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舞台上,每当理查杀一个人时就在宣纸上流下血来,产生中国式的渲染效果。(王晓鹰 提供)
焦点专题 Focus 怪到没人性、坏坏惹人爱,为什么导演都爱理查三世?

两桌四椅的「中式理查」 环球剧场中的阴阳辩证

专访中国导演王晓鹰谈《理查三世》

导演王晓鹰的《理查三世》当年是应伦敦莎士比亚环球剧院所邀而制作,在「GLOBE to GLOBE—从环球到全球」戏剧节演出,为了在各国竞演中彰显中国特色,他采用中国戏曲元素,更在首演时因布景道具未抵达,反以更简约有力的表演令人惊艳。对理查三世的诠释,王晓鹰说:「我想用一种中国的『阴阳辩证』的方式来处理……他在与其他人物对话的时候,是一个正常的、帅气的、俊朗的,当他做内心独白的时候,就呈现出一种形体的、灵魂的扭曲。」

导演王晓鹰的《理查三世》当年是应伦敦莎士比亚环球剧院所邀而制作,在「GLOBE to GLOBE—从环球到全球」戏剧节演出,为了在各国竞演中彰显中国特色,他采用中国戏曲元素,更在首演时因布景道具未抵达,反以更简约有力的表演令人惊艳。对理查三世的诠释,王晓鹰说:「我想用一种中国的『阴阳辩证』的方式来处理……他在与其他人物对话的时候,是一个正常的、帅气的、俊朗的,当他做内心独白的时候,就呈现出一种形体的、灵魂的扭曲。」

二○一二年四月廿八日下午,伦敦莎士比亚环球剧院上演了中国国家话剧院导演王晓鹰的《理查三世》。整体舞台呈现素朴的出人意表:没有布景,仅有的两桌四椅像是排练的代用道具。演员无论男女一律不上妆,以生活面目示人,身上服装均是黑长袍或黑功夫装束,仅有几位演员套上不同颜色外衣以突显角色身分,还有一位打击乐师在舞台后上方的阳台负责全场伴奏。

开场为类似戏曲的打仗与宫廷场面,虽锣鼓声躁动,但演员从容沉稳、行礼如仪的表演却创造出一种仪式感。演出剥除当代剧场中各种视觉设计、技术效果和绚丽服饰,却散发出罕见的能量、甚至神圣感,而此能量主要来自演员的表演和简单流畅的导演手法。或许正因为没有各种设计的遮盖,演员以生活面目表演显露出一种极具吸引力的真诚,观众更能直面角色的内在,也更清楚看到导演的创作核心:流畅地运用戏曲时空转换的美学概念、戏曲程式的转化和挪用、说书人式的讲述,加上原本强有力的台词,观众看到的是戏剧和演员表演而非装饰。

王晓鹰是一九八○年代实验戏剧风潮中崛起的知名导演,现为中国国家话剧院副院长。他的《理查三世》是应环球剧院所策划之「GLOBE to GLOBE—从环球到全球」戏剧节邀请而制作。在这样的文化奥林匹克竞技场中,展示各国独特文化,自然是演出的主要策略,王晓鹰也不例外。根据他的自述,在「时空四维、视听一体的中国式演剧结构」的创作基础下,使用「中国戏曲、中国服饰、中国面具、中国图腾、中国书法、中国音乐」注1。因此在导演上,王晓鹰采用戏曲一桌二椅的时空概念及戏曲程式手段(如龙套、报子、趟马、走矮子步等),舞台与服装设计也尽量在限制内置入丰富的中国文化符号,包括精心设计的戏曲式服化妆与头饰、面具采用「三星堆」的图腾、布景设计取自戏曲的「守旧」(戏曲舞台布帐),上有当代艺术家徐冰独特发明的英文方块字。

有趣的是,当中国剧组抵达伦敦才发现早于四十天前出发的服装布景,因天候无法运到,只好紧急向环球剧院商借道具乐器,并赶制黑袍,演员在无化妆、头饰、布景下演出。但不得不说,对比我看到的另外两个版本影像记录——北京首都剧场版及环球剧院有服装布景版——这个没有华丽服装布景的演出无疑是最为出色的,使我联想起世阿弥所说之「内心感受到十分但只应表现七分」的少即多美学。英国《卫报》剧评给予该剧四星的高评价,正如该剧评家安德鲁.迪克森(Andrew Dickson)所言,该剧「奉献了一场明快、毫不拖沓的演出。它从精心筹备的面具和华丽的服饰中解放出来,反而还因祸得福。」(注2)

新锐艺评广告图片
欢迎加入 PAR付费会员 或 两厅院会员
阅读完整精彩内容!
欢迎加入付费会员阅读此篇内容
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
Authors
作者
年鉴广告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