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鳳凰劇院藝術總監杜勒葉參與兩廳院「青少年劇場」國際論壇,分享經驗。(國家兩廳院 提供)
特別企畫 Feature 當代藝術共享學╱資源共享

國家兩廳院的陪伴、共享、製作、鏈結

  1. 藝術基地計畫

近年因應國家表演藝術中心全到位,大場館時代來臨,成立卅二年的國家兩廳院長年以邀演國內外節目為主、提升觀眾視野的場館任務也進行轉向,近年以成為「藝術家的家」自詡,在節目邀演、製作之外,開放場館資源共享,建立藝術家培育、串連的網絡亦為核心目標。

「藝術基地計畫」開始於二○一四年,五年間邀請十二位藝術家駐館創作,是場館的泥土,也是場館橫向連結創作者、地方、國際的起點。該計畫目前收束了「長期駐館藝術家」、「短期駐館藝術家」、「Gap Year兩廳院壯遊」、「藝術行政實習計畫」等四項專案,除了「長期駐館藝術家」採邀請制之外,其餘都是公開徵選,且「長期駐館藝術家」也由一年制延長為兩年,建立更穩固的夥伴關係。

整體而言,計畫內容從青年培力出發,以充足的資源與時間培育相關人才,整體內容則涵蓋行政、製作與創作層面,挹注場館資源、排練空間共享、跨國連結,在不同階段給予處在不同創作階段的藝術家、剛入門的藝術行政不同支援,今年首次加入「導師」制度,邀請兩廳院藝術顧問林強領軍這群藝術老手與新血。

藝術總監劉怡汝指出,「比如創作者在田野階段,需要採訪相關主題的專家學者,也可以透過兩廳院聯繫,會有階段性呈現,讓兩廳院會員、專家學者可以參加,給予藝術家回饋,製作雖是最終目的,但不是唯一的路,重點仍是兩廳院如何在創作的過程中陪伴藝術家探索。」

月前公布今年度入選名單為:「長期駐館藝術家」的劇作家吳明倫、劇場導演樊宗錡、劇場及新媒體導演周東彥;「短期駐館藝術家」為演員王安琪、聲音藝術家紀柏豪;入選「Gap Year兩廳院壯遊青年」的有林陸傑、林靖雁、馬雅、張凱福、陳弘洋;以及7位「藝術行政實習計畫實習生」程鳳如、王晴毅、陳偉銘、李佳玲、游佳晏、傅米琦與林薇仁。

 

  1. 三館共製

在節目製作端,目前兩廳院的節目企劃部分為「節目企劃組」與「國際發展組」,經理施馨媛說:「這兩個組別分別擔任前鋒與後衛的角色。」作為場館,培育藝術家的作品作為主辦節目仍是場館的重要成果指標,但首演並非最終目的,仍期望透過國際發展如場館結盟、交流,或藝術節邀請國際策展人參與,帶領藝術家、作品走得更遠。

在國內鏈結方面,藝術基地的下一階段則為「三館共製」,橫向連結國家表演藝術中心資源,提供經費與檔期的「三館共製」,目標對象為創作語彙已然成熟,且具有國際發展潛力的藝術家。目前分為徵選與委製,首屆徵選得主為編舞家黃翊《長路》,委託製作為鄭宗龍《毛月亮》,都在二○一九年首演。第二屆甄選計畫即日起至二○一九年三月廿九日止接受報名,甄選辦法可至國家表演藝術中心三場館官網下載。

「三場館共同製作計畫」核心精神鎖定在「原創」、「全新」、「50%以上台灣專業人才參與」,類別及規格則完全不設規範與限制,唯「未來性、開創性、國際性」是最高指導原則,獲選者將可獲得最高新台幣一千萬製作經費,作品預定二○二一年於三場館演出。

另一方面,三館亦研擬出「國家表演藝術中心巡演場地租用申請辦法」,各場館每兩年輪替擔任並辦理巡演評議作業,以單一窗口收件,一次申請多場館巡演的精簡機制,希望簡化國內團隊申請場地的流程。整合之後,租用範圍涵蓋三館共十二個場地,團隊可以一次就演出需求申請場地,通過評議後,將依據各場館租用管理辦法和場館簽約,共享空間資源。

 

  1. 地方縣市政府結盟,藝術出走

除了國家級場館的資源連結、共享,兩廳院的「藝術出走」巡演計畫自二○一五年開始,跳脫台北中心主義思考,打破殿堂高牆,以「挖掘台灣文化,找出屬於台灣的故事」為核心,推出《阿章師的拉哩歐》(2015)、《阿香的繪葉書》(2016) 、《菲林的映画光年》(2017、2018)等作, 與演出的縣市政府合作,將作品帶到偏鄉,實行教育推廣、文化平權理念。

四年來,藝術出走巡演基隆、台北、台中、彰化、雲林、嘉義、台南、台東、高雄、關山、太麻里、南投、花蓮等地,累計共三萬五千餘參與人次,企圖以靈活的動態與縣市地方建立網絡,豐富、活化和擴大兩廳院的連結鏈。

除此之外,場館製作演出節目亦開始建立縣市政府合作網絡,在製作前期即溝通邀演、巡演意願,比如《在棉花田裡的孤寂》(2018)為國際劇場藝術節的節目之一,桃園鐵玫瑰藝術節亦為共製單位,於兩廳院首演結束後,即巡演至桃園。國內外夥伴場館的串連、地方縣市政府的合作,使觀眾群進一步擴散,想方設法的策略與連結,無非期能讓藝術家更有餘裕,也讓優秀的作品有機會延長生命,建立完善的表演藝術生態系統。

 

  1. 國際場館結盟

二○一七年,兩廳院與法國國立「鳳凰劇院」簽訂四年合作交流「開動計畫」(KAIDONG PROJECT),這是兩廳院首次與國際場館建立長期交流網絡。兩場館將共建節目交換、共製及駐館藝術家駐村創作與發表的平台,讓藝術家跨國交流網絡更為緊密。今明兩年,除了兩地藝術家交流進駐各自場館、台灣藝術家作品巡演歐洲的相關計畫之外,兩廳院亦將邀請鳳凰劇院駐館藝術家導演夏東內執導英國劇作家凱利的《愛與金錢》,於二○二○年首演,該作將是兩廳院首次的跨國場館結盟製作。

不只法國,施馨媛透露,目前也在尋找西班牙、瑞士、亞洲的夥伴,透過跨國的結盟,讓共享經濟可以更落實在製作與交流,她說:「從培養皿到成熟藝術家,我們希望找到開拓視野可能性的方法,館際交流能讓藝術家的路能夠走得更遠,希望搭出一個網絡,在不同城市都有結盟單位,讓表演藝術生態網絡建立得更完善。」

廣告圖片
專欄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Authors
作者
專欄廣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