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家兩廳院2019藝術出走製作《十二碗菜歌》(李文揚 攝 國家兩廳院 提供)
特別企畫 Feature 現象4:各地場館、藝術節,跨地域連線搶搶滾?

縱橫串連「打群架」 成敗關鍵皆在「人」

這兩年來,不僅可看到地方文化局串聯所舉辦、數量爆棚的藝術節,也可看到場館之間日益緊密的合作網絡,現今台灣表演藝術的運作機制,團體戰不僅是現在進行式,也是未來的趨勢。場館之間的合作,不僅在節目的共製,也在空間的分享運用;而縣市文化局的連線合作,更是造就地方藝術節的蓬勃關鍵。但在藝文資源串聯的過程裡,「人」是其中最大的關鍵,需有願意投注心力的承辦者與主事者,成果才能延續……

這兩年來,不僅可看到地方文化局串聯所舉辦、數量爆棚的藝術節,也可看到場館之間日益緊密的合作網絡,現今台灣表演藝術的運作機制,團體戰不僅是現在進行式,也是未來的趨勢。場館之間的合作,不僅在節目的共製,也在空間的分享運用;而縣市文化局的連線合作,更是造就地方藝術節的蓬勃關鍵。但在藝文資源串聯的過程裡,「人」是其中最大的關鍵,需有願意投注心力的承辦者與主事者,成果才能延續……

二○一七年,文化部開始推動前瞻計畫「文化生活圈」,規劃讓各縣市的地方文化局與文化中心,成為驅動藝文資源串聯的主要能量,同時,文化部也協助各地藝文場館設備升級,導入藝術總監制和專業劇場營運模式,預計讓全台的地方場館,成為培育與推廣的重要基地。文化部所擘畫的藍圖,是希望藉由政策資源的挹注,培養各地藝文觀眾的人口,建構各縣市文化生活圈,以帶動城鄉發展。

於是,這兩年來,不僅可看到地方文化局串聯所舉辦、數量爆棚的藝術節,也可看到場館之間日益緊密的合作網絡。表演藝術聯盟理事長林佳鋒受訪時,便以「打群架」形容現今台灣表演藝術的運作機制:無論是場館的共製夥伴系統,或是地方藝術節所引動的觀賞人口與能見度,團體戰不僅是現在進行式,也是未來的趨勢。

場館合作  共製節目也分享空間

在場館的合作方面,除了為人所熟知的國家兩廳院、臺中國家歌劇院、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的「三館共製」,地方場館彼此的串聯與合作,也日益頻繁且緊密。兩廳院節目部經理施馨媛便表示,部分縣市政府的文化局,相當積極地在籌辦地方藝術節,於是,今年兩廳院便主動串聯,以推薦優質節目為開頭,尋求與地方場館的合作:例如找到節目的共製夥伴,彼此分攤製作經費,讓優質但需高額經費的節目,不會因資源拮据而腰斬;或是與各縣市的場館成為姐妹館,健全全台巡演的夥伴系統,讓演出可以走得更長久、更永續。無論是二○一八年台灣國際劇場藝術節的《在棉花田裡的孤寂》,或是今年藝術出走的《十二碗菜歌》,便是在此規劃下運作。

空間也是場館之間共享的資源之一。施馨媛表示,由於兩廳院缺乏中型劇場,因此勢必要與其他場館結盟,例如今年舞蹈秋天的《器》,便是與雲門劇場合作演出。此外,若駐館藝術家需要技術測試或彩排,但恰逢兩廳院檔期皆滿,便會導入其他場館的空間,例如駐館藝術家蘇文琪在廣藝劇場、紀柏豪在空總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的聲響實驗室、林怡芳在臺北市客家音樂戲劇中心劇場,以多個展演空間的串聯,補足單一劇院空間上的不足。

除了場館共製、空間共享之外,另一種更複雜的「群架」,則是由地方文化局所發動的藝術節。例如近年表現亮眼「雲嘉嘉營劇場連線」(台南市新營區、雲林縣、嘉義縣、嘉義市)所開辦的「夏至藝術節」,便統合了四縣市的行政合作、藝文資源與在地藝文團隊,在幅員廣大的南台灣,用縱貫鐵路作為串聯主線,以「藝文輕旅行」和「一日生活圈」的概念,讓演出地點皆落腳於車站附近。於是,民眾不只可搭乘火車抵達場館欣賞演出,也可在鐵路沿線的咖啡廳、餐廳、史蹟資料館、圖書館、旅遊景點,遇見藝術節的節目。

專欄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