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舞台劇《同時代人》直播現場。(韓國文化藝術委員會 提供)
特別企畫 Feature 解封!? 容「疫」挑戰 大未來!╱國際現況 韓國

新闢數位內容戰場 資源分配爭議延燒

隨著近年來線上直播技術和數位內容產業的快速發展,表演藝術節目的線上化,彷彿成為後疫情時代的一帖解藥,但臨場感缺乏,製作水準參差不齊,難以吸引觀眾付費買單,為此學界與產業界積極聯手,期望將虛擬實境(VR)技術運用於線上節目製播工作。另一方面,韓國文化藝術委員會陸續頒布了群眾募資、線上節目製播、場館租金補貼等多項緊急補助方案,但看似出手大方,卻又分配不均,以致資源分配爭議持續延燒。

隨著近年來線上直播技術和數位內容產業的快速發展,表演藝術節目的線上化,彷彿成為後疫情時代的一帖解藥,但臨場感缺乏,製作水準參差不齊,難以吸引觀眾付費買單,為此學界與產業界積極聯手,期望將虛擬實境(VR)技術運用於線上節目製播工作。另一方面,韓國文化藝術委員會陸續頒布了群眾募資、線上節目製播、場館租金補貼等多項緊急補助方案,但看似出手大方,卻又分配不均,以致資源分配爭議持續延燒。

全世界的表演藝術圈都在經歷疫情所帶來的重大變革,韓國自然也不例外。儘管在二○一五年,韓國境內曾爆發「中東呼吸症候群冠狀病毒感染症(MERS)」疫情,造成近兩百人確診,約有四十人死亡,但當時的疫情範圍還算容易控制,感染高峰期也不長,再加上公部門及時頒布的藝術家紓困、票券優惠補助、場租費補助等方案,因此對表演藝術產業的整體影響不大。

有了二○一五年的經驗,韓國政府面對今年發生的肺炎疫情,起初還能從容應對,只是出乎意料地,這次的新病毒傳染力更甚,抗疫措施宣告失靈,至今仍難以全面控制疫情,長期抗戰已是所有人的共識。同時,隨著近年來線上直播技術和數位內容產業的快速發展,表演藝術節目的線上化,彷彿成為後疫情時代的一帖解藥,但也開啟了另一個爭奪資源與觀眾的戰場。

線上節目急速增加  公部門主導多項專案補助

疫情爆發之初,為防止病毒於密閉空間快速擴散,演出場館接連關閉,藝文線記者原先最擔心的是無稿可寫,現在的煩惱卻是節目過多,不得不多花時間篩選素材,工作量不減反增。近幾個月以來,許多記者的例行工作由外出採訪轉變為在家寫稿,每天盯著電腦螢幕觀看各種新製播的線上節目,工作固然是順利交差,但長時間下來,記者們抱持的疑問,大致與一般觀眾的感受相同,一是臨場感缺乏,二是製作水準參差不齊,三是難以吸引觀眾付費買單。為了克服這些難題,學界與產業界正積極聯手,期望將虛擬實境(VR)技術運用於線上節目製播工作,但軟硬體的普及仍需一段時間。

韓國文化藝術委員會(Arts Council Korea,以下稱ARKO)為因應武漢肺炎疫情,陸續頒布了群眾募資、線上節目製播、場館租金補貼等多項緊急補助方案。群眾募資方面,ARKO選定tumblbug及KakaoTogether兩個國內募資平台,針對該平台上公開的藝文活動募資專案,補助目標金額的50%,上限為五百萬韓元(約新台幣十二萬五千元),期盼以此舉帶動民眾實質參與援助藝文團體。線上節目製播方面,ARKO今年評選出包含舞台劇、歌劇、音樂劇、舞蹈、傳統藝術、多元藝術等領域,共廿四個節目給予製作補助,於Naver TV及V Live線上頻道播送演出實況。此外,針對今年四月前因疫情受影響的演出團體,經評審後提供最高達90%的場租費補助,上限為三千萬韓元(約新台幣七十五萬元)。

看似出手大方  資源分配不均引發爭議

公部門祭出的專案補助,在項目和金額上看似出手大方,實際上仍存有疑義。ARKO於今年的各項補助內容中提出擴增補助項目分類,其中特別強調音樂領域的評審類別放寬,然而截至目前為止,所有獲得補助的音樂團體及節目中,只有古典音樂、音樂劇及歌劇獲得青睞,新興跨樂種及獨立音樂工作者仍被排除在外,生計維持困難。對此,韓國音樂廠牌協會於日前召開討論會,公開要求ARKO提出合理解釋。政府為因應疫情而催生的各種支援,本是一番美意,卻也再度引發類型定義、評審標準及資源偏頗等爭端。

 

文字|許景涵 梨花女子大學韓國學研究所博士候選人

專欄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Authors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