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生利用了布鞋鞋底摩擦等方式,意想不到且细腻地改变了听众的听觉感知。(Klangradar 提供)
话题追踪 Follow-ups

放牛班的舞台 从生活发生的音乐

艺术家入驻柏林校园 带领学生激发声响创作

德国「声响雷达」机构致力将艺术家带入学校、带入课堂,让音乐表演艺术,真正进入学生的日常。近期在柏林,由三组高中「放牛班」学生呈现的演出,即是其成果之一。其中在艺术家Steffi Weisman指导下、由学生创作的《掷好运》,从实验日常声音为起点,透过舞台投影,玩一场比大小的掷骰子竞赛,学生利用锁链、布鞋鞋底摩擦、两壶茶水相倒等,意想不到且细腻地改变了听众的听觉感知。

德国「声响雷达」机构致力将艺术家带入学校、带入课堂,让音乐表演艺术,真正进入学生的日常。近期在柏林,由三组高中「放牛班」学生呈现的演出,即是其成果之一。其中在艺术家Steffi Weisman指导下、由学生创作的《掷好运》,从实验日常声音为起点,透过舞台投影,玩一场比大小的掷骰子竞赛,学生利用锁链、布鞋鞋底摩擦、两壶茶水相倒等,意想不到且细腻地改变了听众的听觉感知。

孩子能有什么现代艺术上的表现?一场柏林放牛班的演出,演出很短,各约十分钟,一共由三组高中生团体,创作以「幸运」为主题的相关作品。演出缘起,简单来说是作曲家带领的音乐课:从对环境声音的实验,开启新的聆听经验,一起投入新音乐创作!一群高中生,在八周的音乐课训练后展现出的作品,牵出艺术、生活与社会图景,从实验日常声音为起点,透过舞台投影,玩一场比大小的掷骰子竞赛。赌徒剧场,现场配乐,在即兴与预置录音下进行。

一群被社会视为牛鬼蛇神的青少年,在艺术培训计划中,投入自己选择的题材,称之为《掷好运》。情境与内容类似台湾香肠摊贩与客人玩的「十八豆仔」:四颗骰子中,必须有两颗相同,再比较另两颗加起来的点数。舞台上,演出人员分成三组,视觉中心在两位对赌的客人间,以投影直播呈现,舞台两侧分别是两组即兴乐队。透过剧场、对声响的琢磨与呈现,让师长畏惧的问题青少年,这回叫人头皮发麻的却是他们带来的声响创作,带给观众的翻转震撼。艺术,真的温暖了苍生。

环境声响与现实哲学的交会

聆听经验的实验,同时也是对声音本身的实验,一场哲学思辨的过程。庄子从「听昭文鼓琴」有感「有成与亏,故昭氏之鼓琴也;无成与亏,故昭氏之不鼓琴也。」欧洲作曲家则是调皮幽默地实验著:女歌者要唱得像癞蛤蟆(J.P. Rameau,Platée,1745);钢琴要弹出像狗吠一样(C. V. Alcan,Le festin d'Esope,1857)。在这些零星的先驱者之外,一直等到廿世纪中叶,好不容易在西方音乐的领域上,渐渐才透过「具象音乐」,将生活中所听见的云、雨、风,拉进艺术范畴。

当我们反问,今日让自己最深刻的声音是什么?捷运的声响,巷弄间的冷气风扇,便利商店电动门的开转,或面摊前停机车的声音?还是键盘、语音输入?声音最常见的主题,恰巧丰富而多样地围绕著生活,城市里发生了那些细微场景,便决定于取材者的个人生活经验,因此面对校园子弟们,声响实验成了音乐课最好的素材,可以跳出高门槛的古典音乐框框,从个体出发,体察新声音时代与我们的关系是什么。

专业的艺术团体诸如交响乐团,有年度的驻团音乐家、驻村艺术家,传统剧团邀请国际导演合作,目的都是在注入新的活水。德国新兴的「声响雷达」(Klangradar)机构,则致力将艺术家带入学校、带入课堂,艺术家走访班级,让音乐表演艺术,真正进入学生的日常。孩子将瞬间发现的基本要素,借由艺术家的指导,相互激荡、整合成为作品,透过一次次的排练,艺术家分享多年累积而来的手法,在不断的尝试与淘汰中,引导孩子创作。

专栏广告图片
欢迎加入 PAR付费会员 或 两厅院会员
阅读完整精彩内容!
欢迎加入付费会员阅读此篇内容
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
Authors
作者
年鉴广告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