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场馆╱国际共制怎么「共/kóng」?
焦点专题 Focus 场馆╱国际共制怎么「共/kóng」?

场馆╱国际共制怎么「共/kóng」?

#怎样的内容可以登上国家剧院?

#为什么要痴迷于国外知名导演?

#年轻创作者值不值得登上国家剧院?

#改编该不该对原著作者负责?

#决策者的背景能否决定不同类型的节目?

#场馆的制作能力受到考验?

#场馆是否在制作前期就得介入?

#节目烂是不是乱花纳税人的钱?

#资源运用是否集中在固定团队?

#制作规模与剧场空间的配合是否合理?

#选择制作的评审过程是否公正?

#顾问制度要不要介入创作?

今年4月,几部由国家级场馆推出的大制作在线上掀起超乎预期的「讨论」波澜,从黑特剧场、表演艺术评论台到各种自媒体,从寥寥数字到千言万语,都开启不限于正反两方的战场,甚至在文字发表的彼此渗透、歪读与诠释后,也同时溢出与作品本身不一定相关的言论。

在战火蔓延之后,我们试图清理烟硝弥漫的战场,在以上提问中,找寻到其中一个关键词 # 共制。

何谓「共制」?从这个基本问题,本刊尝试梳理台湾剧场「共制」的两种型态,并进一步剖析不同角色如国内外机构、独立制作人、评审机制等,在涉入「共制」这复杂的过程中,将触发并延伸哪些问题?另一方面,理想的共制又会是什么模样呢?我们试著重新开启「讨论」,深入探问:共制怎么「共/kóng」?

「kóng」为「讲」的台语,与「共」的话语相似,故取其谐音,表示共制怎么共同进行,以及怎么讲述。

新锐艺评广告图片
欢迎加入 PAR付费会员 或 两厅院会员
阅读完整精彩内容!
欢迎加入付费会员阅读此篇内容
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
Authors
作者
专栏广告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