利文化協會表揚,本刊紐約特派專訪了這位義大利指揮家,請他一談對歌劇、樂團與亞洲巡演的想法。

文字|謝朝宗
第241期 / 2013年01月號
藝號人物 People 傳統戲曲導演

李小平 自尋出路的遲到青春期

從科班學花臉的京劇明日之星到無法上台轉入幕後當「管事」,從完全浸潤京劇圈子到接觸現代劇場、回頭灌注戲曲新創生命,李小平的人生跌宕,更勝戲劇。他說話時,不平焦燥的神情,像是個青春反叛期的小男生,「前陣子我高一的兒子開始反叛期了,我才想到,我好像根本沒有青春反叛過。」李小平的青春期晚了點,他的戲既是創意,也是反叛,這一路從懷疑、抗拒到重生更是一個自我追尋的過程。

文字|李岳
第241期 / 2013年01月號
聚光燈下 In the Spotlight 德國鋼琴家

史岱費爾德 深思人生的「德式浪漫」

被譽為「鋼琴貴公子」的德國鋼琴家馬丁.史岱費爾德自獲得萊比錫巴赫國際大賽首獎,一直備受世人矚目。十年來他錄製的十二張專輯,幾乎清一色是德奧系作曲家的作品,專注於此的他,對生命真諦不停反覆思考詰問,對作品內涵不斷琢磨推敲,堪稱體現了「德式浪漫」的深刻精神。

文字|邱秀穎
第241期 / 2013年01月號
紀念大師 In Memoriam

緬懷台灣國樂教父──董榕森

國樂名曲《陽明春曉》的作曲家董榕森,多年來在台灣國樂創作及國樂教育上著力甚深,貢獻有目共睹;即使在中風後身體右邊無力活動,仍堅持學習左手寫字,持續創作不輟,並以「奕宣」之名持續發表。惜去年十一月卅日,董榕森先生因肺部腫瘤而辭世,享年八十歲。本刊特邀與董榕森先生有多年師生情誼的資深國樂指揮蘇文慶,以此文追憶並悼念大師。

文字|蘇文慶
第241期 / 2013年01月號
藝號人物 People 俄國鋼琴家

加伏里洛夫 人生驚濤駭浪 終得音樂真諦

Andrei Gavrilov

十八歲就奪得柴科夫斯基大賽首獎,天才橫溢的鋼琴家安德烈.加伏里洛夫的人生,卻是經歷起伏跌宕的的戲劇性變化:被自己國家政府軟禁威脅,復出後又因質疑音樂工業而驟然退隱,放下一切去思索音樂的訊息真諦如戲人生無比真實,但加伏里洛夫已不再迷惘,他的音樂找到了清楚的方向。十二月,他將帶著傳奇的琴音,再度造訪台灣

文字|李秋玫
第240期 / 2012年12月號
藝號人物 People 香港演員暨劇作家

黃詠詩 喜鬧之下 挖掘深層哀傷

功課不特別好、長得不特別出色、成長過程沒有太多人關注這是黃詠詩對自己的評語,但其實她有很多對這個世界的想法,「沒人問我感想,沒關係,我就自己說出來吧。」被視為香港當紅劇作家,黃詠詩以黑色幽默打造獨樹一格的劇本特色,讓人笑一笑甩掉面具,下個伸手就探進傷口,從喜鬧裡挖出深層的悲哀。選擇這樣的創作方式跟她的性格有關,「遇到嚴肅的時候就想逃,說個爛笑話就像丟下炸彈,說完就跑。」

文字|李屏瑤
第240期 / 2012年12月號
聚光燈下 In the Spotlight 京劇武生

戴立吾 半生緣一身功 只嘆知音難求

雖然是頗具知名度的台灣新一代京劇武生,戴立吾的表演生涯卻不如表面亮麗,大環境的限制,讓武生武丑行當的發展未來晦暗難明。雖然也演過電影電視,但他終究還是希望能在舞台上發光發熱,戴立吾說:「我學了一輩子的戲,我會的就是這個,即便大環境不盡人意,但我最有成就感的仍是在大舞台上,即便觀眾愈來愈少,只要有人懂戲,懂我哪裡唱得好,哪裡唱得不好,我就滿足了。」

文字|李岳
第240期 / 2012年12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