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抗系3:铁道影展》(单幅)。(简子杰 提供)
艺活志 Behind Curtain

手作涂抹 抵抗的社会艺术

前高雄「豆皮文艺咖啡馆」老板刘秋儿,在结束呈现「混乱美学」实验平台的咖啡馆后,回归艺术家身分,近期在台北伊通公园举办个展「缺牙钢琴」,在简子杰担纲策展下,回顾其主要的创作轨迹。刘秋儿将日常物件、抗议文宣、海报卡片等加以变造、拼组、涂抹,成其「图抗系」绘画,涂抹之于他,是抵抗,也是艺术劳动介入社会的象征。

前高雄「豆皮文艺咖啡馆」老板刘秋儿,在结束呈现「混乱美学」实验平台的咖啡馆后,回归艺术家身分,近期在台北伊通公园举办个展「缺牙钢琴」,在简子杰担纲策展下,回顾其主要的创作轨迹。刘秋儿将日常物件、抗议文宣、海报卡片等加以变造、拼组、涂抹,成其「图抗系」绘画,涂抹之于他,是抵抗,也是艺术劳动介入社会的象征。

缺牙钢琴—刘秋儿个展

即日起~11/25 台北 伊通公园

INFO  02-25077243

谈及刘秋儿,许多人知道他是高雄「豆皮文艺咖啡馆」老板,这家结束于二○一四年的「另类」空间——一九九九年成立时,以刻意保留装潢拆除后的水泥灰结构之原貌,形成看似随便处理的空间体,以无审查机制为原则,供创作者在此进行各种实验性的展演活动,而咖啡馆提供的简单餐饮,则为豆皮营运的主要财源。

取名「豆皮」,乃谐音自猪、狗的英文单字,刘秋儿也以猪狗交媾图案为豆皮的logo。即使豆皮座落在文化特质被描述为生猛有力的南台湾,豆皮从空间面貌到展演活动的策动,其所显现的「混乱美学」仍难以被归属与言表。当实验与前卫精神逐渐被规驯,豆皮依旧维持刘秋儿形容是「乱乱的」的实验平台,看似无章法、恶搞的随意作风,是他实践混种美学的路径,尽管已结束营业,这样的风格也让豆皮在台湾的展演空间史上,有著独特的位置:「在生活和艺术的范畴当中,尽可能使非单一品种和非必要精准成为一种方法,使多样性、不怕错的元素得以大量繁衍。」刘秋儿如是说。

从参与开始  社会介入的创作脉络

然而,在成为豆皮老板前,刘秋儿是位艺术家,豆皮结束后,他重执创作,现首次在台北伊通公园举办个展「缺牙钢琴」,重返艺术家身分,在简子杰担纲策展下,回顾主要的创作轨迹。

「缺牙钢琴」其实是刘秋儿一九九八年以一万多元购入的二手钢琴,因为双亲先后离世,借此抒发伤逝之情、是他情感对话的对象。这部钢琴购入时已有残缺,豆皮开张后、钢琴搬到店内,成为装饰、装置、也做即兴弹奏之用——因为缺牙,刘秋儿体验到的是与残缺钢琴持续不懈的奋战过程,简子杰便从「缺牙钢琴」为起手式,梳理刘秋儿的艺术思维脉络。

刘秋儿较为外界熟知的是「社会介入」概念前导下的「行走的学校」。「行走的学校」二○○四年萌生、二○○七年付诸策划「嘴巴路线」和「脚底路线」两条以大高雄为核心的行走路径。刘秋儿认为应把关切和参与社会行动也视同为创造,他积极参与高雄文化与环境议题相关的社会运动,豆皮也作为社运节点,进行各式行为艺术的展演。

然而,毕业于复兴商工美工科,刘秋儿的劳动手作是未曾间断的创作型态,二○一二年陆续展开「寻找爱河三角洲」、「飞入士林看守所」、「野柳写生」等「图抗系」绘画,都是表现上刻意颠倒绘画框架的实验性创作,他将拾得或存留的日常物件、抗议文宣、海报卡片等加以变造、拼组、利用颜料涂抹原件等手法,改变原件的形式面貌,或让原有资讯变得暧昧不明、不再清晰。

涂抹物件  个人城市记忆档案的储存

在艺术看似微不足道的范畴里,涂抹是刘秋儿作为抵抗、也作为一类社会艺术的阐述,简子杰认为,「图抗系」系列晶结了刘秋儿的思索与艺术实践,并以一种异样的方式体现了他与抵抗运动间的行动关系。

回应伊通公园这个台湾替代空间的滥觞场域,刘秋儿展出他将近卅年来保存的伊通公园展讯明信片——始终维持同一尺寸规格已成「风格」的展讯明信片,本展中它们被拼组成巨大的平面装置,刘秋儿在上头加以涂抹;他也在廿张铁道影展报刊拼成的平面装置上涂绘,作为自己参与打狗驿站铁道保留抗争运动三年的纪录。

涂抹之于刘秋儿,是抵抗,也是艺术劳动介入社会的象征,他在将其艺术化之后,作为个人版城市记忆档案的储存。作为艺术品,这些物件诉说它们自身的故事,也伴随刘秋儿自己的生命故事。

新锐艺评广告图片
欢迎加入 PAR付费会员 或 两厅院会员
阅读完整精彩内容!
欢迎加入付费会员阅读此篇内容
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
Authors
作者
专栏广告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