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中的李慈湄。(王世伟 摄 李慈湄 提供)
聚光灯下 In the Spotlight 声响创作者

李慈湄 在声音的世界里,愈不理所当然,愈令人著迷

声响创作是什么?或者,我们该回头问的是,声响是什么?所以这些创作者才会运用它来进行创作,而又与过去我们所认识的乐音、乐曲有何差别?制造出怎样不同的声音?这次,我们就让声响创作者——李慈湄,透过文字,让我们展开另一种聆听。

声响创作是什么?或者,我们该回头问的是,声响是什么?所以这些创作者才会运用它来进行创作,而又与过去我们所认识的乐音、乐曲有何差别?制造出怎样不同的声音?这次,我们就让声响创作者——李慈湄,透过文字,让我们展开另一种聆听。

1、是什么契机,让你开始以声响作为创作的主体,而非仅是传统定义中的乐音?对你来说,声音创作与所谓的「作曲」或「配乐」,有何不同之处?

我大学结束玩乐团之后,一段时间从事配乐,这些经验都让我想要追求不受限于乐器演奏的更多声音可能。后来迷上电子音乐。在DJ的现场混音(mimxing)之外,钻研电子音乐重要的手法「取样」及「合成」。这些声音的追求以及音乐性的再发现(再创作),这个过程让我觉得自己是在接近表达的本真性(authenticity)。

我没有受过系统化的作曲训练,所以严谨的作曲领域我无法谈。年轻的时候从摇滚和民谣的歌曲类型开始创作,然后是影像配乐,再来是电子音乐或舞曲的创作,在这一条创作路径上,我一直在寻找「声音/声响」的音乐性,并将他们组织、调整,放入作品整体中。单单声音本身也有它的空间感、质地、表达性或韵律性,有时我若需要创作的是「声音」,而还不需要组织成一首音乐,那么我可以会花更多心思处理它的声音性质,而不需要思考它放进一整首音乐中、和其他乐器搭配的合适与和谐度。

2、你创作中所使用的声音,通常来源有哪些?

都有。合成器和录音取样为大宗,也会使用实体乐器制造的声音取样。我很喜欢用取样乐器,能把任何录制到的声音,制作成超乎想像的新乐器。

在编曲上则会有自己设计的编曲进行加上电脑编程辅助。电子音乐的创作手法中常用的序列器(sequencer)以及节拍的调整常常能给音符的行进带来很多惊喜。

非传统器物制造出声音,在演奏上是便利的,但回到声音的角度来看,如果要制作成音乐,我会喜欢更仔细地拆解和处理。譬如我找到一个可敲击的铁器,能否在它身上找到我们所熟悉的鼓皮、鼓身、共鸣材质的不同声音?在声音的世界里,愈不理所当然,我就愈著迷。

专栏广告图片
欢迎加入 PAR付费会员 或 两厅院会员
阅读完整精彩内容!
欢迎加入付费会员阅读此篇内容
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

Profile

李慈湄,基隆人。毕业于国立清华大学哲学研究所;独立音乐创作者,剧场及影视音乐设计师。声音作品有《未来避难所》、《Under.line》、《寻找女神》等,担任声音设计的剧场作品《群众》曾获第18届台新艺术奖「表演艺术奖」。

Authors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