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呂紹嘉指揮NSO在溫哥華演出蕭泰然的《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由小提琴家林昭亮擔綱獨奏。(Nix Ali 攝 國家交響樂團 提供)
四界看表演 Stage Viewer

一場漂亮的自我介紹 來自福爾摩沙之聲

國家交響樂團美加首航

去年十二月上旬,國家交響樂團啟動了創團卅年以來的第一次北美洲巡演,造訪加拿大溫哥華與美國加州洛杉磯兩個城市,首度將台灣國家級樂團的聲音,帶到太平洋彼岸。曲目特別安排了前輩作曲家蕭泰然浪漫的《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與新生代作曲家李俊緯取材太魯閣族傳說的《最後一哩路》,讓美加聽眾聆賞到台灣創作的多元面貌,更以柴科夫斯基《第五號交響曲》展現NSO不讓西方樂團的演奏實力,也贏得當地樂評的讚嘆肯定,完成一次漂亮的自我介紹。

去年十二月上旬,國家交響樂團啟動了創團卅年以來的第一次北美洲巡演,造訪加拿大溫哥華與美國加州洛杉磯兩個城市,首度將台灣國家級樂團的聲音,帶到太平洋彼岸。曲目特別安排了前輩作曲家蕭泰然浪漫的《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與新生代作曲家李俊緯取材太魯閣族傳說的《最後一哩路》,讓美加聽眾聆賞到台灣創作的多元面貌,更以柴科夫斯基《第五號交響曲》展現NSO不讓西方樂團的演奏實力,也贏得當地樂評的讚嘆肯定,完成一次漂亮的自我介紹。

出發的前一天,溫哥華下了一場雪。當地人士雀躍地說,距離上次的飄雪已暌違了三年,但此刻,第一次踏上北美土地,國家交響樂團(NSO)卻是等了卅年。演出當天清晨,瑞雪再下,音樂廳外一片銀白冷冽,但廳內的熱情卻溫暖著所有的人心。在這充滿聖誕祝福的十二月,這群來自福爾摩沙的團隊們,跨越海洋飛到地球的另一端,在加拿大與美國演出。兩場難忘的音樂會,正如音樂總監呂紹嘉行前所說,是一個「台灣帶去的禮物,送給全世界。」

精心規劃節目  讓台灣被世界看見

此次巡演地點在溫哥華的陳氏表演藝術中心(Chan Center),及加州橘郡賽格斯仲音樂廳(Renée and Henry Segerstrom Concert Hall)。陳氏藝術中心位於哥倫比亞大學校園,「加拿大音樂中心」(Canadian Music Centre, BC)這個世界知名專門收集、推廣當代加拿大音樂人作品的非營利組織,就位於十多分鐘的車程內,因此學術氣氛相當濃厚。而加州橘郡賽格斯仲音樂廳由愛樂協會(Philharmonic Society)經營,不但音響效果極佳,所安排的節目也皆是國際一流的水準。本樂季上檔的交響樂團即包括沙隆年( Esa-Pekka Salonen)指揮的英國愛樂管絃樂團(Philharmonia Orchestra)、杜達美(Gustavo Dudamel)指揮的洛杉磯愛樂(LA Philharmonic)及泰米卡諾夫(Yuri Temirkanov)指揮的聖彼得堡愛樂(St. Petersburg Philharmonic Orchestra)等。可喜的是由呂紹嘉率領的NSO不但是十二月的重點節目,更與拉圖爵士(Sir. Simon Rattle)指揮的柏林愛樂(Berliner Philharmoniker)排定於同一系列當中。因此不但大大提高能見度,對樂團也是項極大的試煉。

樂曲的挑選上,樂團的安排極具巧思,由於台灣作曲家蕭泰然曾於美國加州定居,並於此地以「台灣人的史詩」般的情懷創作了《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加上一九九二年小提琴家林昭亮世界首演之後,又於一九九六年將此曲帶至溫哥華登台,因此NSO特地選擇了這首樂曲作為首度美加巡演的曲目,並且找來林昭亮擔任兩場獨奏,除增添話題之外,也別具歷史意義。而因為這首協奏曲的風格以懷舊浪漫為主,因此呂紹嘉又挑了一首新生代作曲家李俊緯的作品《最後一哩路》與之配搭。

《最後一哩路》為原住民族委員會委託創作系列的作品之一,取材自台灣原住民太魯閣族的傳說,作品描寫逝者靈魂必須經過彩虹橋(Hakaw utux),祖靈(utux rudan)則在橋頭檢視族人在世的作為,族人過橋前,往事片段湧上心頭,並在祖靈審判後,踏上最後一哩路。但為什麼會在共廿六首樂曲中挑選出這件作品?呂紹嘉解釋:「從曲子當中,可以感覺到作曲家李俊緯相當熟悉廿世紀以來的音樂語彙,即使其他的作品也有著洗鍊的風格,但我認為他的音樂與土地有強烈的連結,值得雕琢。」

如此一來,上半場便是完整的設計,他說:「兩首樂曲的選擇是完全不同的對比,不管在年齡、背景、文化、寫作風格語彙都不一樣。」的確,一位是台灣前輩作曲家,一位是年輕世代的作曲家,共同推介給北美地區觀眾的,正是台灣多元的風貌。下半場選擇柴科夫斯基《第五號交響曲》,是樂迷們較為熟悉的樂曲,也是團員們拿手的曲目。有別於台灣的創作,透過古典經典樂曲的演出,也得以讓國際的評論者更能傾聽樂團的詮釋,檢視實力。

來自台灣的聲音  讓聽者動容

《最後一哩路》最開頭絃樂高低音極端對比相伴以極小的音量發聲,襯著陣陣金屬擂擊的聲響,兩支雙簧管簡單的旋律交錯,製造出一種神秘又朦朧的感覺。甜美旋律在鏗鏘有力的節奏下現身,時而消失無蹤,但隱約中又在不同樂器上以拍點或音色變化持續交替著。當那熟悉的旋律又清楚地浮現與消逝後,一段優美的絃樂為樂曲畫下尾聲。全曲大約只有五分鐘的時間,結構卻相當緊湊紮實,並且饒富旨趣。

蕭泰然的小提琴協奏曲在林昭亮以如泣如訴的旋律展開後,便陷入了浪漫與濃烈的台灣情感當中。琴聲在管絃樂起落中,暢快地歌唱著,像是訴說生命中的苦澀與甜蜜滋味。第二樂章裡,作曲家以台灣民謠〈牛犁調〉作為素材,將鄉土的氣味編織在管絃樂的和聲當中,讓熟悉這首歌謠的台灣人無不聞之動容。第三樂章仍可清晰聽見〈一隻鳥仔哮啾啾〉的指引,但卻不沉浸在往日回憶當中,反之節奏較前兩樂章明朗。可以明顯感受到作曲家在迷惘中撥雲見日,試圖帶起對未來的憧憬,打敗命運的桎梏,贏得最終的勝利。

對於能在首演之地再度演出此曲,林昭亮感到相當悸動,回想當初蕭泰然將作品在鋼琴上彈奏給他聽的過往,以及與作曲家討論音樂細節,他透露:「每次拉這首曲子,腦中浮現的就是蕭老師那和善、溫暖的面孔。」曾與蕭泰然短暫會面的呂紹嘉也認為那是「人如其樂」:「他的作品就跟他的溫婉氣質一樣,有非常真摯、誠實的情感,很容易勾起台灣人心裡的鄉愁。我認為樂曲永遠找得到它的觀眾。」

下半場的柴科夫斯基《第五號交響曲》,樂團火力全開,開頭以單簧管吹奏灰暗的旋律,讓聆聽者籠罩在一股悲哀的氛圍當中,激情卻帶有悲劇色彩的旋律襲來,如同抵抗命運的掙扎。第二樂章「如歌的行板」中,法國號飽滿的主旋律充滿夢幻與抒情氣質。第三樂章三拍子的圓舞曲流暢曼妙,終樂章則滿是戲劇性的張力與凱旋的激情。呂紹嘉背譜演出,樂團跟隨著手勢與眼神呼應,在最後一個音落下,全場爆出如雷歡呼,並紛紛起立鼓掌。為回應觀眾的熱情並延續高昂的情緒,樂團又獻上柴科夫斯基的〈雜耍者之舞〉(選自《雪娘》)將熱鬧的現場吵到最高點。在數度進出舞台謝幕後,呂紹嘉對著不欲停歇的掌聲說:「今天在場的各位,有許多人離家甚遠,為大家再獻上一首台灣作曲家蕭泰然的《福爾摩沙的天使》,我想你們會喜歡。」當台灣風味的曲調由木管低聲吟唱後,許多異鄉的遊子不禁潸然淚下。當絃樂微弱的聲音飄盪在廳內逐漸消失時,台下再度響起掌聲,但比喝采更多的,是帶著一份滿懷的感動與餘韻賦歸。

各地回響熱烈  未來從將此刻開啟

「帶給我們的不僅是音樂的感動,更有身為台灣人的驕傲。」演後觀眾難掩激動。《溫哥華太陽報》Vancouver Sun樂評家杜克(David Duke)也說:「這是近五年我聽過最棒的柴科夫斯基交響曲,你們應該到莫斯科讓俄國人聽聽這樣的柴科夫斯基!」加拿大國會議員費斯特(Ed Fast)興奮表示:「NSO今晚的演出像是探索了音樂的另一層可能性,希望這樣優異的樂團可以在加拿大更多的地方演出。」UBC交響樂團指揮吉拉德(Jonathan Girard)則認為這場音樂會是他到任五年來最好的一場,呂紹嘉也是其間最好的指揮。特別的是,加拿大重量級的作曲家查特曼(Stephen Chatman)不但欣賞蕭泰然的作品,對於李俊緯的創作,也認為相當吸引人,從他的樂曲裡隱約感覺得到斯特拉溫斯基的影響。

在加州,愛樂協會的藝術總監John Mangum聆聽彩排與演出後也說:「傍晚sound check時,就聽出NSO的音色相當漂亮,晚上演出更證實NSO是一個跟世界級歐美樂團同樣水準的樂團。」UCLA音樂系作曲組主任列夫寇維茲(David Lefkowitz)更是坦言經過這晚,自己已成為呂紹嘉與NSO的粉絲。隔天樂評家Mark Swed在《洛杉磯時報》寫下NSO擁有德式樂團的風格,是個兼具天鵝絨聲與旺盛精神的樂團。而評論家Richard Ginell更將此場音樂會列為「二○一六年南加州前十大演出」(the top 10 events in Southern California for 2016)。

歷經長年的策劃與複雜的程序,NSO克服了嚴峻的氣候考驗及時差的疲憊,在陌生的音樂廳裡以有限的時間調整音響,只為了用音樂與遠方的朋友分享來自內心最深刻的聲音。回首多次的海外巡演,一次次的出訪,不但拓展了國際間的聲望,更使得邀演規格不斷提高。雖然美加巡演誠如呂紹嘉所言:「只是一個開頭,我們還要努力!」然而一趟精心規劃並感動人心的音樂會,已為這趟首航之旅,作了一個「漂亮的我介紹」!

廣告圖片
專欄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兩場論壇  與美加學界交流

藉巡演機會,NSO在加拿大溫哥華與哥倫比亞大學(UBC)音樂系主任寇斯(Richard Kurth)、加拿大知名作曲家查特曼(Stephen Chatman),以及來自台灣、目前任教於寇蒂斯音樂院的作曲家陳可嘉舉辦論壇。席間陳可嘉以NSO曾錄音的五位作曲家:蕭泰然、賴德和、金希文、李俊緯,及自己的作品為例,分享「台灣素材」在音樂上的應用。隨後更在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由NSO執行長邱瑗主持,UCLA作曲教授列夫寇維茲(David Lefkowitz)與作曲家陳可嘉展開對談,為台灣與國際的音樂文化進行更深層的交流。

作曲家查特曼在聽了蕭泰然小提琴協奏曲片段後說:「蕭泰然這首作品也讓我想到蓋希文(George Gershwin),但在音樂上又有自己獨特的味道。」UBC音樂系主任寇斯則說:「這些曲子都有著豐富的元素,非常有特色,但與我們印象中的亞洲風格又大異其趣,有著相當鮮明的色彩。」兩場論壇引起美加兩地音樂學者對台灣的創作極大興趣,各有各的回響,並意猶未盡。舞台上的交流之外,學界的交流也讓台灣音樂置於國際地位,引發無限探索的可能性。(李秋玫)

Authors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