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AR表演藝術

在本刊272期時,我曾寫到:「日本是一個善於吸收外來事物,融合自身主體特性,形成獨特文化的國家。我們今日所認識的日本文化,是傳統的日本文化和外來文化在不斷接觸、交融、滲透的結果……」那是剛整理完「探訪夢幻星花園,寶塚歌劇團A to Z」專題時,看到當時歡慶創立一百周年的寶塚如何將日本傳統與西洋文化接軌,以西方歌劇的舞台效果,包裝日本歌舞演劇,表現「和洋合一」精神後的感觸,那也是他們繼二○一三年首度來台後,第二次訪台時對他們的印象。如今,寶塚歌劇團即將在今年十月三度來台,卻又給台灣的觀眾,帶來不同的驚喜,這次他們選擇改編原本就是由台日合作的《Thunderbolt Fantasy東離劍遊紀》霹靂布袋戲劇集著手,企圖同步抓住台日兩方戲迷的心。

當然,要如何能讓兩方的戲迷都滿意,這的確是一大挑戰,畢竟人偶殊途,更何況他們所改編的主體《Thunderbolt Fantasy東離劍遊紀》,本來就是一齣以動漫元素結合布袋戲的繁複劇集,所以寶塚也在這次的演出中做出了不同以往的改變,例如:相較於他們首度來台改編自《楚留香》的演出,這次《東離》的寶塚編導小柳奈穗子的改編,相當完整了保留了原創劇作家虛淵玄的故事線,這代表了要將第一季共十三集的劇情濃縮在一個半小時中精華再現,而且其中還要交代虛擬的傳說背景、地理環境、歷史情仇等,而其中各角色間的人魔關係、招式運用,更不是未接觸過布袋戲或武俠小說的日本觀眾原本就有的認知。

所以大量敘述性的口白、兵刃過招的打鬥、動漫式炫麗的投影,取代了寶塚習慣運用的歌舞呈現方式,在這次上半場的《Thunderbolt Fantasy東離劍遊紀》演出中,罕見的只出現原劇集的主題曲,而女主角也只唱了短短的四句。此外,因為原劇集是以動漫闖關的方式推進劇情,所以個角色戲分平均,雖然星組的TOP紅悠智露都在舞台上,但劇中卻也不乏二番手、三番手精采的表現。

當然,寶塚也不會讓喜愛勁歌熱舞、追星的寶塚迷們失望,在下半場寶塚綺幻舞台《Killer Rouge/星秀☆煌紅》即是由編導齋藤吉正,為星組首席紅悠智露特別打造的華麗大秀,也因為要到台灣演出,他們也加入了不少我們耳熟能詳的流行歌曲,展現星組群星們對台灣觀眾的熱情與努力。而演出中較少見的首席男役恢復女兒身的「反串」搞笑橋段,也展現了與以往寶塚不同的丰采。

原是為振興兵庫縣寶塚市的地方觀光產業,於一九一三年成立的「寶塚歌劇團」,最初只是由企業家小林一三設辦構想中的「少女歌唱隊」為起始,沒想到歷經時光推移,經營規模不斷擴大,現今已成為日本以「全女班」為號召的最大歌舞團,分屬花、月、雪、星、宙五組及專科的旗下演員共有四百多位,每年在日本公演一千兩百場,吸引觀眾兩百五十萬人次。他們不但有自己專屬的劇場、電視頻道,並發行兩本官方雜誌。華麗無雙的服裝造型、盛大的歌舞排場、絢爛的舞台布景,乍看之下,寶塚的演出與一般歌舞秀並無二致,但相信你看了這次《Thunderbolt Fantasy東離劍遊紀》的改編演出後,就會更有感於其成功的秘訣,絕不單只是花拳繡腿、搔首弄姿,還有背後對於市場的規劃、觀眾的開發、對品質的堅持,他們求新求變、與時俱進的精神,也的確令人敬佩與感動。

廣告圖片
專欄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Authors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