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orld
國際

柏林

在劇場中討論平權也「拯救世界」

「世界還能得救嗎?」這是Nicola Bramkamp(策展人、戲劇構作與劇場導演)和 Andrea Tietz(劇場策展人、製作人)於2014年開啟「拯救世界」(Save The World)計畫時的第一個提問。一開始這只是個在波恩-波耶爾地區(Bonn-Beuel)一個廢棄工廠表演空間舉辦的「跨領域藝術節」,針對如氣候變遷等未來課題,撮合科學知識與藝術創作,規劃戲劇演出、主題式工作坊與論壇等,邀請在科學機構、研究中心、非政府組織和聯合國的專家學者、獨立藝術家及觀眾一起加入。

文字|陳成婷
第346期 / 2022年05月號
四界看表演 Stage Viewer

劇場與惡的距離

義大利導演卡士鐵路奇新作《兄弟》揭露體制之惡

壓迫人心的闇黑氛圍、掃射全場的冷冽光束、震撼磅礡的聽覺效果、謎樣象徵的陳列與重組、暴力姿態的重覆與演練,義大利導演羅密歐.卡士鐵路奇(Romeo Castellucci)在《兄弟》(Bros)中,體現何謂鋼鐵紀律下的「平庸之惡」,帶領觀眾省思存於現世的原罪與救贖。

文字|王世偉
官網限定報導  2022/05/02
四界看表演 Stage Viewer

世界的崩壞重建 肉身的冒險挑戰

跨性別藝術家斐雅.美娜的「非道德童話(歐洲)」三部曲

近年來,隨著「跨性別」議題漸受主流接受,「跨」(Trans)身分的各領域創作者都極受注目,而在多年以來致力以「不穩定」物質和自己身體的轉變為題的法國藝術家斐雅.美娜(Phia Mnard)除了性別政治命題外,無疑是在疫情危機的此時,全球面對未來一波波危機、各自尋找自我改變適應巨變之際,令人迫切期待的先鋒人物。

文字|詹育杰
官網限定報導  2022/04/25
四界看表演 Stage Viewer

少年Pi在舞台上的奇幻漂流

倫敦舞台版《少年 PI 的奇幻漂流》

2001年,楊.馬泰爾(Yann Martel)在他的國際暢銷小說《少年 PI 的奇幻漂流》(Life of Pi) 裡提問:如果1個10幾歲的男孩和1隻兩百多公斤的老虎,被困在救生艇上227天,會發生什麼事?2019年,1齣改編馬泰爾小說的劇場作品則試圖回答另一個問題:我們到底要如何把這樣的故事搬上舞台?

文字|林大貂
官網限定報導  2022/04/22
柏林

「戲劇盛會」年度十選名單出爐

柏林戲劇盛會(Berliner Theatertreffen,以下簡稱TT)將於5月舉行,過去兩屆因疫情轉線上舉辦,今年若能順應防疫政策,有望實體演出。從全德語區劇場540件作品中選出的10齣邀演名單,掀起不同視角的討論:女性創作者占半數以上,各類跨界非典型的、複合式的、紀錄式的、肢體舞蹈的、音樂視覺的元素輪流成為主角,分工精準、體系嚴謹的「劇院製造」也不再是唯一,獨立藝術家團體與共製模式各起山頭,是這幾年的趨勢。

文字|陳成婷
第345期 / 2022年03月號
東京

本多集團獲「讀賣戲劇大賞」藝術榮譽獎

由讀賣新聞主辦、日本現代戲劇指標性獎項之一的「讀賣戲劇大賞」,於2月份公布了第29屆(2021)的獲獎名單。最優秀作品獎由NODA.MAP劇團以《FAKESPEARE》拿下,該劇以Fake+Shakespeare作為概念,延續導演野田秀樹取材莎士比亞《第十二夜》、《仲夏夜之夢》、《無事生非》、《理查三世》等劇的創作脈絡,進行拿手的語言遊戲與台詞轉換。同劇男演員高橋一生並以此作品獲得最優秀男演員獎。

文字|新田幸生
第345期 / 2022年03月號
檳城

檳城表演藝術中心正式宣布關閉

剛於去年11月11日渡過10周年慶典的檳城表演藝術中心(Penang Performing Arts Center),經過數月以來的協商後,最終還是不敵疫情的現實,從今年1月15日起正式停止營運。管理單位「藝人館」(The Actors Studio)基於復甦前景不樂觀和財務上無法再支撐,沉重宣布為中心進行清算,把場地歸還給發展商「東家集團」(Eastern Oriental),結束為期10年的合作關係。

文字|陳偉光
第345期 / 2022年03月號
香港

第5波疫情殺得表演藝術團隊措手不及

香港表演藝術工作者在2020年經歷了超過200天劇場關閉的日子,也嘗試在不同空間發揮劇場的可能性,利用線上資源和平台創造永續空間,亦讓海外交流在段時間維持著一定的發展。2021年香港的疫情受控,團隊和觀眾從演出取消和退票的陰霾下逐步走出,劇場又開始熱鬧起來,即使海外演出因為藝術家必須隔離而大量減少,但本地作品繼續上演,包括因疫情而延期的製作。

文字|陳國慧
第345期 / 2022年03月號
北京

開心麻花首演酒吧沉浸式戲劇《芳心之醉》

在疫情之中「開心麻花」最早返回工作崗位,這是民間劇團經濟壓力使然。然而1年多來,疫情仍然起伏不定,演出行業一直處於前景未卜的狀態,對劇團的經營非常不利。為了生存,求新求變或許正逢其時,受到沉浸式戲劇熱潮影響,開心麻花磁劇場(Stage One)推出結合酒吧和戲劇的表演新型態,確實讓人眼睛一亮,讓人期待能藉此找回年輕的觀眾群。

文字|王泊
第344期 / 2022年01月號
澳門

澳門劇場在政策震盪中探尋新路

疫情反覆影響下,劇場終於去年10月重開,各類演出一波接一波,原檔期的製作及因疫情延期的演出擠在一起,劇場人與觀眾都感到應接不暇。同時,政府宣布了多項震撼性消息:首先是今年起取消對學生赴外攻讀藝術專業的補助;實行近10年,對澳門劇場職業化具決定性影響的「文化藝術管理人才培養資助計畫」亦自今年起改為3年制,獲資助滿3年者不得再申請;接著是將專門補助文創企業的「文化產業基金」與補助藝文社團的「文化基金」二合為一;而有近30多年歷史的澳門樂團和澳門中樂團亦將脫離文化局,以公司模式運作。

文字|莫兆忠
第344期 / 2022年01月號
檳城

解封後的實體演出為2021年寫下句點

馬來西亞政府於去年9月中解封劇場後,檳城喬治市藝術節捲土重來,將7月中來不及上演的一系列節目,分成兩個階段在年底前回歸。繼2021年11月底《9天8展覽》後,12月初迎來《9天8演出》,連續兩個週末上演竹笛、鋼琴結合舞蹈的《Ibuki Hati》、山頂音樂會《The Sense》、馬來傳統皮影戲《Kehebatan Hanuman》、法國文化學會的影展、本地脫口秀《Make Penang Laugh Again!》、大馬著名爵士樂團WWC呈現的《滿月之城的爵士》和《村上春樹與爵士》,以及馬來西亞三大現代舞團聯手演出的壓軸節目《All Together Now》。

文字| 陳偉光
第344期 / 2022年01月號
首爾

疫情再起下藝文表演首當其衝

韓國政府為重返疫情前生活秩序所制定的「與病毒共存」階段性日常恢復計畫,在實施45天後宣告破功。根據12月16日頒布的最新防疫措施,已接種兩劑疫苗且滿3個月之18歲以上成年人開放預約接種疫苗追加劑。已接種兩劑或三劑疫苗者,進出公共場合需出示「防疫通行證」或48小時內核發之PCR檢驗陰性結果報告書;18歲以下青少年及兒童、曾染疫之痊癒者,則需檢附年齡驗證與解除隔離證明,方可出入公共場所。演出場館座席取消梅花座限制,但須確保所有入場者皆已完成至少兩劑疫苗接種(18歲以下除外)。300人以上的中大型演出活動,須取得相關管轄部門核准始可進行。公立演出場館可視疫情狀況,自行強化防疫措施。

文字|許景涵
第344期 / 2022年01月號
東京

「表現的現場調查團」提出創作領域性別失衡報告

2020年11月設立的「表現的現場調查團」,以包含電影導演深田晃司、青年團演員端田新菜、現代美術家岡田裕子在內的等14位成員為中心,配合其他單位共同調查日本在藝術與文化等表現場域的不平等現況,在2021年12月9日提出正在進行調查的兩性平權期中報告,發現在理應提供自由創作表現空間的領域裡,確實存在著性別失衡情形。本次以美術、戲劇、電影及文學4個領域為調查對象,另也調查2021年美術科系及2020-2021年所舉辦的獎項等,分析男性、女性與其他(包含非二元性別、X性別、性別不明等)的比例。

文字|新田幸生
第344期 / 2022年01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