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耳得之為聲,目遇之成色;沒有框架的人,說無遮攔的事
思想不短路

創造價值:藝術傳產維繫命脈的不二法門

以原本五月初要上映的漫威新片《黑寡婦》為例,總公司迪士尼自去年起既已大手筆建構要挑戰Netflix的線上串流平台Disney Plus,為何不將受疫情影響而延至年底在院線上映的《黑寡婦》提前放上串流平台,讓各地付費影迷先睹為快?因為該片的全球院線票房預估超過十億美金,得失之間,目前串流平台的收益還難以達到。雖然表面上這裡談的好像是「價錢」而非「價值」,但觀眾為何仍然願意花較多的錢跑進電影院看一部大片?

以原本五月初要上映的漫威新片《黑寡婦》為例,總公司迪士尼自去年起既已大手筆建構要挑戰Netflix的線上串流平台Disney Plus,為何不將受疫情影響而延至年底在院線上映的《黑寡婦》提前放上串流平台,讓各地付費影迷先睹為快?因為該片的全球院線票房預估超過十億美金,得失之間,目前串流平台的收益還難以達到。雖然表面上這裡談的好像是「價錢」而非「價值」,但觀眾為何仍然願意花較多的錢跑進電影院看一部大片?

本專欄在上一期提到從農業社會、工業革命到電子資訊時代的文明演化「三波論」,以及其間產生的各種藝術型態或作品,進步與否?何為進步?誰來界定?能否被界定等問題。奉藝術只能「為藝術而藝術」為圭臬的英國作家王爾德(Oscar Wilde,1854-1900)有句名言:「時尚是醜陋的代名詞,讓人難以忍受到必須每六個月改變一次。」那麼無法不隨著時代而不斷改變的藝術創作,在時間的片段過程中不也或多或少地形同某種時尚,甚至曾引領出某些時尚嗎?只是在純藝術的領域裡,一般不會,甚至有點不屑於採用「時尚」這種傾向大眾流行的通俗字眼。上期專欄也提及企業家Biver先生認為無論文明如何演化,人類在邁向未來之際必須堅持一貫的理想,並讓它世代相傳。但這顆初心的意義與不同時期曇花一現的美好「時尚」區別何在?言詞機鋒的王爾德又提供我一個四兩撥千金的妙喻,就是不要做個對「任何事物的價錢都能瞭若指掌,卻對價值毫無概念」的人。

現場與非現場的價值區別

年初以來許多藝文展演均受疫情影響而停頓,有部分轉以網路直播或錄影播放作為因應。但演出者失去實體舞台及票房收入,和社會上許多時薪階級或靠論件計酬維生者同陷經濟困境!即使疫情過去,取得便捷且相對廉價的網路平台是否正在改變觀眾的欣賞習慣,甚至局部取代現場,成為觀看表演的常態?此一問題實際上自廿世紀初以來已持續發生,起因無關疫情,而是影音錄製及傳輸科技的發明、進化和普及。「再生的非現場」取代「舞台現場」的隱憂也曾不斷被提出,然而至一九六○年代已飛黃騰達的唱片業非但未取代現場演出,兩者間反而形成魚幫水、水幫魚的相互拉抬效應。

有趣的是,無論是六○年代興起的電視,或七○年代後錄影機和光碟燒錄器的相繼問世,均未造成電影院的沒落。或問,電影本身即非舞台現場表演呀?但別忘了電影院裡有許多不相識的現場觀眾,從觀眾的角度出發,和獨自坐在家裡看電視或上網是很不一樣的。以原本五月初要上映的漫威新片《黑寡婦》為例,總公司迪士尼自去年起既已大手筆建構要挑戰Netflix的線上串流平台Disney Plus,為何不將受疫情影響而延至年底在院線上映的《黑寡婦》提前放上串流平台,讓各地付費影迷先睹為快?因為該片的全球院線票房預估超過十億美金,得失之間,目前串流平台的收益還難以達到。雖然表面上這裡談的好像是「價錢」而非「價值」,但觀眾為何仍然願意花較多的錢跑進電影院看一部大片?原因不一而足,其中也包含「價值」。

從生活功能提升到傳世價值的另類範例

再看另外一個同為日常用品,卻好像和現代人生活漸行漸遠的例子:手錶。源自歐洲,靠發條動力及齒輪運轉的機械鐘錶是個已有五百年歷史的傳統產業,十八、九世紀被賦予琺瑯彩繪及細緻金雕等各類工藝,在單純看時間的功能外,座鐘及懷錶成為當時貴族及上流中產階級所喜愛的文玩。廿世紀初能戴在手上的機械腕錶問市,則發展為一件以實用性為主且更親民的民生用品。但一九七○年代日本精工社發明更精準而廉價的石英錶技術,十年內即打趴以瑞士為首的傳統機械錶業,許多百年品牌因此關廠倒店!

然而企業家Nicolas Hayek(1928-2010)於八○年代旋即讓此一夕陽產業起死回生,除以現代化經營理念重整產業鏈外,他最重要的策略之一是推出Swatch,以牙還牙地用更低廉的造價推出外觀時尚、多采多姿的塑膠殼石英錶,從日本人手中奪回手錶的市占率。但更重要的是他同時併購一些已經奄奄一息的瑞士機械錶歷史品牌,聘回許多老師傅重新鑽研傳統機械錶從機芯到外殼的製錶工藝,相當程度地帶動了近卅年來此一傳產領域的復甦及市場開拓。其所強調的核心價值在於機械錶本身的工藝性(可收藏)及傳承(可傳家),不同於用幾年就可以丟棄或被汰換的電子錶。

近年手錶看時間的功能又被智慧手機取代,二○一五年Apple Watch上市更被視為將壓垮傳統錶的最後一根稻草!唯瑞士企業家Biver卻能反向思考,認為蘋果錶可重新培養年輕人戴手錶的習慣,習慣一旦養成,當他們更有經濟能力時,就有機會注意到具歷史及人文價值的機械錶,成為未來的客戶!

讀者若有耐心讀到這裡,試將第三大段的「手錶」換成「藝術」或「音樂」,你就知道我在說什麼了。

廣告圖片
專欄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