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彷彿將無形的舞台空間塑造成了一個有機的生命體。(© Christian Rizzo 國家兩廳院 提供)
舞蹈

家,是一股生生不息的能量

克里斯汀.赫佐的嶄新創作實驗

與台灣淵源深厚的法國編舞家克里斯汀.赫佐,將帶來他最新的舞作《家》。在這個作品中,他企圖探索個人及群體的關係如何交織成一種充滿親密氛圍的空間,舞者則從動態的能量流轉去尋找彼此牽制所產生的凝聚力,閃爍的螢光燈拱架、白色地板的一座土丘、細微的燈光轉變、層次分明的電子音樂等,則把舞台空間塑造成一個有機的生命體,營造出綿延不絕的視覺流動與感官變化。

與台灣淵源深厚的法國編舞家克里斯汀.赫佐,將帶來他最新的舞作《家》。在這個作品中,他企圖探索個人及群體的關係如何交織成一種充滿親密氛圍的空間,舞者則從動態的能量流轉去尋找彼此牽制所產生的凝聚力,閃爍的螢光燈拱架、白色地板的一座土丘、細微的燈光轉變、層次分明的電子音樂等,則把舞台空間塑造成一個有機的生命體,營造出綿延不絕的視覺流動與感官變化。

2019TIFA克里斯汀.赫佐《家》

3/29~30  19:30 台北 國家戲劇院

INFO  02-33939888

理想主義者嘗試跨越疆界,四海為家,而保守人士卻以「守護家園」為由,築起邊境圍牆。「向外擴展」與「往內凝聚」的矛盾衝突引起當代社會的嚴重分歧,也影響了每個人對於「家」的定義。面對這種現象,法國鬼才編舞家赫佐(Christian Rizzo)企圖從身體與空間出發,探索「家」究竟是個人意志的歸屬,還是庇護群體的共容之所?

甫獲「台法文化獎」的赫佐把台灣當成他第二個故鄉。二○○七年結束台北藝術村駐地創作之後,他一心只想趕快再返回寶島,甚至流下了感傷的眼淚。十幾年來,赫佐與台灣表演藝術界結下了不解之緣,不僅數次與本地藝術家共同創作,也不斷透過巡迴和策展,把最前衛的表演藝術作品帶到台灣。對他而言,有時候要走出熟悉的領域,才能更了解自己。台灣的自然與人文環境確立了他融匯相異元素的創作手法,也帶給他全新的靈感。三月初,《家》於法國首演之後,隨即來台演出。台灣民眾可以比全球觀眾更早一步欣賞到赫佐的美學實驗。

家是個人與群體的交織  從觸覺啟動的身體

作品的標題往往透露出赫佐的創作初衷,也成為他發展編舞的重要依據。他並沒有把「家」視為演出主題,而是一種激發想像的框架,就像是孩子用粉筆畫出房屋架構,再將故事與情感投射其中。對赫佐而言,每個人對於家的想法都有所不同,它是一種同時融合具體形象與抽象涵義的場域,如他所言:「無論有形或無形,家都是獨一無二的內在空間。在那兒,小我與大我相互協調,構成一個充滿複調的故事。它們齊心協力,開展詩意的可能。」(註1)透過本次創作,赫佐並不想闡述「家」的意義,也非要描繪族群相濡以沫的情感。他企圖探索個人及群體的關係如何交織成一種充滿親密氛圍的空間,如同《伊恩症候群》Le Syndrome Ian中,集體失落靈魂舞動下所凝聚的迷幻力量。

赫佐認為「觸覺」是把這種抽象概念轉化為編舞動作的關鍵:「抓住對方的力量、被他人摟住的感受、擁抱、緊握、墜落地面……我想要以這些觸感作為基礎,發展創作。」(註2)不同於拆解、重構大眾舞蹈的三部曲(註3),《家》呼應了赫佐二○○八至二○一二年的創作主軸:透過舞台元素和身體運動的相互影響,勾勒出個體與空間的細微變化。然而,他這次不再著重於靜態的身體姿態,反而從動態的能量流轉去尋找彼此牽制所產生的凝聚力,他說:「唯有他者存在的時候,個體之間才能衍生出繁複的遊戲,或交融為一體。我想要把這層關係延伸至觸覺之上,讓這種觸感體現在日後的創作中。它是一種『在一起』的力量。同時被推動與行動。這就是我探索運動的基礎——有人驅動了你,所以你必須產生動作,讓運動永遠處在一種雙向傳送與接收的關係。使大家集中在同一個循環活動中,一種從不間斷、生生不息的流動,沒有人能指出哪裡是起點,就像是潮起潮落的海洋,或持續吹拂的季風。」(註4)

集體流動能量中  突顯個人特色

《家》中,赫佐不再用外在姿態去架構擁有自己獨特美學的舞蹈語彙,反而強調舞者的內在動力,更開放地去接納各種不同的身體樣貌。為此,他特地招募了一群新舞者,讓他們與熟悉的創作夥伴相互切磋,激盪出精采的火花。《家》的十四位舞者分別在極具個人特色的單人舞,以及連成一氣的群舞之中,交換彼此的能量,融匯成一個相互渴望又彼此抽離的群體。編舞家將看似獨立的舞蹈片段剪輯在一起,像是組合拼圖一般,讓觀者慢慢發現舞作清晰的輪廓。此外,他也採取了交響樂的手法編排創作,在流轉不歇的舞章中突顯每個人的特色。對他來說,這種同時著重個體性與群眾性的表現手法,讓我們觀察到人與人之間相互牽動的關係與力量,進而讓觀眾重新思考自己在宏大生命中的位置,而這就是《家》要帶給他們最深刻的感觸。

如同他一貫的創作風格,赫佐企圖藉由多元的劇場元素,營造出綿延不絕的視覺流動與感官變化。《家》彷彿將無形的舞台空間塑造成了一個有機的生命體:閃爍不停的螢光燈拱架、在白色地板上堆積一座土丘,再將塵土鋪滿整個空間、細微的燈光轉變、層次分明的電子音樂等。透過舞蹈、空間、燈光和音樂的變化,赫佐試圖讓觀眾走出內在的理性囹圄,迎向外在的感官世界,他說:「我試著營造的並非封閉的感知,而是一種向外擴延的開放感受……除了觸覺之外,我企圖透過源源不絕的感官效果,讓它們超越抽象的層次。感知與故事不應該凌駕於生命的流動,這才是我所追求的。」(註5)

的確,本作除了運用瞬息萬變的舞台效果,在觀者心中留下了稍縱即逝的感觸,也透過循環不息的動力,打開了他們感受當下的心靈之窗。《家》不只勾引出孤單靈魂被觸動的渴望,也讓每個人享受親密相聚的剎那。

註:

  1. Christian Rizzo, « Note d'intention d’Une maison », juin 2017.
  2. Entretien de Christian Rizzo avec Smaranda Olcèse, « Autour de sa prochaine création : Une maison », janvier 2018.
  3. 三部曲分別為以地中海民俗舞蹈出發的《依據真實》D’après une histoire vraie(2013)、改編雙人舞的《趨近黑暗》ad Noctum(2015)、重探迪斯可舞蹈與後龐克音樂的《伊恩症候群》(2016)。
  4. 同註3。
  5. 同註3。
廣告圖片
專欄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空間是有機的生態體系

赫佐企圖用流動的能量打破疆域的分野,營造出富有多重意涵的開放空間。這個概念不僅是《家》的創作主旨,也是他營經國家舞蹈中心(ICI-CCN)的核心理念。對他而言,無論是地理位置、創作形式、思想型態,這些傳統界定事物的準則都無法駕馭空間的多元性。身為跨領域創作者,他把空間視為一種有機的生態體系,不停地在收縮與擴張,就像是一個讓各種可能性萌芽、生長的母體。

赫佐看待空間的獨特方式不禁令人想起培瑞克(Georges Perec)的著作《空間物種》Espèces d'espaces。在這本淺顯易懂的散文中,法國作者透過「從無到有」的過程,帶領讀者重寫解讀當代環境,深入歷史回憶,甚至開啟他們對於未來的想像,如書中引言:「問題不是要發明空間……而是要探問空間,或者更簡單的,要閱讀空間。(註)(王世偉)

註:喬治.培瑞克,《空間物種》,許綺玲譯、導讀。臺北:麥田出版,2019年1月。

Authors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