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春版牡丹亭》(刘振祥 摄 国家两厅院 提供)
特别企画 Feature 百变昆曲PLUS╱昆曲2.0—台湾篇

从「不入园林,怎知春色如许」到「姹紫嫣红开遍」

近年在台湾的昆剧制作与展演

没有官方资源,昆曲却能在台湾落地生根,进而开出奇花异卉,可说是因缘巧合,加上艺术家的热爱与努力。近年来,除了指标性的白先勇青春版《牡丹亭》与《玉簪记》,还有致力昆剧跨界创作的二分之一Q剧场,因昆剧小生温宇航加入而带出昆剧创作路线的国光剧团,多元的演出,让台湾观众从「不入园林,怎知春色如许」,到看到满园「姹紫嫣红开遍」,昆剧在台湾,已然从荒芜中雕塑出属于台湾的昆剧美学。

没有官方资源,昆曲却能在台湾落地生根,进而开出奇花异卉,可说是因缘巧合,加上艺术家的热爱与努力。近年来,除了指标性的白先勇青春版《牡丹亭》与《玉簪记》,还有致力昆剧跨界创作的二分之一Q剧场,因昆剧小生温宇航加入而带出昆剧创作路线的国光剧团,多元的演出,让台湾观众从「不入园林,怎知春色如许」,到看到满园「姹紫嫣红开遍」,昆剧在台湾,已然从荒芜中雕塑出属于台湾的昆剧美学。

时代小昆剧《听我细诉》

12/21~22  19:30

12/22~23  14:30

台北 国家戏剧院实验剧场

INFO  02-33939888

即将再度来台演出的昆剧名伶钱熠,融合伊甸园的夏娃与《牡丹亭》的杜丽娘,演出结合昆剧、交响乐与多媒体的独幕歌剧《惊园》。「昆三班」出身的钱熠,因陈士争导演的全本《牡丹亭》(1999,美国林肯中心艺术节开幕)的杜丽娘而声名大噪。在台湾,则曾与当代传奇剧场新编「昆曲风新歌剧」《梦蝶》(2007)、与王心心合演《霓裳羽衣.南管昆曲》(2009)、白先勇话剧《游园惊梦》(2010)等。有趣的是,钱熠来台合作者皆非昆剧团,或许是个人选择或时代趋势,也突显「台湾未有真正姓『昆』的剧团」。

那么,台湾的昆剧展演又是如何发生的呢?

姓「昆」不姓「昆」?职业不职业?

可被提问的是:台湾昆剧团、兰庭昆剧团、台湾戏曲学院京昆剧团、水磨曲集等,难道不是昆剧团吗?

当然是。但,台湾长期缺乏科班出身的昆剧演员,这些剧团组成多半是业余曲友(如水磨曲集及各地曲社)、京剧演员跨行演出(如台湾昆剧团、兰庭昆剧团、台湾戏曲学院京昆剧团等)。演出以「传统折子戏」或「小全本戏」的习艺与恢复为主,较少新编创作。以兰庭昆剧团来说,制作多是经典修编,进一步开发《牡丹亭》、《长生殿》等作的当代感,结合环境剧场、多媒体等,如《寻找游园惊梦》(2008)、《移动的牡丹亭》(2015)。

近年,前身为「国立复兴国剧团」的「台湾戏曲学院京昆剧团」,陆续制作大型新编昆剧,如曲文讲究、取自史料的《蔡文姬》(2017)、掬取《诗经》的《情与欲─二子乘舟》(2018)等,在在展现化用传统、遥指当代的创作力与企图心。

两岸合作,璀璨之花就此绽放

青春版《牡丹亭》首演的二○○四年,是当代昆剧史重要的时间点。演出团队虽为江苏省苏州昆剧院(俞玖林、沈丰英主演),但由台湾小说家白先勇制作,并结合台湾的制作团队、设计人才。多年来,这朵别致、芬芳的「白牡丹」从台湾绽放到世界各地,直至今年四月仍于台中国家歌剧院再度演出。其制作模式与团队,延续到二○○八年,将明代高濂《玉簪记》传奇「青春化」,舞台、服装等设计也更为考究,体现极简、写意,在「青春梦」里孕育抒情诗化的昆曲美学。

二○一二年,台湾建国工程文化艺术基金会与江苏省演艺集团将更为青春、姣好的施夏明与单雯推上舞台,并与台湾现代剧场导演王嘉明、舞台设计黄怡儒、服装设计赖宣吾、灯光设计王天宏合作,通过删节不改本的模式,以《南柯梦》「回归传统,向汤显祖(《南柯记》)致敬」(注1。演出团队与制作班底的两岸合作,提供昆剧展演的新出路,且可被复制。年底即将于台北国家戏剧院、高雄卫武营国家艺术中心演出的《西楼记》,亦是延续《南柯梦》模式,替袁于令《西楼记》重铸当代观点。

新锐艺评广告图片
欢迎加入 PAR付费会员 或 两厅院会员
阅读完整精彩内容!
欢迎加入付费会员阅读此篇内容
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

改编自美国剧作  六位女性的昆剧独白

袅晴丝剧坊:时代小昆剧《听我细诉》

「吧台用高脚椅上,独坐著一位四十多岁、颇具吸引力的女子,除了身上那件黑色洋装礼服外,她皮肤的每一吋都布满蓝色与红色的刺青,有相互缠绕的蛇、魔鬼、花朵及翱翔的鸟。唯有她的左脸颊上没有刺青,取而代之的却是一道显而易见、长约八公分的疤痕。」这是剧作家珍.马汀(Jane Martin)的知名剧本Talking With最后一段故事〈Marks〉的开头,接下来,这个名叫艾莲的女子,将会以一段长约十分钟的独白,讲述属于她的人生:平凡无奇地长大成人、毫无主见也从不引人注意的她,在丈夫离去后开始流连酒吧。某晚,一名初识的乐手在陪伴她前往停车场取车时,提议两人在此做爱,艾莲拒绝了,却惹火了对方,脸上因而留下刀伤……

Talking With原剧即由十一篇女子独白组成,而袅晴丝剧坊团长陈三资便从其中选取了五个故事,包括上述的这一段〈记号〉,加上〈灯〉、〈十五分钟〉、〈拼布妹〉与〈玻璃珠〉,再加上一折传统昆曲〈情勾〉,改编成全新作品:时代小昆剧《听我细诉》。虽然剧中的五个片段皆源自于美国剧作家笔下的故事,但在开宗明义即为昆剧的演出里,每段独白也尝试以昆的传统曲牌入词,等于是将文本翻译后又再次转译、重写文句;搬上舞台呈现时,也将完全以昆剧形式演绎。具有实验精神的发想、奠基于昆剧美学的改编,这些原著中的角色,将如何唱出在舞台上,以昆唱出独白,且待进得剧场,听她们娓娓道来。(陈茂康)

专栏广告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