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戏剧,是为了自省,抑或自我感觉良好?
A Bigger Picture

戏剧,是为了自省,抑或自我感觉良好?

《相爱相亲》银幕上的人在据理力争,我渐渐感受到有一种能量传播到银幕下,他们谁是谁非不是重点,重点是,他们的努力沟通,使看戏的我也投入了当中的情感交流之中,银幕上的人或许永远无法清楚表达自己,但他们帮助我开始和自己聊起天来,由他们的问题,折射到自己的思想。

《相爱相亲》银幕上的人在据理力争,我渐渐感受到有一种能量传播到银幕下,他们谁是谁非不是重点,重点是,他们的努力沟通,使看戏的我也投入了当中的情感交流之中,银幕上的人或许永远无法清楚表达自己,但他们帮助我开始和自己聊起天来,由他们的问题,折射到自己的思想。

上月中,《相爱相亲》在台北上映了,那是张艾嘉导演的最新作品。

这部电影让我想到一件事,这几天,在《聊斋》的排练室里,都在谈什么是「设定」。生活中,为了各种需求而作的「设定」是愈来愈多,依赖科技代替人手、人脑去做的事情亦愈来愈普遍。

甚至情感。

人应该像机器,按照设计被操作?

例如,有了专为个人服务的「设定」,我们就恍如量身订造了理想的私人助理,抑或朋友,抑或知己,抑或情人,抑或至爱?

而这一切,不外都来自「设定」背后的数据搜集、归纳、分析,然后变成控制,最后,「生活」就是只有一条管道提供的所有「选择」,没有人再要懂得适应什么,因为,「设定」之中,当出现不能面对、不想面对的人或事,最快捷的解决方式,是按下「删除」。

消失吧,痛苦、疑惑、困惑、郁闷,和所有令我觉得无力的问题。

是不是也因为这个原因,以前说的人格、人品,现在都改名换姓,叫「人设」?人,就应该像机器,按照设计被操作。

所以,《相爱相亲》里的世界便显得有趣:每个角色都有不能逃避的状况,角色与角色之间都有可能或不能解决的矛盾。个人的盲点,彼此的误区,加上环境的瞬息万变,呈现因位置不同、立场不同所造成的,人与人、心与心的失联。

现实中,也许就放弃对话了,但电影里却锲而不舍。故此,它对有些人来说并不绝对真实,然而,它所反映的真,是创作者以信念所看见,以至觉得不惧劳心劳力也要让它继续存在的真:人的情感关系,除通过欣赏他人的强项,也要包含了解他人的弱项才能建立。过程中,困难就是酵素,不然不会有那两句老话,路遥知马力,患难见真情。

遥与力,难与真,都是问号,都是考验。

「设定」的存在,正是为了否定未知,排除变数。当一个人说了算,就不愁出现两个人面红耳赤。而且,若是一个人没了法子或举棋不定,何不按下「设定」的钮,它有你想听的「答案」 。

好的作品,都能令观者自省

将来,人还需要「聊天」吗?还是,被个人喜恶形成的数据网舒适圈包围得密不透风,个人世界还容得下勃勃生机的沟通吗?

《相爱相亲》银幕上的人在据理力争,我渐渐感受到有一种能量传播到银幕下,他们谁是谁非不是重点,重点是,他们的努力沟通,使看戏的我也投入了当中的情感交流之中,银幕上的人或许永远无法清楚表达自己,但他们帮助我开始和自己聊起天来,由他们的问题,折射到自己的思想。

好的作品,都能令观者自省。好的观众,就是分得出自省与自我感觉良好有什么不同的人。作品与观众能不能连上线聊上天,关键不会只在一方的好坏。就如愈来愈多人倾向与「设定」互动而不是与人聊天,便是因为空气中恶意的因子密布如雾霾,于是人人戴上口罩自我保护。

《相爱相亲》告诉我,聊天不一定有答案,它的意义有著太多层面,是沟通,是交流,是分享,是倾诉,是聆听,是观察,是感受,是思考。片中女儿对母亲表示她愿意等一个人一辈子,母亲听了不知是笑是悲,惹得女儿反问自己,「一辈子,有多长哦?」

让我马上问问Siri去。

 

文字|林奕华 戏剧创作始于1982年,除了舞台,也在其他领域追求启发与被启发

专栏广告图片
欢迎加入 PAR付费会员 或 两厅院会员
阅读完整精彩内容!
欢迎加入付费会员阅读此篇内容
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
Authors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