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亨利梅哲指揮台北愛樂奏出《逍遙音樂週》(台北愛樂 提供)

七、八月間國家音樂廳休館,使每年暑假隱然成爲兩段樂季的區隔。復館的短短半個月間,台北市交、高雄市交、台北愛樂先後登台,每個團體都有發奮圖强、相互較勁的態勢。若再加上九月登台的聯管、省交和外國樂團,相信愛樂者透過不同樂團特色、指揮風格的比對,對管弦樂藝術會有更進一步的認識。

《帕格尼尼主題狂想曲》之夜/拉赫曼尼諾夫:<帕格尼尼主題狂想曲>、德弗札克<狂歡節序曲>、浦羅高菲夫:<第五號交響曲>。《許斐平鋼琴》,狄沃夫指揮台北市交,八月十八日

首先登場的是台北市交《帕格尼尼主題狂想曲》之夜,獨奏由福建籍鋼琴家許斐平擔任,指揮則是美國指揮家蓋瑞.狄沃夫。這首優美抒情的作品不但充滿繁複的鋼琴技巧,也展現豐富多彩的管弦樂色彩。狄沃夫的指揮流露學院派氣息,動作小而謹慎,樂曲處理傾向保守。使得這首活潑中帶點潑辣的作品(下半場普羅高菲夫交響曲亦同)表情動態稍顯不足。這種特質從一開始的序奏就出現,四個漸强斷奏顯得不夠俐落,音量變化和合奏力度不夠豐沛。許斐平的表情處理非常精緻,力度稍輕,斷句平緩,不誇大對比。有些强音斷奏稍顯不夠果斷,音色有點濁。但是他的慢板則柔美合宜,朗朗如歌而不致濫情。整體結構尚稱緊密工整,樂團節奏偶而和獨奏不能緊密契合,是一小瑕庇。市交樂手的表現則維持一般水準。

《綺音的邀約》/韓德爾:<雙簧管協奏曲>、莫札特:<鋼琴協奏曲第十二號>、舒伯特:<交響曲第五號>、蔡興國雙簧管,徐頌仁指揮高雄實驗交響樂團,八月二十五日

高雄市交去年七月才改制爲高雄實驗交響樂團,由業餘晉升爲職業團體。當晚是由該團樂手組成的二十五人室内管弦樂團演出,弦樂編制爲六、四、四、四,演出曲目則是由巴洛克到浪漫的中小型管弦樂。不過以當晚弦樂精銳羣的表現來看,該團詮釋能力有限。其韓德爾雙簧管協奏曲幾乎是可以完全稱道的,聲部均衡是最大優點,優雅流暢的旋律線令人感到輕鬆舒暢。莫札特鋼琴協奏曲則略嫌粗糙,獨奏兼任指揮時,樂團顯得不夠自發性。到了舒伯特就顯現重重漏洞了,小提琴音色乾燥、聲音太薄、節奏不明;大提琴太過弱勢,缺乏魅力;木管的失準叫人驚訝。安可曲的柴可夫斯基小夜曲平板乏味,好似未經修飾的排練,徐頌仁的指揮似乎未盡激發之效。

蔡興國最近走紅通俗音樂界,但是對獨奏的演練則未免失之輕率。慢板尚能保有一貫不錯的音色和抒情性,但是一到快板就顯得吞吞吐吐,拍子、音色都不顧了,而這只還是巴洛克作品呢!徐頌仁的鋼琴獨奏明快活潑,可惜樂團並没有很好的烘托效果。

《道遙音樂週》威爾第:<命運之力>、孟德爾頌:<仲夏夜之夢>、巴伯:<慢板>、杜南伊:<小星星主題變奏曲>、柴可夫斯基:<義大利隨想曲>。蕭唯真鋼琴,梅哲指揮台北愛樂,八月三十日

台北愛樂的逍遙音樂週再度造成高潮,台北愛樂這次特地安排了較大的樂團編制,威爾第《命運之力》祥和的弦樂、優美的木管獨奏、大合奏的爆發力和躍動感,完美的説服力令人感動。上次梅哲的舒伯特曾令我對其大編制管弦樂持保留態度,現在則疑慮一掃而空。

《仲夏夜之夢》樂團表現大致不錯,唯著名的序曲快板小提琴碎弓仍嫌遲滯,靈活度和整齊度略顯瑕疵。由蘇顯達領軍的第一小提琴羣,表現出明亮、光澤而靈活生動的音色。唯一的敗筆是在「羣班蛇」中女高音的演唱,尤其是林惠珍的部份。由於樂團和合唱團都相當龐大,林惠珍爲了希望突出自己聲音,作出足夠的戲劇性,結果不但音準時時上飄,表現也誇大不自然。其實我想這段演唱實不必以歌劇詠嘆調的方式來表現,而指揮如能適度調整獨唱者的位置和伴奏音量,這場演奏可在水準之上。

梅哲再度出最拿手的巴伯慢板,愛樂弦樂羣的樂手也不叫人失望。但是這次編制雖較大,推向高潮的效果,反而不如上回小編制演奏來得精采。雖然如此,梅哲的巴伯慢板絕對值得一聽再聽!蕭唯真的《小星星主題變奏曲》令人對她的印象有全新的評估,從頭到尾引人入勝,竟找不出什麼可挑剔的地方。當中有一些鋼琴明顯超越弦樂、打擊樂器的地方,我想應該是樂團反應不夠靈敏的緣故。蕭唯真的鋪陳恰到好處,不僅技巧繁複處不留難色,表情轉折自然流暢,和樂團更是契合無間。她的幅度雖不宏大,但完成度令人激賞,下次演奏值得期待。終曲柴可夫斯基的《義大利隨想曲》盡善盡美,比幾個俄國樂團稍斯文些,但是音色華麗精緻,令人如沐義大利的明媚田園風光。

 

文字|楊忠衡 現任《音樂論壇》、《愛樂人》副總編輯

專欄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啓事

請捜索您的記憶,使歷史更完整

《表演藝術》希望爲光復以來中國人在音樂、戲劇、舞蹈各方面的表現留紀錄,爲歷史存證。這樣的工作百密也有一疏,掛一更難免漏萬,絕非少數人的努力就能捜羅完整。我們因此在這兒呼籲,請把您自己的或您知道的有關資訊提供給我們,我們希望由《表演藝術》保留的紀錄,不會遺漏了您的或您認爲重要的訊息。

Authors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