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胡琴演奏家王瀅絜走上國際,重新去思考二胡的各種可能。(王董碩 攝 王瀅絜 提供)
焦點專題(二) Focus 台灣國樂新勢力 邁向世界的進行式/演奏篇

多方嘗試不設限 演奏新銳創造新風景

台灣多年來培育了豐富的國樂演奏人才,除了成為國內外樂團的生力軍,也以個人身分或組成小團體的方式,在國樂的表演形式上開創各種可能:或組合各樂種樂器,或融會爵士、流行、搖滾等風格,或加入現代音樂手法,同時也將國樂樂器帶上世界音樂的舞台,他們透過國樂,大膽提出自己的觀點,創造豐富繽紛的音樂新風景。

台灣多年來培育了豐富的國樂演奏人才,除了成為國內外樂團的生力軍,也以個人身分或組成小團體的方式,在國樂的表演形式上開創各種可能:或組合各樂種樂器,或融會爵士、流行、搖滾等風格,或加入現代音樂手法,同時也將國樂樂器帶上世界音樂的舞台,他們透過國樂,大膽提出自己的觀點,創造豐富繽紛的音樂新風景。

現今台灣的國樂界經過多年培養,在演奏方面孕育了大量優秀人才,除了進入國內樂團,也有許多演奏家受聘於國外,如澳門中樂團、香港中樂團都有台灣國樂演奏家的身影,二○一七年成立的中國蘇州民族樂團台灣演奏家更占了三分之一,說明了台灣在國樂演奏人才培育上的成果。然而,除了加入大型樂團,還有許多演奏家們單槍匹馬或相互組成各種的小團隊,除了純粹的國樂樂器組合,由於他們多已大量接觸各種不同的音樂形式,因此組合也包括了各樂種樂器,風格大量借鑑爵士、流行、搖滾及現代音樂手法,除了開發新風格,也將國樂樂器帶向世界音樂的舞台。 不為創新而創新,他們將自身的體驗消化轉換,透過國樂,表達出自身的觀點,也為我們帶來了許多新的風景。

單槍匹馬闖世界  打開無限可能

鍾玉鳳與連佩如兩位台灣演奏家,都以琵琶向世界發聲。鍾玉鳳在台灣接受琵琶演奏專業訓練,除了加入「忘樂小集」進行傳統展演外,曾與獨立音樂創作人林生祥組成了「生祥與瓦窯坑」,參與了流浪之歌音樂節、德國音樂越界計畫、魯多許塔音樂節,也是少數以琵琶演奏家身分接受各種國際世界音樂節演出邀約者。她將琵琶的演奏手法自由運用在不同的音樂類型裡與世界各種樂器對話,創造了專屬於她向世界敘事的口吻與腔調。「Sweep漩指跨界樂團」以琵琶為主加上電吉他、電貝斯、鼓手,融合傳統、世界、當代、視覺、影像、舞蹈等等藝術元素。師承蒲東派大師林石城,連佩如已出版多張琵琶演奏專輯,除了對傳統樂曲深刻鑽研,更發展「琵琶旅行樂誌」計畫,前往澳洲、法國與當地音樂家進行交流並錄製專輯。

單槍匹馬向世界叩問的,還有曾任北市國胡琴首席演奏家的王瀅絜。她自幼接受非常嚴謹的古典音樂教育,學習鋼琴、小提琴與理論作曲,八歲時開始學習二胡,是台灣第一位二胡演奏碩士。成為自由演奏家之後,王瀅絜到了法國,與更多現代音樂作曲家及演奏家接觸。傳統演奏上不喜歡的雜音卻成了外人耳中優美的音聲,讓她重新去思考二胡的各種可能。王瀅絜的專輯《雲樹》在去年由法國出版現代音樂的唱片公司「指紋唱片」做了全球發行,為了進行現代音樂的推廣,她持續以二胡進行各種演奏與講座計畫。另一位「第一」是現在於布魯塞爾音樂院研讀爵士樂演奏的笙演奏家洪紹桓,他是第一位國樂樂器作為主修進入爵士樂專業科系的音樂家。

專欄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Authors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