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乔治.盖希文(朱疋 绘图)
特别企画 Feature 阅读碧娜的几种方式╱舞作巡礼 视点之三:传奇音乐家

巧用奇音妙律 与舞同行画龙点睛

在重量级德国电影导演文.温德斯的记忆中,不朽的碧娜往往有音乐相伴,而音乐的巧妙运用,也正是碧娜.鲍许舞作之所以令人印象深刻的重点。透过五位传奇音乐家之作在碧娜舞作中的现身,让我们认识碧娜.鲍许的巧心慧思……

在重量级德国电影导演文.温德斯的记忆中,不朽的碧娜往往有音乐相伴,而音乐的巧妙运用,也正是碧娜.鲍许舞作之所以令人印象深刻的重点。透过五位传奇音乐家之作在碧娜舞作中的现身,让我们认识碧娜.鲍许的巧心慧思……

乔治.盖希文(George Gershwin,1898-1937)

乔治.盖希文名号响亮,从古典过渡爵士的时代地位自不需多言,在美国无论是百老汇或是好莱坞的黄金年代(The Golden Age),处处弥漫著他的音乐。那么就来聊聊盖希文兄弟档吧!在歌曲创作中,词与曲为一体两面,声韵旋律缺一不可,音乐史上也多的是传奇般的搭档组合。乔治.盖希文与哥哥伊拉.盖希文(1896-1983)两人的音符与文字,诸多寻觅后最终在对方身上找到彼此,自一九二四年直到一九三七年乔治.盖希文早逝,完成经典作品如音乐剧Strike Up The BandOf Thee I Sing与歌剧《波吉与贝丝》Porgy and Bess。《康乃馨》舞作中这首由两兄弟词曲合作的〈The Man I Love〉就是最好的例子。

《康乃馨》Nelken(1982)

文.温德斯(Wim Wenders)二○一一年纪录片PINA,像是以影像将碧娜早逝的肉身转化为不朽的艺术灵魂,成了无尽舞痴戏迷思念的出口。至于对温德斯而言,他记忆中不朽的碧娜往往有音乐相伴(注1),如他在访问中曾表示其最喜爱的一幕,正是《康乃馨》舞作中Lutz Förster以默剧手语沉著淡定地跟著「红衣辣妈(Red-Hot Mama)」乌克兰裔歌手苏菲.塔克轻柔却又沙哑的歌声,比划乔治.盖希文《The Man I Love》曲中歌词。“Someday he'll come along╱The man I love”又甜又酸,呼应著《康乃馨》以爱为题,却拉扯著种种暴烈激情、压抑疏离,诸般人生的窒碍难行。

柴科夫斯基(Pyotr Ilyich Tchaikovsky,1840-1893)

在舞蹈版面会看到的音乐家、作曲家或许有限,但柴科夫斯基绝对是不可不知的代表人物之一。其芭蕾舞剧如《天鹅湖》与《胡桃钳》,让乐音乘载著画面,与舞者举手投足的呼吸韵律互相辉映,一个多世纪以来,无论是以舞蹈形式还是纯音乐演出,都相当受到欢迎。俄国作曲家与芭蕾舞的不解之缘,时也透露了当时俄国乐坛「西化vs.本土」的时代背景,其中有莫斯科音乐院成立后承袭欧陆古典音乐脉络的企图,自也有如林姆斯基-高沙可夫(Nikolai Rimsky-Korsakov)与穆索斯基(Modest Mussorgsky)等「五人组」拥护斯拉夫民族主义的坚持。然而音乐世界终非二元对立,在这些人身上皆可看见风格门派彼此交融的痕迹,如《巴勒摩、巴勒摩》那座倒塌之墙,尘土飞扬再无你我。

《巴勒摩、巴勒摩》Palermo Palermo(1989)

就算是不弹钢琴的人,听到柴科夫斯基《降b小调第一号钢琴协奏曲》那广为人知的序奏,心中肯定也会出现一股强烈欲望,想要跟著演奏者使尽双手力量,从左到中到右方不断移动身体重心,三个一组重复循环,狠狠地往白键黑键砸下去。这或也成了碧娜.鲍许《巴勒摩、巴勒摩》舞作令人永难忘怀的声音与画面──而且在台上狠砸钢琴的,不只一人还是六个。这六名钢琴家在琴板拆卸、琴弦裸露的直立式钢琴前,以各自速度力量错落演出这段知名序奏,曲声未歇就被迫中断离席。然而每一声和弦重重落下的力度,依稀回荡在台上弥漫的粉尘烟雾与倒下高墙的断垣残壁间,成了无声音乐与有形物质的牵连。

专栏广告图片
欢迎加入 PAR付费会员 或 两厅院会员
阅读完整精彩内容!
欢迎加入付费会员阅读此篇内容
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