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娜.卡列妮娜》中的双人舞场面。(Monika Rittershaus 摄 2018香港艺术节、香港城市当代舞蹈团 提供)
四界看表演 Stage Viewer

音乐拼贴,转化艺术

谈香港近期四档演出

近期的几个演出如城市当代舞蹈节的《证言》,香港艺术节的苏黎世芭蕾舞团《安娜.卡列妮娜》、勅使川原三郎的《崔斯坦与伊索德》与中国国家京剧院《帝女花》,刚好都用了「拼贴融合」的手法。不管是从文学、歌剧转化为舞蹈,或是将粤剧转化为京剧,「拼贴融合」的手法用来转化不同的艺术形态会是一种有效的手法,不过,这却绝非是万应灵丹,如以这四个制作来看,效果亦是各有不同。

近期的几个演出如城市当代舞蹈节的《证言》,香港艺术节的苏黎世芭蕾舞团《安娜.卡列妮娜》、勅使川原三郎的《崔斯坦与伊索德》与中国国家京剧院《帝女花》,刚好都用了「拼贴融合」的手法。不管是从文学、歌剧转化为舞蹈,或是将粤剧转化为京剧,「拼贴融合」的手法用来转化不同的艺术形态会是一种有效的手法,不过,这却绝非是万应灵丹,如以这四个制作来看,效果亦是各有不同。

将小说转化为舞台制作,电影、画作等不同形态的艺术,是时有的事。去年十一月间在香港举行的城市当代舞蹈节的开幕节目《证言》Testimony,和今年香港艺术节用作开幕的节目(二月廿三日香港文化中心大剧院)《安娜.卡列妮娜》Anna Karenina,都是从文学转化过来的舞蹈作品,同样是香港艺术节的节目,勅使川原三郎的《崔斯坦与伊索德》Tristan and Isolde,则是自华格纳同名歌剧转化而来的舞蹈,这三个舞蹈同样都采用了「拼贴融合」的手法来将形态转化;至于来自北京的中国国家京剧院带到香港艺术节来的四套节目中最让人瞩目,只于三月二日在香港文化中心演出一场的《帝女花》,亦同样采用了「拼贴融合」的手法来将粤剧转化为京剧。

看来「拼贴融合」的手法用来转化不同的艺术形态会是一种有效的手法,不过,这却绝非是万应灵丹,如以这四个制作来看,效果亦是各有不同。

史诗小说转化芭蕾舞剧  

首先看看来自瑞士的苏黎世芭蕾舞团(Ballet  Zurich,BZ)演出的《安娜.卡列妮娜》。将俄国大文豪托尔斯泰(Leo Tolstoy)的同名史诗式小说转化为芭蕾舞剧,过往艾库曼(B. Eifnan)、普丽瑟斯卡雅(M.Plisetskaya)、罗曼斯基(A. Ratmansky),和纽迈亚(J. Neumeier)都做过。 这次由二○一二/一三舞季开始出任BZ舞团总监的德国舞蹈家施普克(Christian Spuck)转化的版本,很多方面都与别人不同,上半场五十五分钟,下半部卅八分钟合共九十多分钟,连同序幕合共分成十七个分场,几乎有意要将长达千页原著情节全搬到舞台上一样,与大多数版本祇将故事集中于女主角安娜与其夫卡列宁(Karenin),及情人佛伦斯基(Vronsky)的三角恋很不同,为此,原著小说中用以映照这段三角关系,展示另外不同爱情婚姻面向的两对恋人夫妇,亦「著墨」不少。其中一对是安娜兄长奥勃朗斯基(Oblonsky)和妻子多莉(Dolly),两人成熟、世故的婚姻;另一对是多莉天真、纯洁的妹妹吉蒂(Kitty),与理想主义者、也可说是托尔斯泰本人化身的列文(Levin),两人的关系充满新鲜感和柔情。

《安娜.卡列妮娜》芭蕾舞剧如非采用俄国作曲家萧卓伦(Rodion Shchedrin)一九七一年谱写的乐曲,便是柴科夫斯基的音乐选段,施普克这个版本情节与情感复杂丰富,便采用多位作曲家的音乐来拼贴,「浪漫」场景,配以拉赫玛尼诺夫的音乐,阴郁部分则选用波兰作曲家鲁托斯拉夫斯基(Witold Lutosławski)、乔治亚作曲家巴丹拿殊维里(Josef Bardanashvili)及京沙兹(Sulkhan Tsintsadze)创作的现代乐曲。编舞和配乐的设计都融合了现代与传统。极简的舞台设计,舞台后随时拉扯折折的薄布帐,更是黑白录像的投影幕、赛马场、火车进站、庄园乡间,都在其上出现,营造电影感的画面。爱玛.吕奥特(Emma Ryott)的瑰丽服饰则重现十九世纪的华贵布料及精致细节。

现场音乐拼贴预录音乐

舞蹈的设计编排,舞姿速度变化丰富,富有戏剧性的动作,连接出现的双人舞,更成为交代三对夫妇恋人关系变化的重要元素。其中最为特别的是上半场最后一个场景,在卡列宁家,安娜与卡列宁及佛伦斯基的三人舞,但论感人程度,却仍是最后安娜走上绝路,不断吸食鸦片自我麻醉的独舞设计,既面对「群舞」带来的社会压力,被排斥的不安,又面临爱侣佛伦斯基离去的猜疑,最后在拉赫玛尼诺夫的歌曲〈请别唱,美人Ne Poy Krasavitsa〉无比伤感的歌声中结束。饰演安娜的首席舞者卡比托诺娃(V. Kapitonova)演来充满情感,但却突出扮演佛伦斯基的摩尔(W.Moore)演出时表情和动作的板滞,亦将这部原充满了莫名激情与悲痛的演出热度降低了。 

施普克的版本如非看过小说或开场前细看过场刊介绍,必然看得很累,幸好所用音乐的气氛情绪很能贴合各个舞蹈舞、各个场景的内容,因而仍能感受得到各舞蹈场面要表达的情感。音乐采用的「拼贴」形式,非仅是编舞家亲自选取多位作曲家的「现成」作品拼贴。演出时的音乐呈现同样采用「拼贴」手法,以现场音乐与预录音乐拼贴而成,现场是钢琴家巴雅力(C. Barwinek),和女中音石琳的现场演奏和歌唱。钢琴刻意置于舞台左后边的暗角,低调处理,但钢琴音乐却是变化丰富,发挥增添舞者的表演感染力的作用,但石琳多次出场,无论服装形像与出退场设计,都仿如是演出中的一个角色;要加以赞赏的是,这位来自山东的华裔歌唱家,不仅外形能自然融入到整个演出团队,其俄语歌声很能唱出拉赫玛尼诺夫艺术歌曲中的韵味,让人疑惑她本身会否便是一位俄国人。至于拼贴现场的录音,主要是管弦乐作品,录音与现场奏唱的配合,可说效果已做到很不错,但毕竟录音是「死」的,那便要「活」的现场舞蹈作出配合,便少了现场弹性的发挥了。

新锐艺评广告图片
欢迎加入 PAR付费会员 或 两厅院会员
阅读完整精彩内容!
欢迎加入付费会员阅读此篇内容
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
Authors
作者
专栏广告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