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演艺风流」的两位主持人:舞评人杨春江(左)和李海燕(右)。(李秋婷 摄)
香港

香港电台艺评节目停播 媒体流动下如何拓展艺评空间?

作为公营的香港电台,在坚守广播方针的开放性与独立性下,还能顾及商业电台所未能兼顾的文化板块。然而二○○五年开始的艺术评论节目「演艺风流」,在时代变迁、阅听模式改变的趋势下,终究迎来了停播的命运。节目停播一方面反映公营电台欠缺有视野的文化承担,但更需探索的是,在如此的媒体环境下,艺评要可持续地在公共空间被看见,需要怎样的方式与策略。

作为公营的香港电台,在坚守广播方针的开放性与独立性下,还能顾及商业电台所未能兼顾的文化板块。然而二○○五年开始的艺术评论节目「演艺风流」,在时代变迁、阅听模式改变的趋势下,终究迎来了停播的命运。节目停播一方面反映公营电台欠缺有视野的文化承担,但更需探索的是,在如此的媒体环境下,艺评要可持续地在公共空间被看见,需要怎样的方式与策略。

即使广播媒体如何透过节目的多元性、趣味性、话题性,和持续打造节目主持人的个人风格、让他们在不同演艺界别都能被看见,以至回馈于广播本身,「听收音机」──还要是按时按刻的这个行为──在现今多元的媒体时代的确让人感到「老派」。媒体和讯息的片碎化和图像化,大大改变了观/听众接收资讯的方式和速度,加上(看似)选择多元,电台广播的影响力和辐射度大不如前,而人人也可以是主持人、掌握自己话语权的「参与式年代」,节目的深度在以手指头点击、不喜即跳过的文化之下,要有所突破是困难重重,其实,当整个媒体生态改变时,是要适应,或是思考如何逆转,可说是重要课题。

公营电台也难顾非主流市场

作为香港的公营电台,香港电台的资源一向紧绌,亦努力把持其广播方针的开放性与独立性,虽然在不同情况下也遇到挑战,但在「不商业运作」的机制下,它肩负的角色正是补充了商业电台所未能兼顾的文化板块。表演艺术的发展在香港虽然已有相当时日,以剧场而言,观众拓展与培育一直是行政人员所关注的核心,而当中又混杂著对市场推广的不同层面开拓。前者关乎长期的文化视野,但回馈未必即时,其可持续发展的空间,需要更多与整体环境配合的策略;后者虽不能避免得讲求效率与即时回馈,但两者并行不悖甚至时有互相渗透的作用。然而当剧场目前在很大程度上仍是很「非主流」的艺术选择,一个有关表演艺术的电台评论广播节目的生存空间,似乎更应该在观众拓展与培育的层面上多所考量。

香港电台制作、国际演艺评论家协会(香港分会)协办的节目「演艺风流」由二○○五年秋启播,当时节目长约一小时,节目主持人大多具深厚的学术背景,同时配合评论文章在报刊刊登,是演艺评论节目首次较有系统和深度地在大气电波广播(即使是在非热门的周末时段)。香港电台主力推广古典音乐的第四台,虽然也有艺评空间,但节目规模比较简单,其他电台媒体即使有演艺的关注,亦只限于是演前的宣传推广。诚然,这对剧团来说是有很直接的效果,但这些资讯的累积难以成为有回馈价值的文化资本,反之评鉴在本质上是超越时间的。

媒体新浪潮下的艺评空间何在

公营电台的责任与视野,就往往体现在对这些文化累积的承担。及后香港电台强化其「网上重温」的平台,回应听众年纪老化和收听节目途径的改变,这的确让一些像「演艺风流」这类的非主流节目有更长的广播生命。然而不同于电影设优先场的机制,香港剧场要安排预演的可能性不大,同时因演期短暂,也让演艺节目所对应的观众群仅限于曾看过该演出的人,即便由节目所引伸的讨论其实也是有意思的。

后来节目因适应「手机听众」的习惯缩短为半小时,「演艺风流」的「末代」主持李海燕在脸书上说:「要描述演出,提出议题,再深入讨论,几近不可为。」其后停止与协办单位的合作,也预视了节目最后在二○一九年春停播的命运。残酷的现实是,听众现在追求的是更短而精的讯息,而他们的流动性极强,要抓住他们的好奇心,已不是传统广播模式所能企及,节目的停播一方面反映公营电台欠缺有视野的文化承担,但更值得探索的是,在如此的媒体环境下,艺评要可持续地在公共空间被看见,需要的是怎样的方式与策略。

专栏广告图片
欢迎加入 PAR付费会员 或 两厅院会员
阅读完整精彩内容!
欢迎加入付费会员阅读此篇内容
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
Authors
作者
专栏广告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