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郑和与丽波公主的爱情终究只能是美好的遗憾,图为《郑和1433》排练现场,剧中郑和(左,黄志群饰)在第七次航程中再见已经成为皇后的丽波公主(右,刘若瑀饰),相见黯然。(许斌 摄)
特别企画 Feature 《郑和1433》

从人的角度,重新航渡郑和的海洋

《郑和1433》的取材和改编

郑和去世五十年后,葡萄牙航海家达伽玛抵达印度的古里,和当地人冲突而几乎杀光了城里的男丁,并将他们的耳朵割下堆成小山,这是当年郑和病逝的城市。之后西方的殖民力量穿过海洋来到亚洲,毁掉了郑和在南洋建立的贸易系统和人文生态。海洋是我们的母亲,人们透过海洋可以相互照顾、交流,可是人们却透过海洋伤害彼此。

如果有人问我为什么要做郑和?就是要从人的角度,从海洋的角度去看郑和,这个人值得重新去认识他。

郑和去世五十年后,葡萄牙航海家达伽玛抵达印度的古里,和当地人冲突而几乎杀光了城里的男丁,并将他们的耳朵割下堆成小山,这是当年郑和病逝的城市。之后西方的殖民力量穿过海洋来到亚洲,毁掉了郑和在南洋建立的贸易系统和人文生态。海洋是我们的母亲,人们透过海洋可以相互照顾、交流,可是人们却透过海洋伤害彼此。

如果有人问我为什么要做郑和?就是要从人的角度,从海洋的角度去看郑和,这个人值得重新去认识他。

对于郑和,大多数人大概都只知道郑和下西洋、是个太监,但除此之外,对于郑和的故事细节、生平史迹,就没什么概念了。所以,当我们选定郑和的故事作为与罗伯.威尔森合作的主题,开始针对郑和的生平事迹深入涉略、了解,一步步发现,郑和不仅一生心血被一把火残酷地烧光,他的身世、生平事迹,都被抹煞掩藏了;纵横海上卅年,他是海上的王,却也是个悲剧性人物。

《郑和1433》的故事轴线,是从郑和在一四三三年第七次,也就是最后一次下西洋切入。大家都知道,郑和总共七下西洋,可是在第六与第七次之间,相隔了六年。前六次,几乎都每两年就出航一次,一出去就是两年,而且回来后很快又再走了。为什么会有第七次下西洋?又为什么相隔这么久?

第七次下西洋,生命的最后之旅

从史料之中,我们找到了一些可能因素——郑和第六次出航时,因为明成祖过世而被紧急召回。柔弱斯文的新皇帝仁宗继位后,听信长年与宦官对立的儒臣建言,认为陆地才是稳固国家的基石,防御外敌只需要搭建长城,毋需扩展海域。于是,为了「樽节开支,注意国本」,必须立即「停止下西洋」!所以仁宗登基后所颁的第一道圣旨就是:「下西洋诸番国宝船,众皆停止!」但是,即位不到一年,仁宗就突然驾崩,新继位的宣宗霸气十足,一心想再创祖父成祖时代万国来朝的盛况,所以即位第五年,再次宣诏郑和重下西洋。

对于新皇帝突然宣诏再次下西洋,从总兵大将军贬为南京守备,沉寂了六年的郑和忧喜参半,因为已年届六十的他对此深感祸福未知,甚至隐约预知,这可能是此生最后一次航行了。所以在启程出航前,先是重修了南京刘家港的天妃宫,立下「通番事迹碑」,从南京启航到福建长乐候风时,又另立了一块「天妃灵应之记碑」。

名义上,立这两块石碑是为了答谢天妃对宝船的护佑,实际上,郑和在碑文上详细刻载了前六次远航去了哪些地方,而后人也就是根据这两块碑文,才知道郑和去过卅几个国家,最远还曾抵达非洲。

前六次下西洋,郑和与海上许多国家贸易往来,并且援助这些国家建设、稳定政局、平息战争冲突、海盗劫掠,甚至王位之争。郑和在所到的辽阔海域上所造成的影响,包括外交、贸易、军事、文化……等各个层面,不仅展现了他作为一个军事家外交家、一个成功海上大将军的耀眼光芒,更让这些海上国家都成为中国的朝贡藩属国。从这个角度来看,郑和确实成功地为明成祖宣扬了国威。

功威扬名海上,却遭湮没史籍

然而,在这些亮丽的丰功伟绩外表下,郑和的内心世界又是如何呢?他终身无法圆满——身为太监,在他心中所烙下的遗憾是什么?而在中国这个以儒道佛思想为主的大环境下,回教徒的身分带给他的影响又是什么?

身为太监,等于被剥夺了身为父亲的权利,再加上他一个被俘虏的回教徒,最后却成为明朝大将,他的内心一定存在著某种冲突性;虽然他得到明成祖的信任与重用,但在士大夫眼中,他仍旧是个宦官,清初修纂的《明史》,虽然将郑和列在宦官传之首,但全传七百六十七个字,关于郑和也只写了卅个字。

不只编纂历史的士大夫看不起宦官,连郑和家族的后裔也避言太监。根据郑氏祖谱记载,郑和是赛典赤的六世孙。赛典赤能征善战,被元太祖成吉思汗封为云南行省平章政事。赛典赤的祖先则是西域国王所非尔,宋神宗时,前来中国归附,并受封为朝奉王。往上追溯,朝奉王所非尔其实是阿拉伯圣王穆罕默德的廿六世孙,也就是说,郑和是穆罕默德的卅七世孙。

然而在《赛典赤家谱》中,却找不到郑和的名字,只记载著郑和的父亲马哈只有个后代在南京作官。在《郑和家谱》中,称郑和官拜「兵部尚书」,也回避「总兵太监」之职。是因为郑和净了身,所以族谱中不能写出他的名字吗?

郑和这位伟大的航海家、军事家、外交家、和平的使者、穆罕默德的第卅七世孙,在十五世纪初,明朝永乐三年至宣德八年的廿八年间,七次出使西洋,从中国的东海、南海、西印度洋、阿拉伯海、波斯湾、红海,抵达非洲东部沿岸卅几个国家,为中国与这些国家建立了亲密的外交关系,开拓了亚非之间远洋航道,交换了大量的商品特产、促进了贸易文化、商业、人文的发展,甚至移民、族群通婚、物种牵移……等,还有航海技术、造船技术的发明。然而,他却被隐藏在历史、被埋藏在家谱之中。

圆满自己的梦,补偿过去的错

第七次出航立下两块碑文,显然是郑和早就清楚意识到,卅年来宝船下西洋的所有事迹极可能会在宫廷权力斗争中全数遭到销毁,或者难以被如实记录。第七次下西洋,虽然还是受皇帝之命,但他要为自己航行,用自己的方式重新再走这段旅途。从人的角度,也就是从郑和自己的角度来看,他要圆满自己内心的梦。

安南,即今越南,永乐皇帝即位四年后,出兵镇压,派大军驻扎,将之改为交趾布政使司,兴建紫禁城和建造宝船时,更被迫成为大明帝国的木料供应地。当郑和再度带领著浩浩荡荡的舰队抵达时,愤怒不安的安南人以为大明帝国的侵略又来临。然而年老的郑和看见过去廿多年来,他所往返的安南土地和被砍伐的森林,心中升起了一股歉意。

「当威风凛凛的郑和出现在宝船船头时,愤怒的安南人高举著兵器往前冲来。此时冷静的郑和从巨大的宝船走了下来,步入水中,独自走向沙滩。原本推挤向前的安南人疑惑地渐渐后退,郑和走到距离安南人不到一百公尺的前方,即停住脚步,双眼平和地看著他们,未发一语。郑和解下配剑,将剑放在沙地上,用回教的大礼,俯身亲吻土地,之后起身拾起配剑,缓缓走回船上。……

上千名安南人瞠目结舌地看著郑和;空气似乎在此凝结,只有郑和双脚走过水面的水流声。待郑和上了大船,领头的安南人丢下手中兵器,趴伏在地上向宝船的方向回礼,感动哭泣。随即,所有安南人也都感动落泪,全部放下手中兵器,然后趴伏在地上向宝船方向回礼致敬。宝船渐渐向海面航去,消失在大海中。」

离开安南后,宝船往南航向旧港。旧港坐落在麻六甲海峡入口处,是爪哇与苏门答腊长年争夺的香料贸易转运港。郑和出航前就耳闻陈祖义的海盗船在此劫掠经过麻六甲海峡的船只。

陈祖义在郑和第一次下西洋时就在海上相遇,但陈祖义万万没想到郑和船队规模竟是如此庞大,便立即声称愿意投降。然而旧港的另一位华人头目却向郑和密报,陈祖义是诈降。所以郑和就在陈祖义毫无防备下,烧毁十多艘陈祖义的船只、杀了数千名他的部从,也活捉了陈祖义,并带回中国斩首示众。

然而,当年陈祖义真的敢诈降吗?第一次出使西洋的郑和对于这些初遇的国家和人事物,当年因为带著未知的怀疑,所以杀了这些海盗。年老的郑和对于自己过去的行为有一些愧疚,所以当船只抵达旧港,郑和特地前往陈祖义的坟前祭拜,并带回他的遗物给他的家人,也表达歉意,并为陈祖义重新盖一座坟。

最后一瞥终生所爱,葬身大海虽死无悔

此外,因为身体的不完整,郑和终其一生不能与心爱的人圆满情爱关系,不能圆满到宗教圣地朝圣,所以他也想借由最后的这一次航行,圆满这两个最大的遗憾。

据传,郑和第二次下西洋时,为苏丹王带来了美丽的丽波公主。这位公主据说并不是真正的公主,而是被卖到宫中的宫女,然后被迫顶替公主嫁给苏丹王。在海上的漫漫航程中,同样有著悲苦命运的公主和郑和两人惺惺相惜,进而相恋。太监的身分与朝廷大将的职责所在,都注定了这是一段没有结果的爱情。每一次出航,只要行经麻六甲,郑和就会去探望公主,第七次下西洋,两人都意识到,这将是此生最后一次见面了……。

「甲板上再度只剩下郑和与公主,公主用哀伤的眼神看著郑和。

海上传来一首女人的歌:『静海,静海,宁静的大海……』合著歌声,郑和走到船头,拿起鼓棒,开始击鼓,鼓声温柔有力,细碎的海浪声合著女人的歌声,小公主翩翩跳起舞来,像一只被困缚住的小鸟,张著小小的翅膀,飞不出去。眼泪从公主的脸颊流下。此时,听见舵手高喊:『麻六甲到了!为公主准备婚礼!』郑和停止击鼓,走向公主,将手上的鼓槌交给她,转身离去,第二天在公主的婚礼上,她禁止任何人击鼓,那是一个没有鼓声的婚礼。

年老的郑和望著已成为苏丹皇后的公主,皇后拿出鼓棒开始击鼓,那低沉缓慢的鼓声,好像低低地在泣诉著一种无奈。……」

一四三三年,郑和过世了,宝船上仍挂著「郑」字大旗。四月天,海上仍刮著与回程逆向的东北季风,但众人都认为应将郑和遗体运回中国安葬。船只在海上逆风而行了三个月,郑和的遗体却奇迹似地一直没有腐烂。但就在行经爪哇外海时,郑和的遗体开始腐烂了。众人恐慌之际,郑和的亲信哑吧费信用手语告诉大家:「阿拉要将这位海上大将军留在海上,因为他不属于任何国家,透过大海,他的心灵属于全世界。」郑和的部将们也认为,这是郑和选择让自己葬在海上,而这也代表了他心中的神──阿拉对他的接受。随后,爪哇岛上的居民也立刻为郑和盖了一座没有郑和遗体的坟墓,后来就叫郑和庙,跟海上郑和的灵魂遥遥相对。

海洋是郑和最大的力量,郑和影响最大的,也不只是在中国,而是这些海洋国家;对这些穿梭在海域上面的这些国家来讲,郑和才是他们的王,是这些人心目中的一个力量;透过无私的海洋,郑和将这些国家串联起来,而他所凭借的力量不是占领,也不是争夺,而是人与人之间相互的交流与贸易。

在海上,郑和用华丽的宝船建立了一座移动的城市,建立了一个海上王国;只有在海上,他才拥有真正的自由,统领真正属于自己的国度。

从人的角度与海洋的角度,重新认识被埋没的英雄

郑和死后三十年,明成宗兵部主事刘大夏一把火烧掉了郑和一生的心血,也烧退了后人冒险的脚步,当然也烧掉了中国称霸海上的机会,闭关自守的中国甚至从此没有海军。一八四○年,鸦片战争爆发,八国联军即从海上而来,中国完全没有能力抵挡西方强大的海上势力。

一八四二年,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在静海寺签订。

讽刺的是,静海寺就是当年明成祖为了表彰郑和下西洋的功绩而盖的寺院。四百年前,静海寺见证了中国海上的胜利,四百年后,同样是静海寺,见证的却是中国因海权脆弱而受到的耻辱。

郑和去世五十年后,葡萄牙航海家达伽玛抵达印度的古里,和当地人冲突而几乎杀光了城里的男丁,并将他们的耳朵割下堆成小山,这是当年郑和病逝的城市。之后西方的殖民力量穿过海洋来到亚洲,毁掉了郑和在南洋建立的贸易系统和人文生态。海洋是我们的母亲,人们透过海洋可以相互照顾、交流,可是人们却透过海洋伤害彼此。

如果有人问我为什么要做郑和?就是要从人的角度,从海洋的角度去看郑和,这个人值得重新去认识他。

广告图片
欢迎加入 PAR付费会员 或 两厅院会员
阅读完整精彩内容!
欢迎加入付费会员阅读此篇内容
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
Authors
作者
专栏广告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