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极相林》 (马瑄 摄)
特别企画 Feature 四组关键字 探看当代舞蹈╱#自然╱即将上场

面对生命 拔撑著真实的疼痛

何晓玫的《极相林》

编舞家何晓玫的《极相林》,舞名来自生物学名词,意指「物种的演替巅峰」,是一个群落中复杂而稳定的平衡状态。她借此延伸,探索生命中那些「尖尖细细、破碎的」生命力,如何脆弱地拔撑著生态╱生命的平衡。透过舞者身体的肉搏、堆叠、压迫,她找一个让舞者痛的方法,因为痛,所以「真实有感」,所以震慑人心。

编舞家何晓玫的《极相林》,舞名来自生物学名词,意指「物种的演替巅峰」,是一个群落中复杂而稳定的平衡状态。她借此延伸,探索生命中那些「尖尖细细、破碎的」生命力,如何脆弱地拔撑著生态╱生命的平衡。透过舞者身体的肉搏、堆叠、压迫,她找一个让舞者痛的方法,因为痛,所以「真实有感」,所以震慑人心。

2019舞蹈秋天

何晓玫Meimage Dance舞团《极相林》

11/23  19:30

11/24  14:30

台北 国家戏剧院

INFO  02-33939888

「极相林」在生物学上是指「演替巅峰」,讲的是在一个群落中各个物种的演替过程,物种的演替并非永恒持续,而会达到一个平衡状态,此时,群落结构最为复杂而稳定,只要不受外力干扰,它将永远保持平衡。

何晓玫以《极相林》说明,任何一种看似平稳的状态,其背后一定有某种角力关系。关于生态,她眼里的多样,总是那些「尖尖细细、破碎的」生命力,她说:「当我们细瞧那些平衡,会看见紧密相扣的环节,正在拔撑著。生命总是充满了未知,极相林的平稳也可能是相当脆弱的。」

让舞者「痛」  让舞作「美」

「脆弱是生命共有的。但为什么我们这么珍惜?这么紧抓不放呢?因为它是我们绝对能把握的真实,我们只能,也必须面对它。」她觉察到自己的脆弱是创作最早的灵感,尤其从身体开始,「在一些事情的冲击过后,我的心很脆弱,身体是空的、没有力量。」

当她重新锻炼自己,逐渐成长的力量伴随著疼痛而来、身体如此、心灵也是如此。「痛其实并非坏事,它常常是一个警讯。」重新理解生命中真实的脆弱与疼痛成为创作《极相林》的思考路径,「舞台上的肉搏、堆叠、压迫,对我来讲,就是在找一个让舞者痛的方法。」随著动作精熟,舞者逐渐不再疼痛,「等一下,怎么做得那么美?痛,去哪里了?」其实,她所衷情的「痛」带来震慑人心的力量之所以强大,是因为「真实有感」,对舞者、观众和她自己而言都是如此。

教学现场、职业环境  都需要专业水准

「而且我后来发现,当一件事情让你痛之后,它也许就结束或是消失了。而且,你没有办法让自己长时间地痛。关键是,痛之后是什么?」这个提问的发展是极其漫长的过程,《极相林》从二○一八年由台北艺术大学舞蹈学院的学生参与演出的两个版本以来,到如今作品回归舞团,前两版各一位毕业舞者加入,成为如今的卡司阵容,让人联想到何晓玫在创作、教育和生活所组成的艺术生态;我问这位获奖无数的知名舞蹈家身兼舞蹈学院院长,在教育现场转与职业环境之间,是否有变化或是不同的策略?

她直言:「我在北艺大舞蹈学院,无论作为老师或是学生,我很清楚自己要成为顶尖的创作者或表演者,要培养出一流的艺术家。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必须拿出专业水准。」

「只计较眼前得失的舞者是做不出东西的。」我提起去年曾耳闻学生的怨言,让何晓玫回顾起自己求学时期几度怀疑抱怨,到后来「反正我在这里,不如就好好练。当我停止抱怨,持续练功,马上就得到机会,我看待老师严格要求的角度就改变了。于是我从原本外在条件不好,爱哭,到后来每一支舞都跳第一主角。」成为老师以后,她知道并非所有学生都有办法全然地奉献自己,或是在过程中仍然犹豫,「这没有关系,我也知道在『黑特剧场』上面的流言。但如果学生有疑问,他们可以自己来沟通,这也许是亚洲教育的困境吧。」

「毕竟这是一支跳起来非常不舒服的舞,需要坚强的技巧背景和身体素质。排练的时候我总是很小心,同时推进舞者达到临界点,那个他们必须真实面对的点。而关于教育,我认为绝对不是让学生只做他们做得到的事。」她说明:「当舞者能拥抱那个痛,是非常让我感动的。所以为什么有舞者这个职业?为什么非得到现场来看舞蹈?舞蹈有什么东西是不可以被取代的?」

舞台上的「供桌」  限制激发出张力

无论作为教育者或艺术家,何晓玫经常焦虑于艺术市场的走向,但面对创作的时候,教育现场和艺术市场并没有区别,「我就是要做一个好的东西出来,是为了他(学生、舞者、合作艺术家),也是为了我。如果要做好东西,那我们就必须把时间跟精力投入进去。」

二○一九年版本的《极相林》,她找了更多马戏、特技和戏曲杂技背景的表演者和职业舞者同台演出,舞台设计将平台升高并缩小面积,变成一张「供桌」,对表演者而言,是高难度的身体挑战。「在如此局限的空间里,舞者的身体都在发光。当你知道这件事有多不容易,需要更多力量去克服,就会形成一种张力。」

《极相林》透露著仪式感,有著供桌和神龛互为表里的意象,「其实神龛就是一个盒子,一个能够象征内在的封闭空间,是我内心的想像。外显的视觉上,我更聚焦呈现『供桌』的形象,前两个版本的平台其实是较为低矮安全的,结果供桌的形象就不够清楚。这次我必须更残忍点。」

艺术家对这份真实疼痛的执著扣回到「极相林」的意象,是关于她在一本日本的摄影集当中看见这个字眼的时候,所见的图像都是人类留下的废墟被植物包覆,「当这些充满人性、欲望和消费的场所,被弃置的时候,大自然一则像是吞噬它,另一方面也开始跟它共生,好像人类欲望的残骸被大自然给抚慰了。」

原来在何晓玫眼中,生命的脆弱、平衡的脆弱到大自然的脆弱,都有其过程中的疼痛,相互角力拔撑,总是痛得要命,却是一种温柔包覆。

专栏广告图片
欢迎加入 PAR付费会员 或 两厅院会员
阅读完整精彩内容!
欢迎加入付费会员阅读此篇内容
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
Authors
作者
专栏广告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