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創作歌手LEO王(中)與爵士樂手謝明諺(左二)、鋼琴手曾增譯(右一)在貓下去餐館,共同演出「cook the vibe顏社煮場秀」。(顏社 提供)
特別企畫 Feature 尋找台灣爵士樂 台灣的爵士

年輕爵士樂手跨界,替獨立音樂帶來深度與厚度

2010年開始,一批批從海外學成返鄉的年輕爵士樂手,陸續進入音樂產業。自此,從流行樂、獨立音樂乃至大量興起的音樂節現場,乃至專輯唱片內頁製作名單,都能看見這批年輕樂手的身影,也帶動不少年輕樂迷加入聆聽爵士樂的行列。這讓人不禁好奇,這些年輕爵士樂手何以出走至流行與獨立音樂?如此頻繁跨界的真正原因?不同音樂人之間又會相互激盪出什麼樣的音樂火花?

2010年開始,一批批從海外學成返鄉的年輕爵士樂手,陸續進入音樂產業。自此,從流行樂、獨立音樂乃至大量興起的音樂節現場,乃至專輯唱片內頁製作名單,都能看見這批年輕樂手的身影,也帶動不少年輕樂迷加入聆聽爵士樂的行列。這讓人不禁好奇,這些年輕爵士樂手何以出走至流行與獨立音樂?如此頻繁跨界的真正原因?不同音樂人之間又會相互激盪出什麼樣的音樂火花?

爵士樂手的精湛的音樂技巧,是跨界的成功關鍵

現年40歲、活躍於樂壇的薩克斯風手謝明諺,一邊受訪一邊將他曾參與錄製過的專輯CD排列在地板上,隨便一數都超過40張,這當中除了他曾錄製個人及參與樂團的8張爵士專輯之外,其他則還有參與如落日飛車、LEO37及濁水溪公社等等獨立樂團錄製的專輯,也是他近10年來的耕耘成果。

曾獲得金曲獎最佳演奏專輯及作曲的他,從高中便開始接觸爵士樂,當同儕聽的多半是國語或西洋流行歌時,他則特別鍾情能讓每位樂手表達自我的爵士樂。也是這樣的喜愛,後來開啟他遠赴布魯塞爾皇家音樂院學習爵士薩克斯風演奏之路,返台後專業受到業內人士的肯定,工作邀約不斷,並遊走於流行、獨立、電子、實驗樂界。

在台灣,傳統爵士樂的市場並不算大,較難以單純演奏爵士維生。因此,謝明諺積極向外開發新的樂迷,並從這些跨界合作當中獲得不同樂趣,他分享,「例如落日飛車、LEO37有一群strong的粉絲,台下給你的feedback很熱情,這麼投入理解你的音樂,接受你做的任何事情,那種感染力在爵士樂演出不太常會出現。」

爵士樂手之所以能順利成功跨界其他音樂領域,在謝明諺看來,精湛的音樂技巧是關鍵要素之一。他說,「爵士樂的酷,是因為它相較於一般流行樂,演奏門檻蠻高的。這表示你對音樂的理解,對樂器的掌控要到一定的程度。」

和他一樣成功跨界的,則還有今年30多歲的吉他演奏家陳穎達。自荷蘭阿姆斯特丹音樂學院畢業回台後,迄今已經邁入第9年,即將推出第4張爵士專輯的他,近年也感受到台灣爵士環境的變化,像是爵士樂演奏者的數量不斷增加,加上由地方展演空間與官方主導的爵士音樂節連年舉辦,也使得聽過爵士現場演出的觀眾人數大幅攀升。

除了古典樂、爵士樂之外,陳穎達也是獨立樂團的樂迷,經常出入如地下社會、Revolver、The Wall等的LIve House,結識獨立樂團的朋友,也開啟他後來跨界合作的機緣。跨界交流替彼此帶來一些創作上的火花,也讓他從中觀察到兩邊樂手的不同。他認為,相較於爵士樂手,玩團的朋友普遍來說,音樂專業訓練或許不足,但面對商業市場具有充分的野心,更樂於對外尋求專業資源。他樂見彼此相互學習,如此一來,未來或許能看到爵士樂手願意花與練習同等的時間,賣力產出1首暢銷金曲,或是讓個人的視覺形象更有質感。

專欄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Authors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