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個問號,掀開「他」的神秘面紗
封面故事 Cover Story 指揮.不指揮╱指揮概述

十個問號,掀開「他」的神秘面紗

關於「無聲音樂家」的小秘密(一)

前幾年看過一則音樂新聞:有位管絃樂團指揮向媒體「自首」說,自己在演奏中完全沒有發出任何聲音,因此實在不好意思領這麼高的薪水……

結果新聞報導出來後,形成了兩派截然不同的爭論:有人贊成,覺得既然不演奏,指揮應該減薪;有人反對,認為指揮肩負重任,主導整個音樂內容的呈現。

是的,管絃樂指揮這位「無聲的音樂家」,確實在音樂會演出的現場是無聲的;但指揮所肩負的任務,就像一艘船的船長或一家公司的CEO,不是負責執行細項業務,但卻得面對每個決策的成與敗。

然而,大眾評斷一位指揮的成功與否,看的究竟是舞台上的明星?還是排練中的大師?這些不同的觀點又有什麼區別?

且讓我們透過十個面向,認識「指揮」這一行的歷史與內涵……

前幾年看過一則音樂新聞:有位管絃樂團指揮向媒體「自首」說,自己在演奏中完全沒有發出任何聲音,因此實在不好意思領這麼高的薪水……

結果新聞報導出來後,形成了兩派截然不同的爭論:有人贊成,覺得既然不演奏,指揮應該減薪;有人反對,認為指揮肩負重任,主導整個音樂內容的呈現。

是的,管絃樂指揮這位「無聲的音樂家」,確實在音樂會演出的現場是無聲的;但指揮所肩負的任務,就像一艘船的船長或一家公司的CEO,不是負責執行細項業務,但卻得面對每個決策的成與敗。

然而,大眾評斷一位指揮的成功與否,看的究竟是舞台上的明星?還是排練中的大師?這些不同的觀點又有什麼區別?

且讓我們透過十個面向,認識「指揮」這一行的歷史與內涵……

問號1:指揮的功能到底是什麼?

當我們以音樂人最熟悉的《新葛羅夫音樂辭典》網路版(2020.11),輸入關鍵字“History of Conducting”後,會出現當代對指揮定義的「三大功能」(註1

1. 指揮於演出時以指揮棒或雙手打出樂曲節奏。(the conductor beats time with his hands or with a baton in performance)

2. 指揮透過彩排及演出,進行音樂作品詮釋之決定。(the conductor makes interpretative decisions about musical works and implements these decisions in rehearsal and performance)

3. 指揮參與音樂團體之行政事務。(the conductor participates in the administration of the musical ensemble)

因此,現代社會對於指揮的職責,往往多了「音樂總監」的實質意涵,無怪乎許多樂團的「樂團指揮」與「音樂總監」往往是同一人,因為音樂演奏的詮釋,實在無法多頭馬車進行,所以指揮家的高薪,往往代表著他肩上的重責大任。

問號2:指揮是怎麼來的?

若要談論指揮的緣起,除了在許多的歷史文物與圖文考古中可見的史料之外,一般來說會從中世紀的教會音樂說起:在教會儀式進行時,合唱團裡通常有一位領唱,或者一位負責以手勢帶領歌手們演唱之負責人,在功能上這應該就屬於指揮的源起了。

而音樂發展進入多聲部音樂(Polyphonie)後,各聲部穿插流動,對位法讓音樂也更加複雜,因此指揮的功能益發重要。尤其進入巴洛克時期之後,音樂創作發展曲式再進入繁花錦盛時期:各種器樂曲式、樂團編制紛紛推陳出新,這時的「指揮」並不局限一位音樂家站在樂團之前打拍子,往往樂團首席或鍵盤樂器演奏者,抑或是演奏出色之團員領導樂曲拍點,皆有可能。

問號3:歷史上第一位拿著指揮棒指揮的音樂家又是誰呢?

早期的指揮用棒,其實較接近像是一根長棍,並非現代我們認知的現代指揮棒如此纖細。

法國十七世紀路易十四時的宮廷樂長盧利(Jean-Baptiste Lully)便因為指揮樂團時,不慎揮棒上下敲打揮舞而打中自己的腳趾掌引發壞疽,最終感染了到大腦導致死亡。

一般音樂史上認為第一位以現代指揮棒成功指揮樂團的是浪漫時期曾擔任萊比錫音樂院院長的音樂家孟德爾頌(Felix Mendelssohn)。

不過其實有位德國音樂家比他更早從口袋中拿出棒子來指揮樂團,而且成果斐然,這位創舉音樂家是路易.史博(Louis Spohr):根據他的自傳,他於一八二○年赴英國倫敦的音樂彩排時,嘗試從外套口袋中拿出預藏的指揮棒帶領樂團,預示拍點及速度,當晚音樂會並因他使用指揮棒統整樂團而取得相當大的成功。(註2

問號4:指揮對作品的直接影響是什麼?

歷史上有作曲家,同時也擔任指揮家,因為最了解自己的作品,亦是創作的最佳詮釋者,如海頓、莫札特、貝多芬、孟德爾頌、李斯特、布拉姆斯、柴科夫斯基、華格納、威爾第、馬勒、斯特拉溫斯基等諸多作曲家,都曾親自指揮自己的作品演奏而名留青史。

問號5:指揮棒該怎麼用?

美國指揮家伯恩斯坦(Leonard Bernstein)曾說:「若一個指揮家使用指揮棒,則該棒必須成為活物,如有一股電流在其中,致使它的一小移動都成為有意義的移動。同樣地,若指揮家不用指揮棒,他就要靠雙手做到同樣的東西。無論有指揮棒與否,其表情必是首要,音樂上一定要顯得有意義。」

因此,無論持棒與否,「音樂上的意義」才是真正的首要之務;指揮家以自身肢體動作,將樂譜中的節拍、速度、強弱、力度、表情等等清晰地傳達出來,而「為音樂服務」更是指揮家精神上的最高指標。

註:

  1. www.chegg.com/flashcards/groves-history-of-conducting-d611c35a-9ce3-4708-8c29-f85f62b5c674/deck。
  2. www.wpr.org/shocking-conductor。

 

文字|林仁斌 蹦藝術執行長、樂團指揮

專欄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Authors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