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貢》以賺人熱淚的情節、含蓄且真誠的表演、寫實鮮明的舞台風格成功征服了法國觀眾。(Jean-Louis Fernandez 攝 Odéon-Théâtre de l'Europe 提供)
巴黎

劇場創作以亞洲移民為題 認識亞裔族群的契機

今年,巴黎兩間國立劇院分別搬演了以亞洲移民為題材的作品——新銳女導演恩桔妍的《西貢》,透過單一廚房場景,流轉於兩個時代與城市之間,重塑越南移民的辛酸史;曾來台創作的法國導演迪麥可《華人在奧貝維利耶》則用充滿感官性的舞台效果跨越了文化藩籬,讓法國觀眾突破成見,認識華人的現實處境。透過劇場,讓法國觀眾有機會認識亞裔族群,讓劇場藝術體現跨種族的人性價值。

今年,巴黎兩間國立劇院分別搬演了以亞洲移民為題材的作品——新銳女導演恩桔妍的《西貢》,透過單一廚房場景,流轉於兩個時代與城市之間,重塑越南移民的辛酸史;曾來台創作的法國導演迪麥可《華人在奧貝維利耶》則用充滿感官性的舞台效果跨越了文化藩籬,讓法國觀眾突破成見,認識華人的現實處境。透過劇場,讓法國觀眾有機會認識亞裔族群,讓劇場藝術體現跨種族的人性價值。

根據二○一二年法國國家統計與經濟研究所(INSEE)的調查,法國移民中的亞洲人口約占了14.4%。然而,大部分的法國民眾仍擺脫不了對亞洲人的刻板印象。二○一七年三月,巴黎警察在執行公務時,誤殺了一名中國人。這個意外事件在法國華人圈引起軒然大波,許多亞洲社團紛紛發起抗議歧視的活動。「如何讓一般民眾深入了解亞洲族群?」這個問題成為幾位法國藝術家的創作依據。二○一八年,巴黎兩間國立劇院分別搬演了以亞洲移民為題材的作品:《西貢》Saïgon以跨時代的敘事重塑越南移民的辛酸史,《華人在奧貝維利耶》Les Chinois à Aubervilliers則讓華裔人士打破沉默,在舞台上為自己發聲。

追尋遺忘的集體回憶

法國新銳女導演恩桔妍(Caroline Guiela Nguyen)透過舞台敘事反映出當代生活的深層矛盾,用人性情感體現劇場的政治力。對她而言,劇場應該讓觀眾看見現實世界的多樣性、聽見不同世代、種族、文化的聲音。從越南裔的母親身上,她發現了「越僑」(Viet Kieu)有許多不為人知的故事。為了拼湊這些失落的記憶拼圖,她花了兩年的時間在胡志明市與巴黎十三區做田野調查,並與法國和越南演員一同用「舞台書寫」的手法將真實的人生化為虛構的情節。透過單一的廚房場景,《西貢》流轉於兩個時代與城市之間:一九五六年越戰爆發前夕,大批越南民眾隨著法軍撤退,在巴黎展開全新的人生;當一九九六年越南開放探親,回到故鄉的他們卻發現人事已非,深刻體會失根的落寞。

為了突顯演出的真實性,恩桔妍刻意保留越籍演員的口音,讓他們在舞台上盡情展現自我,如她所言:「我並非要呈現探討越僑的言論,而是要他們在台上展現自己的樣貌、體態、口中的語言和心中的風景。(註)」在奧德翁劇院(Odéon-Théâtre de l'Europe)演出的《西貢》以賺人熱淚的情節、含蓄且真誠的表演、寫實鮮明的舞台風格成功征服了法國觀眾。它不僅在去年亞維儂藝術節造成轟動,在巴黎演出後更是佳評如潮。這齣感人的通俗劇甚至受到柏林列寧廣場劇院(Schaubühne)、荷蘭藝術節、北京保利劇院、上海東方藝術中心的邀演,可說是法國近年來最受歡迎的戲劇製作。

華人印象與現實的交錯

曾多次來台創作的法國導演迪麥可(Franck Dimech)受巴黎公社劇院(Théâtre de la Commune)邀請,執導連結劇場藝術與社會現實的「時事劇」(Pièce d’actualité)。藉由這次機會,迪麥可企圖探索非法華人勞工的處境,並顛覆法國人對他們的刻板印象。從二○一六年十二月起,他分別展開兩次調查研究,在巴黎和馬賽郊區會晤了不同職業、性別、年齡的華人移民,並組成了融合專業演員與業餘人士的演出陣容。儘管訪談的內容成為主要的創作素材,迪麥可希望營造一種充滿詩意與想像的作品,而不是蘊含政治訊息的紀實性演出。

舞台上,陳腔濫調的中國印象與華人的現實樣貌彼此交錯:茶道儀式和廣場舞、古典花瓶與站壁妓女、紅色塑膠椅與包餃子工坊……透過南轅北轍的舞台意象,迪麥可似乎想呈現出華裔族群在法國人眼中的陌生且矛盾的印象。此外,迪麥可也參考了社會心理學博士生陳頲的研究,在劇了解華人離鄉背井的實際遭遇、他們對於自我的認同,及對未來的展望。儘管《華人在奧貝維利耶》並沒有深入探討華人在異地生活的感受,但迪麥可運用充滿感官性的舞台效果跨越了文化藩籬,讓法國觀眾突破成見,認識華人的現實處境。

的確,法國舞台仍鮮少出現黑頭髮、黃皮膚的表演者,大部分的藝術家也對亞洲文化一知半解。但《西貢》與《華人在奧貝維利耶》提供法國觀眾一次認識亞裔族群的契機,讓劇場藝術體現出跨越種族的人性價值。

:Jean-Marc Proust, “Le vrai du Phô” in Wanderer, 15 janvier 2018

專欄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Authors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