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壇的首日,以蘭陵劇坊推手吳靜吉的專題演講開場。(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 提供)
話題追蹤 Follow-ups

多焦點的回探與思索 未停歇之眾聲喧嘩

「臺灣當代劇場發展軌跡四十年論壇」側記

於五月三、四兩日,假台北華山文創特區舉辦的「臺灣當代劇場發展軌跡四十年論壇」,透過對史論、空間、生態、編導、表演、身體、媒材等面向提出專文與討論,讓研究者、觀看者、創作者等從各自的身分出發進行討論與對話,建構過去、解讀當代,其間種種的激辯與扞格,呼應著台灣社會歷來爭論不斷的氛圍,也呼應著台灣當代劇場四十年以來的眾聲喧嘩……

於五月三、四兩日,假台北華山文創特區舉辦的「臺灣當代劇場發展軌跡四十年論壇」,透過對史論、空間、生態、編導、表演、身體、媒材等面向提出專文與討論,讓研究者、觀看者、創作者等從各自的身分出發進行討論與對話,建構過去、解讀當代,其間種種的激辯與扞格,呼應著台灣社會歷來爭論不斷的氛圍,也呼應著台灣當代劇場四十年以來的眾聲喧嘩……

以兩天時間、兩場專題講演、十八篇論文(分為六場論壇)及兩場座談完成的「臺灣當代劇場發展軌跡四十年論壇」,由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臺灣文創發展有限公司、國立臺北藝術大學、《PAR表演藝術》雜誌社與臺灣文創發展基金會主辦,嘗試在有限性裡涵蓋史論、空間、生態、編導、表演、身體、媒材等面向,以期在劇場史料的重現與彙整、觀點與語境的世代並陳、研究方法的交鋒與互惠間,提供研究者、觀看者、創作者等坐落於劇場生態系譜裡的不同身分進行討論與對話,連結背後無限的論述質素與思考維度,建構過去、解讀當代,最後指向未來。

觀看此次論壇,似以兩個劇場(戲劇)/研究的「座標」進行定錨。一是,以「現代/當代劇場」為主體、並由公部門舉辦的「第四次」研討會/論壇——從第一次在一九九六年五月二日至五日舉辦,以一九八六年至一九九五年的台灣小劇場為主題的台灣現代劇場研討會,第二次發生於一九九九年的台南(後集結成三冊論文集、一冊成果集),到第三次二○○六年的「眾聲喧譁之後:2006台灣現代劇場研討會」(國立臺灣大學戲劇學系主辦)後,開始學術化、專業化與論述化而轉由各大學相關系所舉辦。另一,則以「蘭陵劇坊」的創立視為台灣劇場發展的座標,也就是此次論壇以「四十年」為斷代的關鍵。一九七八年,蘭陵劇坊的前身耕莘實驗劇團轉型為以金士傑主持團務、吳靜吉指導的表演體系與創作方法,而於一九八○年參加第一屆「實驗劇展」演出,創造出「蘭陵劇坊」,作為台灣現代劇場發展的指標之一。

四十年來,台灣現代劇場的軌跡何在?在此脈絡下的四十年,是以怎樣的詮釋結構、創作譜系與史觀所建置的呢?將於論述與對談之間與之後持續發酵與激盪,形成回音。

首日的縱軸:從個人生命史到臺灣當代劇場史的建置

論壇的首日,以蘭陵劇坊推手吳靜吉的專題演講開場,並分為三場論壇「劇場發展通論」、「表演空間與生態」與「劇場與教育」,最後以「當我們遇見劇場──表演風情話」的表演座談作為第一天的結束。論壇之安排,呈現個人生命史與台灣當代劇場史的對讀,企圖深究「劇場史」與「當代史」的表述方式與建置思維。

述說「行走劇場四十年的會心體驗」的吳靜吉,似乎呼應著蘭陵劇坊成立第四十年選擇重演的《演員實驗教室》(1983首演),以演說型態述其個人與劇場生命史──自童年對戲劇的啟蒙經驗、在美國獲LaMaMa劇團的創作與學習機會、返回台灣後規劃蘭陵劇坊的訓練方向與表演體系,到劇團解散與開枝散葉後,於公部門、社區劇場等方面的實踐──形成屬於吳靜吉的「演員實驗教室」。

同樣是「演員實驗教室」,表演座談則直接透過演員口述,以較不嚴肅的方式回應幾個問題,包含「開始接觸表演的時間點」、「表演生涯裡最重要的事情」以及「自身的表演體系」等,呈現學習、戲劇創作與個體生命的成長經驗流動。其中,如王琄不斷離開舒適圈,挑戰影視的生活感與劇場感間的調和;如溫吉興在田啟元死後的十八年,拼命演戲去驗證他的表演觀念;如施冬麟自認喜歡練功勝過演戲,而以京劇的表演體系進行內在與外部的辯證;如朱宏章源於人子劇團跟優劇場的訓練,去統合自身的表演系統。演員出自不同的教育體系、劇團訓練、演出載體,都逐漸建構屬於自身的表演體系,如姚坤君開玩笑地說,是將靈魂進入角色而成為「賣命的系統」,而更趨近於自體生命與劇場表演的彼此交疊。

如果說,專題演講與表演座談乃是從「個人生命史」的角度,於建構表演體系的同時潛入「台灣當代劇場史」;那麼,〈全球化時代的戲劇史書寫:資料庫與研究策略初探〉、〈史觀.觀史——以台灣現代戲劇史為例〉與〈台灣現代戲劇發展三階段論中的蘭陵劇坊〉三篇論述正如講者之一的周慧玲所言:「擷取什麼樣的資料會決定我們的方向」,呈現「劇場史書寫與建置」的不同視角。

周慧玲以一九八○年陸續揭幕的現代藝術節慶(包含新象國際藝術節、亞洲小型藝術節到跨國策展)為材,拉出劇場發展、時間脈絡與全球局勢的軌跡,進一步以生產結構與市場操作策略建構新的資料庫類型。于善祿則觀看、爬梳目前已完成的台灣戲劇史書寫,歸結所見的史觀建立與典範轉移。不過,亦產生戲劇史「選擇與定義」的再思考,如會中吳思鋒(劇評人、國際劇評人協會台灣分會副理事長)提出的討論,呈現治史與批判的相異詮釋態度。李立亨則以「蘭陵劇坊」為標的、以「台灣」、「現代」與「社會」為關鍵字,切割時間斷代來提出對劇場研究、戲劇實踐的看法。

專欄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