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兩週的工作坊以最後六個段落、完成近兩小時的表演作結,郭貝爾表示,他看見舞者和音樂家自我超越,並且在其中聽到並看到以前從未經歷過的。(越南歌德學院 提供)
話題追蹤 Follow-ups

等待,物件的生命與無意之間的驚奇

郭貝爾創作方法與教學

作曲家郭貝爾今年初自基森大學退休之後,方開始展開德國之外的藝術教學工作坊,這次在越南的音樂舞蹈營,他選出舞蹈與音樂藝術家共十七名,從即興展開創作教學。此工作坊重點在於舞蹈與音樂兩個藝術領域的合作,進而人與物件共同即興創作,郭貝爾表示,這個工作坊的關鍵詞是驚奇與無意之間的成果,亦即在即興發展中,他在意表演者從無意中發掘的動態與組成畫面,產生未曾發現的「意外」。

作曲家郭貝爾今年初自基森大學退休之後,方開始展開德國之外的藝術教學工作坊,這次在越南的音樂舞蹈營,他選出舞蹈與音樂藝術家共十七名,從即興展開創作教學。此工作坊重點在於舞蹈與音樂兩個藝術領域的合作,進而人與物件共同即興創作,郭貝爾表示,這個工作坊的關鍵詞是驚奇與無意之間的成果,亦即在即興發展中,他在意表演者從無意中發掘的動態與組成畫面,產生未曾發現的「意外」。

因著海恩納.郭貝爾(Heiner Goebbels)七、八月的亞洲之旅,筆者很榮幸參與了其中一站——越南河內的音樂舞蹈營,這是河內歌德學院策劃,越南國家歌劇芭蕾舞團(VNOB)首次與越南舞蹈學院合作,從眾多越南籍申請者中,郭貝爾選出舞蹈與音樂藝術家共十七名,包含物件音樂家、電子音樂家、傳統音樂家與歌手,具備歐洲經驗的舞者及本地舞者,除了郭貝爾主要帶領外,越南國家歌劇和芭蕾舞團總監Tran Ly Ly也一同指導,此工作坊於二○一八年七月十六日至廿七日在越南舞蹈學院舉行。

郭貝爾今年初自基森大學退休之後,方開始展開德國之外的藝術教學工作坊,在越南音樂舞蹈營之前,郭貝爾才主持了另一個在巴黎CENTQUATRE舉辦的舞蹈音樂工作坊。身為作曲家的郭貝爾,早已自在穿梭於各領域之間,因他具有革命性的思維與眼光,如同歌德學院總監Wilfried Eckstein所說:「因郭貝爾改變了德國劇場,期盼他帶給越南表演藝術全新的撼動與觀看角度。」因此,旅行各地的郭貝爾這次來到了從未踏入的越南。

毫無預設與期待地進入創作

郭貝爾的劇場成就與影響深遠,忍不住讓人想了解他是如何做到的?到底他的創作方法是什麼?本次得以親見他的教學創作過程,解答也開拓了創作想像空間。

對於郭貝爾來說,教學與創作似乎沒什麼不同,之前採訪他時,他提到《白紙黑字》這個作品,起初自集體即興工作坊開始,當時他總是帶著空白的腦袋進排練場,且從未對作品有何遠景,因為「有遠景是危險的」,對作品完成的想望,反而限制了當前的發展階段,因此他作品中沒有線性敘事,文本引用交錯使得語義鬆動,進而發展出文本的音樂性這個特質。郭貝爾謙和的回答,讓人滿懷疑惑,導演的工作真如他說的這般「空白」?

郭貝爾的創作思考果然跟作品一樣,都難以解釋完全,但透過參與這個工作坊,了解到郭貝爾所提的「空白」即是毫無預設與期待,因他自身豐富的涵養,對藝術各領域的掌握與快速的思考,得以在劇場中進行紮實縝密的教學,他的哲學觀貫穿所有藝術領域,得以有整體全面的觀察,也能在細微之處發掘潛能。郭貝爾在工作坊進行之先,在越南歌劇院與河內舞蹈學院後台等地,先收集了許多物件,有數片大型布幕、長竹棍、雲朵道具、大型框架等等,這些物件具備幾何結構與建築可能,但郭貝爾自己也表示,很多只是現場直觀的選擇。

此工作坊重點在於舞蹈與音樂兩個藝術領域的合作,進而人與物件共同即興創作,由於郭貝爾對「物件的生命」之態度,表演者必須理解在台上如何與物件共同結構與布署,一開始與物件「相互」觀察、對峙,與物件「相互」吸引與合作,物件因表演者的行動改變方向、速度與動態,這是非常迷人而神秘的過程,由於郭貝爾先從觀察藝術家的能力、反應與合作的方式開始,接著就他們的即興創作與合作中展開討論,分享他的創作理念。然而,一開始的即興中,可以發現藝術家們的不安,從技巧與習慣中試圖跳脫的陣痛過程,以致後續如何將有潛力的發現重複「即興」,甚至往更深處開發,無疑是相當大的挑戰。

廣告圖片
專欄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Authors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