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剧简莉颖
特别企画(二) Feature 两厅院30周年 大剧院时代来临 ! /各家之言

创作者╱编剧简莉颖

不是所有人都想做「大」

「大剧院时代」真的有来吗?场地变大之余,创作如何跟著变「大」?台湾需要的一直都是更多的中型剧院。要做到大剧院规模的演出,要更高的成本,也必须要找到更多的观众。在国外观剧,比较多七、八百人甚至以下的中型剧场,一方面可能因为戏剧演出不像歌剧,戏剧有其适合的场地大小。我认为创作者从小剧场到中剧场再到大剧场,中间的创作成本需求会是个难以跨越的鸿沟。再者,也不是所有人都想做「大」。

台湾的艺文人口相当有限,台北每周的演出量,票也不是这么好卖。那么到了台中、高雄,该如何把作品推广给年轻上班族?学生?教育很重要,毕竟表演艺术不是「粉丝狂热型」消费而是「理智型」消费。现在看台中的观众消费状况可能还不准确,现在精采的国际节目,能吸引许多外地观众包括我过去看,如果要推国际线,配套的交通住宿跟观光拉力很重要,但又多少人可以一直负担这样的消费模式?

除此之外,剧院的定位也很重要,在场馆节目的制作与规划中,究竟要打的是国际牌?自制节目?国内演出?节目的选择上又有点「菁英品味」,这样真的能够和在地观众有所连结吗?另外,场地变大了,但钱没有变大,那么,这些剧院应该要找谁来演出、创作,又或是找哪里的资本去制作、支持这些节目?平常在台北的团队,南下演出时无法有效经营与宣传,也是一个问题。

这几年表演艺术让我感觉最有活力的,也能与世界对话的,是年轻创作者纷纷开始找回自己居住的这块土地的连结,想要找到属于我们自身的文化,及这混杂的文化与世界的关联。这不特别指涉哪个节目,而是集体的感受,而正是因为国际政治、文化的边陲位置,让我们一直关注台湾文化的独特性与共通性。

在剧院与创作者、观众的理想关系上,我觉得剧院之于创作者不应只有场地租借的功能,更应该做的是直接经营整部作品的制作过程与呈现,让团队在演出前能够在场馆内排练,避免掉排练场的不同导致进场需要再一次修正等问题;对观众而言,剧院一定要变成观众生活的一部分,现在的观众对剧院的想像有点太过高雅了,有点像博物馆,剧院里甚至不能喝水、卖酒,但国外不是这样的。如果观众没有把看表演当作生活的一部分,自然不会想走进来。

大剧院时代对我的影响其实没这么大,不过邀约的可能大概是会变多吧。还有,就是会多花点钱南下看演出。如果说要给年轻剧场工作者建议,其实跟什么时代无关,就是好好对待身边的朋友和人吧,毕竟剧场是关乎人的艺术。只在作品中谈论人,现实却践踏人,看过太多这样的例子,希望我们都不要变成这样的人。

新锐艺评广告图片
欢迎加入 PAR付费会员 或 两厅院会员
阅读完整精彩内容!
欢迎加入付费会员阅读此篇内容
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
年鉴广告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