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舞家一直紧扣著「人/偶」的单一主题:主旨、道具、motif——如西装、现代生活,操纵/被操纵,甚至衣/物质的潜主题。(三十舞蹈剧场 提供)
演出评论 Review

有趣的三十突破

「三十」一向擅长戏剧性的经营、处理,这回也是:男角在台上与偶对应著,有著「三十」浓烈的戏剧感,但没那么「满」。操偶师退下,男子于众人瞩目中开启背幕的部分,是个很好的转换。我们看到操偶人/舞者,已以西装、衣架自悬在框架中,也成了衣/偶了!男角拨弄著悬吊的舞者/偶,如拨弄衣橱内的衣裳、将它们排好。男穿上西装,也试著作偶……这种种旋绕著一个主题的钻探、操弄,也是「三十」的一大特色。

「三十」一向擅长戏剧性的经营、处理,这回也是:男角在台上与偶对应著,有著「三十」浓烈的戏剧感,但没那么「满」。操偶师退下,男子于众人瞩目中开启背幕的部分,是个很好的转换。我们看到操偶人/舞者,已以西装、衣架自悬在框架中,也成了衣/偶了!男角拨弄著悬吊的舞者/偶,如拨弄衣橱内的衣裳、将它们排好。男穿上西装,也试著作偶……这种种旋绕著一个主题的钻探、操弄,也是「三十」的一大特色。

三十舞蹈剧场《所在—人与偶幻化的奇特空间》

4/22~24  台北 文山剧场

三十舞蹈剧场推出了新人林依洁的新作《所在》。这是成立近廿年来,第一次以年度制作的规模,呈现新人的能耐。林依洁是合作多年的表演台柱,入团十余年,已成该团的排练助理。

是衣也是偶  是操偶师也是舞者

作品首现于去年舞团行之有年的「三十沙龙」新人小型showcase之「驻点创作计划」,一支卅分钟的实验。这回发展成了七十分钟的延展,文山剧场的舞台size,给了这部扩大版很好的尺寸空间。幕起灯亮处,角框中躺著的偶及四围黑衣的操偶人,已吸收了全场目光。这样的专注,随著偶师的操作、偶的身分建立、故事的展开,成功地不曾须臾离开过。从容的节奏、细致和煦的灯光,与不具压迫性的颜色组合中,呈现著符合主旨的诗意。也因著几乎同色系的运用,建构出偶剧特有的超现实氛围。题旨上,男子与「偶」的关系纵连全场:初始真的偶,后来操偶师/舞者成为暗喻的「衣/偶」、男角一度与偶幻化交融,最后回到初发偶的原点。中间编写巧妙,林依洁的巧思,及舞团的戮力呈现,为此次呈献成就了一次圆满的初试啼声。

只是,开场只见偶在台上。虽然操作有味、进展明确;但久了不禁会想:「那舞呢?」其实偶的编写、操作,原来都是舞团,并没有偶剧组的加入(除了偶的制作)。而当男角穿著一式一样的打扮入场,「编舞」的成分便明确了。此外,「三十」长期的创作伙伴、音乐设计余奂甫,此次角色依然吃重;开场,应是喜欢德语的声韵之美,仍有他一贯的德文配乐,但这次显得贴切,有种符合身分的神秘距离感。而偶的设计虽没有头,因之没有表情,但手、脚可延伸,倒留给编写、空间,许多想像,达到主要情感的传递。而当被褪去衣裳,关节处的些许淡彩、躯干为方便活动而划开的节节空隙……虽然阳春,也显得些许抽象的诗意。

「三十」一向擅长戏剧性的经营、处理,这回也是:男角在台上与偶对应著,有著「三十」浓烈的戏剧感,但没那么「满」。操偶师退下,男子于众人瞩目中开启背幕的部分,是个很好的转换。我们看到操偶人/舞者,已以西装、衣架自悬在框架中,也成了衣/偶了!男角拨弄著悬吊的舞者/偶,如拨弄衣橱内的衣裳、将它们排好。男穿上西装,也试著作偶……这种种旋绕著一个主题的钻探、操弄,也是「三十」的一大特色:如早期的「台」、「镜」系列,乃至探索女性制约的身材、运动等作品;或是探讨各式学科的议题等。从「三十」出去、而在「肢体音符舞团」发表的林小得(林春辉)创作里的一些细项中,也屡见这种一时灵感迸现的灵活惊喜,玩得不亦乐乎、玩得完美至极,又fun又cute!这儿男主角想要逮脱逃的偶,拨过所有的偶如撩拨衣橱、寻找其背后的失物,又如所有的「衣」把背一挺、其上的男角便如从倾斜的屋顶滑落……都是精心的设计,但舞者背后的众志成城,更令人有所感!

紧扣「人/偶」主题  Try everything

优良的灯光设计给了段落稳定的安定力量,不显得突兀。之前男主角拿出乾洗店透明的塑胶衣袋把偶盖上,或为一名「战败」的偶套上不织布的衣袋,光的通透下,都为画面增添了些质感。“Try everything”一向是「三十」的传统,林依洁也设计了许多的段落,但好处是她一直紧扣著「人/偶」这单一主题:主旨、道具、motif——如西装、现代生活,操纵/被操纵,甚至衣/物质的潜主题等。后面安排了一段三个蒙头的「西装人」如puppetry完全正面的盲目表演,又是意义充满的卷宗、手机道具,又是疲惫、「身不由己」……主旨点明之际,也所幸适可而止,新进年轻舞者女孩真挚、孩子气的clumsy(笨拙)演出,倒真真实实搏出了后排观众的笑声!另一段偶「内讧」、开始轮转起角框,让「家」或「衣橱」幻化成欲挣脱的框架时,舞者/偶爬上架子,摆出可比拟奥林匹克又似纪念碑式的伟大姿态。此一视觉营造的highlight,也仅以灯光闪烁或定格处理,没有过度的耽溺。只是,当运动员般完美的侧影再添加起一些动态:如慢慢举起的脚、或缓缓撑开的伞时,你已知这已是「三十」忍不住秀一手的小小“over”的幽默了!

余奂甫在finale安排了一段女声歌剧式的伟大结尾,这一切应都是与编创者讨论所得。但之前男角发现「衣服」好像有些霉味、四偶出来跳一段抽离的舞时,男角虽把衣都整理好十分满意,偶群却漫延了出来。此时歌词里有著“Guard! ”,或“God”。若是后者,未免言重也未见发挥;若是前者,则贴切充满意象!当辨识度高的歌词出现时,文本间的距离还是要不太远才好。

迎向廿年  不停跨越框架的「三十」

近廿年的「三十」非常扎实,从一九九九年举办的「独舞拾景」,即揭橥了走在前面、不妥协、开放的精神。十九年碰过的议题,早已超越两位主其事者女性的身分且有时甚至「硬」(一笑!)。扎实的编舞及严格的舞蹈要求,培养了不少良好的舞蹈人才。去年主动与韩国剧场导演、编舞合作的《Take off逃亡2015》,在共同创作之余,为舞团语汇、编辑内容,带来了些新气象。之前张秀萍亦曾尝试跨出擅长的文本,跨足时兴的数位科技。这次,则转向拔擢新人,放眼内部。在另一位创始团员吴碧容家有幼儿、久未能全力投入创作之际,种种的尝试,也未尝不是一种可能。

舞的最终,男主角与偶合力把框架推著,最后把它悬吊起来。是「把框架也框住」吗?创作者却似只在告诉我们他徜徉在自己的生活里;如开场的偶。歌词里也有著类似“solitude”的生活感言……这似是不欲说什么大道理的作品,然轻疏有致、亲切而设计机巧,完整,universal语言,应很适合出国卖埠!只是多用些剧照在前期宣传吧,尤其是那些「奥林匹克」照。如此心力不让多一些人知道,太可惜了。

专栏广告图片
欢迎加入 PAR付费会员 或 两厅院会员
阅读完整精彩内容!
欢迎加入付费会员阅读此篇内容
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
Authors
作者
专栏广告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