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风景、文字层叠中的历史碎形(Stephanie Berger 摄 Park Avenue Armory 提供)
四界看表演 Stage Viewer

风景、文字层叠中的历史碎形

郭贝尔作品《发生的一切,都会发生》

郭贝尔二○一八年首演的作品《发生的一切,都会发生》,于今年六月初在纽约公园大道军械库演出,本作自捷克作家奥雷尼克的著作《廿世纪极简欧洲史》出发,郭贝尔以全观式的鸟瞰角度,呈现历史的建构、毁坏、寂灭甚或重生等过程;从朗读话语的拼贴及画面组成中,让观众以观看参与「发生的一切」。

郭贝尔二○一八年首演的作品《发生的一切,都会发生》,于今年六月初在纽约公园大道军械库演出,本作自捷克作家奥雷尼克的著作《廿世纪极简欧洲史》出发,郭贝尔以全观式的鸟瞰角度,呈现历史的建构、毁坏、寂灭甚或重生等过程;从朗读话语的拼贴及画面组成中,让观众以观看参与「发生的一切」。

以观看参与「发生的一切」

在巨大、黑暗而空旷的舞台上,缓缓变动的景观,正由物件、动作、声响与灯光投影组成,各部分整合的过程转换清晰可见,而其中空隙让剧场时间突显而出,物件渐渐充满空间,转眼又在氤氲中消失,再让烟雾塑造了空间,灯光与投影立体似可触及,寓意与当下虚实交替,乐音与朗读声层层叠叠,或嘈杂巨响、或低语柔绵……这是海恩纳.郭贝尔(Heiner Goebbels)最新作品《发生的一切,都会发生》 Everything That Happened And Would Happen(暂译),推移在两小时又廿分钟中的奇观式意象,由五位音乐家及十一位舞者演出,因音乐家即兴演奏,连同当日Euronews新闻影像“No Comment”,使得每场次皆有不同之处。继二○一八年于英国曼彻斯特首演后,今年六月初在纽约公园大道军械库(Park Avenue Armory)演出,自捷克作家奥雷尼克(Patrik Ourednik)的著作《廿世纪极简欧洲史》Europeana出发,郭贝尔无意呈现历史故事,而是跨出欧洲版图,以全观式的鸟瞰角度,呈现历史的建构、毁坏、寂灭甚或重生等过程;从朗读话语的拼贴及画面组成中,让观众以观看参与「发生的一切」。

相信曾看过郭贝尔去年在北投机厂演出的《代孕城市》的台湾观众,对其声景回响记忆犹新。这位创作力充沛的德国作曲家兼剧场导演,在这出酝酿许久,经过德国、法国、越南与英国四个工作坊后,形成之规模庞大的作品《发生的一切,都会发生》中,担任概念、导演与灯光设计。此作于英国与纽约场次巡演后,将在八月到德国的鲁尔艺术节(Ruhrtriennale),接著是圣彼得堡与维也纳等地巡回。

在郭贝尔的创作脉络中,他不断思考语言与意义浮动,并以音乐性的描述统合。他提及廿世纪初的文学家葛楚.史坦(Gertrude Stein)的作品Wars I Have Seen (注1)推动他创作文本,一是目前当权者并没有比其书写时代的当权者好,二是史坦著作中缺乏标点的字句与无法直面的意义启发了他;而本作也源于他想开始与舞者合作(注2),并使用他在二○一二年执导的音乐剧场 John CageEuroperas 1&2中构成风景的元素,透过奥雷尼克兼具讽刺与内省的《廿世纪极简欧洲史》与没有评论的新闻片段节目“No Comment”共同形成。郭贝尔认为“No Comment”这个节目让人感到「自己从没准备好将要发生什么」,且是「对现实的强烈侵扰」,画面内涵观众必须自行评断。

新锐艺评广告图片
欢迎加入 PAR付费会员 或 两厅院会员
阅读完整精彩内容!
欢迎加入付费会员阅读此篇内容
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
Authors
作者
专栏广告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