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凡夫一套四冊的《四季集──文化澳門十年評論集》書影。(周凡夫 提供)
城市藝波 Cities & Arts

香港:演藝文獻陸續出版 為香港劇場留史

近期香港有多本劇場史料記錄出版,如《香港舞蹈年鑑(2006-2008)》、林克歡的《分崩離析的戲劇年代》、獨立樂團「盒子」的《盒子經》、前進進戲劇工作坊的《前進十年》等。這些演藝文獻的出現似乎是民間陸續地自發補白不足,但長遠來說香港需要的是一所演藝資料館,以為香港的表演藝術留史。

近期香港有多本劇場史料記錄出版,如《香港舞蹈年鑑(2006-2008)》、林克歡的《分崩離析的戲劇年代》、獨立樂團「盒子」的《盒子經》、前進進戲劇工作坊的《前進十年》等。這些演藝文獻的出現似乎是民間陸續地自發補白不足,但長遠來說香港需要的是一所演藝資料館,以為香港的表演藝術留史。

香港演藝活動頻繁多姿,但這些活動與現象、作品與劇場工作者、評論與研究的脈絡性梳理和資料的整存,一直都處在以製作為中心的劇場業界版圖的邊緣位置。其他地方的劇場業界即便以製作為中心,但在其他層面,包括教育、評論、研究、存檔等,是在周邊支援和承托著核心的發展;但在香港,這種支援和承托的力量與影響一直相當薄弱,即使多年來不少孜孜不倦在其中努力的劇場研究者默默耕耘,也難以與整個客觀環境抗衡。

學院中缺乏戲劇研究,資料整理仰賴民間團體

其中一個重要問題,是香港目前並沒有任何一所大專學院有劇場研究的課程,大多數不過是以「通識教育」的方式作入門式的呈現,即使是已有廿五年歷史的香港演藝學院,其剛開辦兩年的藝術碩士課程,亦貫徹學院一直以培訓演藝專業製作人才的方向。「香港戲劇工程」創辦人蔡錫昌在《香港戲劇年鑑2008》內〈大學開辦戲劇系的一些考慮〉文中曾提出相關討論,包括教育在邁向產業化的劇場中的意義,但兩大關卡──大學政策與政府取態──仍然難以逾越。

在缺乏學院的支援下,有關香港劇場研究的進行和資料整理,便因應學者的研究興趣散落在不同的學院中,如早年黃清霞便在香港大學英文系內進行過好些課程和實踐演出,中文大學的陸潤棠則集中做翻譯劇的研探,並出版了《西方戲劇的香港演繹:從文字到舞台》一書;而浸會大學翻譯學研究中心則在楊慧儀的策劃下整理了近四十年的香港翻譯劇目。至於中文大學邵逸夫堂則有一群有心的學者如張秉權、方梓勳等組成「香港戲劇工程」,舉辦戲劇活動和課程,並定期出版《香港戲劇學刊》和其他專書。 香港藝術發展局作為半官方機構,是在一定程度上補白了一些不足,主要是在藝術政策的梳理上,但畢竟非機構的核心工作;而近年較集中於劇場發展整理工作的,則是民間組織或個別劇團,如出版了超過八十個書目的「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協會自二○○七年起開始出版「年鑑系列」,包括已出版了三年的「戲劇年鑑­」(與戲劇工程及香港戲劇協會合作)和將於本年度首次出版的「戲曲年鑑」(與中文大學粵劇研究計畫及八和會館合作)。 此外,由「香港舞蹈界聯席會議」籌劃的《香港舞蹈年鑑(2006-2008)》,也剛於本年初出版。雖然未能夠作年度整理,但亦是演藝界的一件重要的事;目前看來,若以上各項目出版的持續性和素質能夠維持,則演藝業界就只欠了一本和音樂有關的年鑑了。年鑑的出版意義必然大於其銷售意義,若非由政府資助是難以維持;而隨著藝術發展局對演藝資料整理的重視(如主導第一個藝術界年度調查報告),這些牽涉大量研究和搜集工作的出版,將應該是局方的焦點關注,而各出版單位也希望爭取增撥更多資源,令業界能夠掌握更專業的資料,為香港演藝發展留史。 民間出版累積史料,期待建立演藝資料館 而最近也有個別的劇場出版值得注意,如遊走兩岸三地的戲劇學家林克歡,就把千禧年後發表的文章,包括對中港台劇場人、現象和作品的評論,選輯成《分崩離析的戲劇年代》一書於上月出版。而成長於澳門的香港藝評人周凡夫,亦在澳門基金會及教育暨青年局的資助下,剛出版了一套四冊的《四季集──文化澳門十年評論集》,份量十足。此外當不少團隊紛紛進入其重要的周年紀念時刻,也似乎深覺有必要作自我整理,作為再上路的座標。如「劇場工作室」是陸續整理了編導余翰廷的多個作品,而去年底出版的《盒子經》則是記錄了獨立樂團「盒子」二十年的創作,同時也是香港實驗劇場的重要文獻。

至於另一實驗團隊「前進進戲劇工作坊」,也剛出版了十周年紀念專集《前進十年》,藉梳理劇團書寫香港另類劇場發展史。這些演藝文獻的出現似乎是民間陸續地自發補白不足,但長遠來說香港需要的是一所演藝資料館,然有關聲音在缺乏領頭組織推動下未見強烈。隨著民間的自發性,有關述求期望能夠漸被關注,這是對應未來「西九」(編按:西九龍文娛藝術區)發展重要策略。

廣告圖片
專欄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Authors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