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立劇場的目的不只是去營造一個場館讓大家可以來演,而是在設法發揮影響力。」劉怡汝如是說。(國家兩廳院 提供)
焦點專題 Focus 疫擾大地,「藝」勇前行

疫情肆虐下 一探劇場未來

訪國家兩廳院總監劉怡汝

肺炎疫情襲來,以現場性為本質的表演藝術更是重災區,現今中央疫情指揮中心已建議停辦「百人以上室內活動」,更多演出面臨停演抉擇。作為台灣表演藝術界重要場館的國家兩廳院,一舉一動都是其他單位的參考指標,藝術總監劉怡汝指出,除了透過疫情期間特別方案,以配套措施讓表演藝術圈獲得喘息、以協力方式讓團隊延續創作活動外,她也覺得這次疫情正是表演藝術界自我體檢的機會,可同時思考未來劇場的欣賞模式與可能性。

肺炎疫情襲來,以現場性為本質的表演藝術更是重災區,現今中央疫情指揮中心已建議停辦「百人以上室內活動」,更多演出面臨停演抉擇。作為台灣表演藝術界重要場館的國家兩廳院,一舉一動都是其他單位的參考指標,藝術總監劉怡汝指出,除了透過疫情期間特別方案,以配套措施讓表演藝術圈獲得喘息、以協力方式讓團隊延續創作活動外,她也覺得這次疫情正是表演藝術界自我體檢的機會,可同時思考未來劇場的欣賞模式與可能性。

二○一九年底,武漢肺炎(COVID-19)的消息初傳,大眾對於疫情仍一知半解。邁入二○二○年初,農曆新年的節慶氛圍瀰漫之際,疫情卻大肆發威,短短幾個月迅速蔓延至全球一百八十多個國家,奪去成千上萬的生命。台灣被預測將會淪為「第二慘」的警告猶然在耳,雖在國家防疫團隊的努力下,疫情目前尚在掌控的範圍內,但想不到烈火竟在初期就一把燒到表演藝術圈。傳染病來得又急又快,頓時消毒、停演、延期、退票……從觀眾、表演者乃至團隊,警鐘四處響起。

恐慌是一定的!於是「演」或「不演」這個問題立即考驗著主事者的智慧。因應公眾集會的活動,文化部隨即公布防疫原則及風險評估指標為「能否事先掌握參加者情形、活動空間通風換氣情形、參加者之間的距離、參加者位置是否固定、活動持續時間、可否落實手部衛生及配戴口罩」。因此,表演是否舉行有了訂定的原則,隨之而來的選擇也有了辦法。同時國家表演藝術中心場館也制訂了疫情期間特別方案,以配套措施讓一片慘澹的表演藝術圈獲得喘息。

在評估標準之外 更周全考慮

回想NSO的演出者確診當時,國家兩廳院總監劉怡汝說:「那對我們來說是一個衝擊,但若將視野從音樂廳放大到整個國家來看,疫情在那個時間點並沒有擴大,只是因為它跟我們離得『比較近』!」事實上,從疫情最開始,場館就已經給自己出了諸多「模擬題」:若一人感染,或兩人感染,場館將會有什麼對應方案。在疫情尚未嚴重之時,便做好防護機制、超前設想備案,才不至於坐以待斃手足無措。她平靜地說:「問我意不意外?我其實沒有。事情發生時當然有很大的衝擊,但我們已經有一個底。」

疫情發展瞬息萬變,除了滾動式調整、考量文化部所給的六個評估標準之外,還要在專業領域上做更謹慎、更細膩的判斷。劉怡汝透露三個衡量方向:首要的就是「安全」,也就是保障觀眾、演出者與所有工作人員的安全。第二點就是「反應」,由於兩廳院的身分較為特殊,特別又是國家表演藝術中心的所在,因此在反應時,必須得再三思考。「這是難度相對比較高的一點」,劉怡汝坦言:「很多單位是看著我們怎麼做,並且效法跟進的,所以我們清楚知道,自己做出來的決策會有極其深遠的影響。」演出到什麼樣的程度喊停?停下來之後會不會造成騷動……每一步都需要縝密周延。例如開春之後面臨的就是台灣國際藝術節(TIFA)的啟動,縱使醞釀許久蓄勢待發,但種種變數迫使它不得不延期。因此到目前為止,只能抓著「安全」與「反應」,盡最大的能耐維持平衡,不引起過度焦慮。接著最後,除了做好自己之外,劉怡汝也期許兩廳院成為表演藝術圈裡「穩定的力量」,扮演一個能被依靠的角色,沉著、穩定,與大眾共同度過這個非常時期。

專欄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