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review
演出

《混音理查三世》劇照
戲劇 王嘉明vs.理查三世 Round 4!

聲響塗鴉 製造「真相」

王嘉明前幾次執導《理查三世》,「聲音」是他始終著迷的元素。在玩過「身聲分離」、現場樂隊與演員人聲撞擊之後,這回的《混音理查三世》,王嘉明說要讓聽覺元素有更多「街頭、塗鴉」的質地,不只讓多位演員以不同聲調扮演同一角色,還讓演員同時斜槓當樂手,毫不避諱地向觀眾展示這些角色與聲響被「製造」出來的過程,因為這些人造感、加工感,正是王嘉明研究《理查三世》的體會,也是他創作《混音理查三世》的重點。

文字|林冠廷
官網限定報導  2021/10/19
戲劇 探索人的精神狀態 《大世界娛樂場Ⅲ 白日白晝》

「賭」讓人跟命運如此靠近

跟隨同系列前作,編導高俊耀的《大世界娛樂場Ⅲ 白日白晝》持續挖掘「賭」與現代社會更深層的內在連結,從賭的外在世界,進入到「人在這裡面的一種精神狀態」高俊耀認為,賭為人們開啟了一個巨大的想像,提供了一個跟命運接觸的機會。而依循著窮劇場對聲音與肢體的探索,這部直面現實社會的作品,「我們不傾向直接搬演,而是在整合消化之後,放入創造的角色和情境裡訴說。」

文字|游富凱
官網限定報導  2021/10/12
藝術節 耿一偉與桃園鐵玫瑰藝術節

在地方醞釀好專輯,才不做一片歌手!

用製作音樂專輯的思維來策展,規劃桃園鐵玫瑰藝術節到第4年的耿一偉說:「你不能一次打完所有地方團,還要能每次都不一樣。」逐步收歌、醞釀風格,拉長線耐心鋪陳,絕不當一片歌手!藉著作品突顯在地的人文特色,也挖掘空間的各種可能,今年丟出「我們來幹大事」的主題宣言,作為一種態度,也帶有某種「塑形」的展演性。

文字|白斐嵐
官網限定報導  2021/10/01
音樂 翁佳芬與台北室內合唱團「純粹.複音」

復刻純淨人聲 引領重返文藝復興的巔峰

台北室內合唱團的「文藝復興」系列,將在指揮家翁佳芬帶領下,於11月推出「純粹.複音」音樂會,以「文藝復興經典再現」、「複音音樂當代復刻」兩大主軸為題向歷史學習,引領觀眾以「聆聽」來感受由現代人聲所構築的立體音響。音樂會也規劃了現場與同步線上直播,不管進不進音樂廳,都可聆賞到悠揚的文藝復興之聲。

文字|張瑋珊
官網限定報導  2021/09/30
戲劇 透過手機《洗頭》

張剛華繼續探索人與人的親密接觸

從2018年展開的《洗頭》,是藝術家張剛華一路發展的創作計畫,從工作坊、田野調查、社區劇場展演,其核心是透過「洗頭」時人與人之間的短暫親密接觸,與人互動,藝術家也藉此過程回身思考自己的身分認同。但在疫情限制下,「接觸交流」的模式轉換到線上,這次臺北藝術節的演出,張剛華以手機為媒介,透過「參與式展演」與「講座式展演」兩種形式,試圖讓兩個部分能夠彼此對話,成為一個完整的論述。

文字|吳岳霖
官網限定報導  2021/09/24
戲劇 藝Fun線上 戲劇篇

穿梭時空 現場「抵」家

「藝Fun線上舞台計畫」運用同步直播與錄播兩種方式,讓不同類型的觀眾能在家就穿梭古今。其中春河劇團的《當我們同在一起》是進行現場直播演出,故事透過兩天的停電讓一家人重新省視彼此間的關係,剛好呼應疫情下家人可能緊繃、可能密切的家庭生活結構。而尚和歌仔戲劇團則用錄播方式,推出受疫情影響而無法順利演出的年度大戲《棲地木蓮.劫獄》,改為「讀劇音樂會」版本,期待未來能吸引觀眾進入劇場觀賞實體演出。

文字|吳岳霖
官網限定報導  2021/09/17
音樂 藝Fun線上 音樂篇

藝Fun線上之兩場音樂會

極緻美聲直送到家 現場府上皆享受

文化部近期推出「藝Fun線上舞台計畫」,讓觀眾在家也能親近表演,其中首場是對位室內樂團所推出的「對位尋『樂』趣!」,節目在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的環繞音場中錄製,將演出柴科夫斯基與韋伯的作品。另一場是次女高音范婷玉推出的「靠近.荀貝格」,在直播與線上同步的場次中,她選擇以作曲家荀貝格不同時期的作品,讓聽眾認識調性與非調性之間的運用及不同的美感轉換。

文字|李秋玫
官網限定報導  2021/09/11
音樂 作曲家温隆信掌舵規劃

六堆300音樂節 奏出客家

屏東六堆的客家聚落發展,從康熙60年起算迄今已有300年歷史,為了紀念客家先民開墾的辛勤,並且突顯族群豐碩的文化傳統,作曲家温隆信肩負起藝術總監一職,規劃了「交響六堆心-六堆300 紀念音樂會」系列活動,以交響、爵士、歌曲、舞蹈等呼應台灣多元的社會,並且搭配講座、旅遊等活動以實際感受在地風情。

文字|李秋玫
官網限定報導  2021/09/01
藝術節

2021Pulima表演新藝站 我是一個活在現代的人

2021年「Pulima表演新藝站」將呈現3種不同風格與展演類型的作品,橫跨舞蹈、音樂與戲劇,包含邱瑋耀《Padan搖擺人》、林源祥《Karawakan鋤穢.譜新》、潘巴奈《Calay絲線》。在這三組表演者的生命敘事中,可以察覺到一些相似的軌跡,無論成長時期與母體文化的關係深淺,總有一個為了工作或求學而離開的階段,往往也在這階段中,因為看到別人的豐厚,或是對自我定位的迷惘,才又回過頭來,重新深掘自身與族群傳統文化的連繫。也因為有這個往返的過程,創作者更能清楚看見傳統並非活在過去,而是以自身與創作,在當下成為連結過去與未來的通道,誠如其中一位創作者林源祥所說,「因為我是現在的人,才會讓它重疊在一起。」

文字|盧宏文
官網限定報導  2021/05/03
戲劇 科技虛擬vs.自然實體 「偶」現奇幻夢境

無獨有偶工作室劇團╳德國圖賓根形體劇團《穿越真實的邊界》

在台灣宜蘭生根發芽並走向國際的無獨有偶工作室劇團,在劇團於2019年成立滿20周年之際,大手筆投入人力經費,邀請以詩意與暗黑童話為風格的德國圖賓根形體劇團(Figuren Theater Tbingen)合作,費時3年完成跨國作品《穿越真實的邊界》。由從東方的《山海經》與西方波赫士《想像的動物》兩本經典出發,摸索各式材質與操偶的可能,打造屬於現代虛擬與自然共存的社會裡,遊走在恐懼、幻想與現實之間的奇幻夢境。

文字|齊義維
官網限定報導  2021/03/31
戲劇

填補江、雲的人生留白 賴聲川再寫生命與時代

表演工作坊《江/雲.之/間》

膾炙人口、演遍華人世界的《暗戀桃花源》,其中的戲中戲〈暗戀〉說的正是1949年從中國流離到台灣的那一代人的故事,賴聲川從此中發展出續篇《江/雲.之/間》,透過書信體為兩位主角寫出人生滄桑,除了邀歷任擔綱江濱柳與雲之凡的演員執筆寫「信」或提供意見為戲增添血肉,也透過九宮格的舞台,讓錯綜複雜的人物劇情在其中流動,更隱喻了人在時代洪流中的渺小與無奈

文字|李玉玲
官網限定報導  2021/03/29
音樂 生祥樂隊的原鄉音樂路

在美濃 用客語唱世界的歌

大學二年級的暑假,林生祥用母語客家話寫了一首歌,歌詞描繪著美濃地區、以及母親的農家日常。「速度很快,一下就寫完了。」他說:「那時就驚覺到,原來用自己的母語來思考、寫歌,可以這麼流暢母語創作對我來說最自然,唱歌也是最自然。」就這樣,林生祥在美濃家鄉,找到屬於「唱自己的歌」的原動力,以及日後音樂創作的發展方向

文字|張瑋珊
官網限定報導  2021/03/24
戲劇 因果不只在徘徊

《十殿》的時間連結與空間封鎖

如果人的生命都封閉在同一個空間,又會如何?《十殿》編劇吳明倫引領我們穿越時空限制、進入這棟大樓的方式,是通過劇場的虛構性,將眾生相封鎖於這棟大樓內這些生活在裡面的住戶,雖有身分、處境等不同,卻因於這棟大樓的群聚,成為最熟悉的陌生人、或是最陌生的親人,與彼此產生關係。 在《十殿》裡,編劇既說了一棟大樓的樓起、樓塌,更多的是讓因果有其居所,推動著這群人的生生滅滅,而這正是這個大社會的縮影。

文字|吳岳霖
官網限定報導  2021/03/16
音樂

一份遲交的作業 是出走也是回歸

阿龔譜出生命「第一章」

前「蘇打綠」主力團員阿龔,大家熟悉的是他在演唱會舞台上拉中提琴的身影,但出身古典音樂科班的他,在蘇打綠休團的3年中,並未停歇音樂創作的腳步,發揮累積多年的編曲功力,在今年推出了原創專輯《第一章 KUNG's vol.1》,將自己的定位從「演奏者」轉為「作曲者」,與其他音樂家共同為作品織造更豐富的色彩。

文字|李秋玫
官網限定報導  2021/03/02
音樂

禪機,在可能與不可能之間

印度文學家泰戈爾說過一個寓言──「可能」問「不可能」:「你住在哪裡」?「不可能」回答說:「在那無能為力的夢境裡」。這故事將兩種現象擬人化,意味著「可能」對於「不可能」的存在不理解,言外之意就是懷疑他究竟是如何生存下來的?而「不可能」話中的潛台詞則是:「哪裡有無能為力,那裡就存在著不可能。」簡短又深遠的對話道出了兩種立場、兩種思維,直到有人出現串連兩者,將「不可能」變成「可能」。

文字|李秋玫
第338期 / 2021年03月號
戲劇 《千年舞臺,我卻沒怎麼活過》

穿越自我與時代的時間敘事

「我覺得自己真實的生命,和舞臺上的生命好像是交疊在一起的。」京劇演員魏海敏的一生被戲緊緊聯繫著。從學戲到演戲,正是臺灣京劇及其時代背景的體現。《千年舞臺,我卻沒怎麼活過》之所以能夠成立,或許是時間既刻印在她所飾演的角色上,也烙印在魏海敏的身體上;同時,在化作藝術型態後,再也不囿限於個人生命之有限。

文字|吳岳霖
官網限定報導  2021/02/25
戲曲 《掌中家書.朱一貴》回探劇團史

留在掌中的情感 藉戲傳遞寄託

在嘉義扎根逾75年、並已傳承至第四代的長義閣掌中劇團,藉專業分工,於傳統與創新的兩條脈絡裡,找尋掌中戲於當代存在與傳承的意義。特別是2015年開始「文學諸羅」系列,自第三部《青天.願》後邀請編劇陳崇民擔任藝術總監協助,退居幕後製作人的第三代傳人黃錦章,以「一年一大製作」為規劃,希冀完成團務與創作的全面接棒;而原定於2020年首演、因疫情延至今年2月的《掌中家書.朱一貴》便將以回溯家族史的書寫進行總結,讓劇團走向下一階段。

文字|吳岳霖
官網限定報導  2021/02/01
戲劇 《雨中戲臺》在個人生命與戲劇史之間

一場究竟與誰的和解

戲裡與戲外,誰,又演好了誰?戲劇情節純屬虛構,如何編織個人生命與歷史敘事,又維持與「真實」間的距離? 《雨中戲臺》再現的,除了是一位歌仔戲小生的一生,編劇紀蔚然更替導演王榮裕找到了代言者「志成」,讓他在劇情鋪陳裡重新建構與劇中人物的關係,同時也是與母親間早已不可能倒敘的記憶與情感──這便是劇場所開放的維度,讓真實與虛構能夠於此刻交會。

文字|吳岳霖
官網限定報導  2021/02/01
戲曲

精煉「戲肉」重登舞台 內台戲經典點染新意

薪傳歌仔戲劇團《昭君.丹青怨》

需連演十天的內台歌仔戲經典劇目《王昭君》,要如何精煉才能成為一下午或一晚能演完的作品?薪傳歌仔戲劇團將於二○二一年將推出的《昭君.丹青怨》,是人間國寶廖瓊枝老師自內台戲時期便念念不忘的劇目。擔綱編劇的蔡欣欣教授語重心長地說:「這是廖老師一直希望能夠圓的一個夢。」這個夢,是恢復內台歌仔戲時的榮景,讓觀眾看見當年的風華,同時希望能「以戲帶功」,給演員們充足的磨練。

文字|林品安
官網限定報導  2021/01/01
音樂

俄派鋼琴傳人 挑戰一日攻頂

馬祖耶夫演出拉赫曼尼諾夫鋼琴協奏曲全集

拉赫曼尼諾夫創作的鋼琴協奏曲均以深刻情感與炫技特質知名,尤其他身材瘦高,手掌寬大,作品中動輒十幾度的音程跨距更是特色,有「霍洛維茲接班人」、「拉赫曼尼諾夫最佳詮釋者」美稱的馬祖耶夫此次訪台,將挑戰一日內演出拉氏四首鋼琴協奏曲,幾乎是要向台灣樂迷表演「不可能的任務」,如此安排恐怕也只能說「僅此一家,別無分號」了!

文字|鄭可喬
第336期 / 2020年12月號
戲劇 古名伸、李小平《星圖》

將自己歸零 向彼此叩問

兩位國家文藝獎得主,一是以推展接觸即興知名的現代舞編舞家古名伸,一是京劇科班出身的戲曲導演李小平,兩位在各自的星系運行半輩子後,相遇交會,將在明年一月下旬推出新作《星圖》。經過相當時間的碰撞激盪,古名伸和李小平將自己歸零,向彼此叩問,作品在生活中滋養生發,《星圖》從一場教授的告別式開始,是對亡者的告別,也在向過去的自己告別

文字|兆欣
第336期 / 2020年12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