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天宏(林韶安 攝)
焦點專題(三) Focus 以魔法點亮舞台—燈光設計

王天宏 神的僕人,獻祭給光

燈光設計作品從劇場到商業場的記者會、產品發表會,能力頗受肯定的王天宏曾被開玩笑地說他是「燈神」,但勤懇的他卻說自己「不是燈神,是神的僕人。光線只是藉由我的手所展現出來。」非劇場科班出身,他透過勤問勤看排去理解創作,參透各種細節,進而在舞台上使出光的魔法,他堅信,如果把細節記得愈清楚,「進劇場的時候就會有小天使出現幫助你了。」

燈光設計作品從劇場到商業場的記者會、產品發表會,能力頗受肯定的王天宏曾被開玩笑地說他是「燈神」,但勤懇的他卻說自己「不是燈神,是神的僕人。光線只是藉由我的手所展現出來。」非劇場科班出身,他透過勤問勤看排去理解創作,參透各種細節,進而在舞台上使出光的魔法,他堅信,如果把細節記得愈清楚,「進劇場的時候就會有小天使出現幫助你了。」

燈光設計,繞點路也想吃到的隱藏美食

「收工以後好像沒有什麼特別想吃的東西,倒是我一直有一個開工的『儀式』,就是一定要帶兩杯純喫茶進劇場,現在則是冰拿鐵啦!這個習慣行之有年,長合作的crew也都知道。喝完以後才會覺得信心滿滿,可以開始工作了。」

入行20多年,有些人會玩笑地說王天宏是「燈神」,好像有他在的地方就沒有搞不定的光。從劇場到商業場的記者會、產品發表會,都有他的身影。然他過去也曾說過:「不是燈神,是神的僕人。光線只是藉由我的手所展現出來。」

此話聽起來很詩意,實際上很科學。

神的僕人必須年復一年追尋最新的科技,他不只是亮燈的人,而是場內所有發光的東西——諸如窗外的光是否漏進舞台、投影的畫面是否足夠清晰、演員臉上的神采是否因舞台燈而消減或增加——林林總總,他都得管。

這幾年科技進步愈發快速,電腦燈能夠打出更細緻的光影線條,技術上也從笨重的機器逐步進化為安靜輕巧的工具,身為「僕人」,他亦只得加快自己的步調,就怕哪天跟不上技術的翻新,就會被時代拋下。

「做這行,我們都會說如果真的哪天學不動,就表示該退休了。」被時代追著跑的王天宏,說起這句話時卻又那麼從容不迫,似乎是入行這麼多年了,面對不斷翻新的技術畫面,他仍覺驚奇、仍感到有趣。

手作模型,預見光的質感

「90年代的時候我剛做劇場。當時技術條件狀況不同,有些地方可能只有鎢絲燈泡,那時只要能燈光亮就很感動了。」王天宏追憶,事隔多年,一切數位化,從前期的模擬作業到後期的控台操作,一切皆可在電腦上完成。

當然,他也日日更新這些技術,不斷學習。卻不知怎地,總有種學了這麼多精妙的電腦知識以後,回過頭來發現仍是老派的手作最迷人。例如設計燈光的時候,王天宏喜歡先動手做模型。

當然,做模型的原因不只是迷人而已。

這是王天宏在大學期間養成的習慣。他念的是工業工程,除了自己系上的作業需做模型,當時就喜歡在不同的系所間晃晃,偶逢建築系的學長姊畢業製作,對方需要不斷裁切各式極繁瑣的模型紙片,他舉例:「比方製作地磚,得割好多好多個小方塊……」諸如此類,日久積累,使他進劇場以後也習慣先以手作的方式模擬舞台,預見光影。

「電腦3D模擬打光的角度固然精準。」王天宏說,「但有時,質感落差很大。」

如視光影為衣著,他非常計較光線的強暗,好似光落在皮膚身上的時候,演員是穿戴著它的,好似光影不僅只有明暗、冷熱的區別,也有毛躁與柔順、刺痛與光滑的差異。

手作模型的過程雖耗時,卻也在搭建舞台的過程中,他能一步步整理思緒,催生靈感。特別是將小人偶擺放在模型上時,光所照見與無法觸及的角落,一清二楚,比電腦擬像來得更直覺。

王天宏說有段時間,自己全面投入數位技術的懷抱,無論排練筆記、設計燈光,都靠電腦處理;直至現在他也無法否認,便捷的網路所帶來的資訊世界能讓他快速獲取大量資料。

然近十年來,他重拾老派的浪漫與緩慢,回頭開始搭建模型,偶爾繪圖,都是紙上作業。「這過程很療癒啊,」他說:「整個人慢下來,變得不會這麼焦慮,會知道自己至少是有再往前進的。」

專欄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人物小檔案

東海大學工業工程系畢業。從事燈光設計與視覺設計,自2000年開始與台灣各表演團體合作。參與燈光設計的多部製作榮獲台新藝術獎。相關作品:莎妹劇團《膚色の時光》《殘》《親愛的人生》、1/2Q劇場《亂紅》、無獨有偶《雪王子》、世紀當代舞團《春之祭》《婚禮》《孵夢》、江之翠劇場《朱文走鬼》、人力飛行劇團《時光電影院》、國光劇團《繡繻夢》《費特兒》、舊金山歌劇院《紅樓夢》英文版歌劇、沙丁龐客劇團《白蛇?!》、FOCA福爾摩沙馬戲團《苔痕》。各種表演形式燈光設計作品多達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