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策略1號劇團《這我可從沒做過》(Jonas Maes 攝 臺中國家歌劇院 提供)
特別企畫 Feature 表演藝術的泛科學╱概論

從舞台上的他方 到建構一整個世界

當代影像科技與表演藝術的關係簡史

從電視誕生開始的六○年代起,影像就成為表演藝術現場可見的表現元素,或是以作為異質資訊來源的影像,改變舞台敘事結構,或是以同時性的影像呈現不同角度的舞台觀點;在數位運算發達的當下,也能透過虛擬影像在劇場中打造出一整個不存在的世界;而網路科技「無遠弗屆」的今日,也讓表演藝術藉此思索更多……

從電視誕生開始的六○年代起,影像就成為表演藝術現場可見的表現元素,或是以作為異質資訊來源的影像,改變舞台敘事結構,或是以同時性的影像呈現不同角度的舞台觀點;在數位運算發達的當下,也能透過虛擬影像在劇場中打造出一整個不存在的世界;而網路科技「無遠弗屆」的今日,也讓表演藝術藉此思索更多……

2018 NTT-TIFA

策略1號劇團《這我可從沒做過》

3/3~4  14:30

梅田宏明 身體田野計畫《勾勒》

4/14~15  14:30

臺中國家歌劇院小劇場

INFO  04-22511777

當代科學與表演藝術的關係,並不是因為表演藝術被科學或技術所決定,而不得不在新科技快速變化的時代被動地回應這些變化。如果把對於科學與表演之間關係的考察在時間上拉得更長,抽象程度拉得更高,我們必然會發現,不管在什麼時代,表演藝術總是與其技術條件及思維方式(或說「科學」)息息相關。古希臘的表演理論,就具體展現了希臘人透過「神話」這種當時最先進的科學來理解事物的方式,而柏拉圖的洞穴理論中影子與光對於表演理論的影響,正是他希望透過哲學對抗神話驅逐詩人的具體展現。

當然,當代的表演藝術與科學及技術間的關係之所以重新受到重視,具有全然不同於過往的歷史背景。現/當代的表演藝術之所以開始關注表演與科學或技術的關係,除了來自於上個世紀六○年代之後影像技術(特別是造就「大眾」傳播領域誕生的電視與之後的手持攝錄影機)對一般人日常生活直接的影響之外,還有另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七○年代之後,人文社會科學的論述開始更大幅度地注意到「技術」透過生活經驗限制了我們的認知與思考模式。

「技術(technology)並不是科學(science)」是這一波七○年代以降的人文社會科學論述影響各類型藝術最重要的命題之一。傳統科學論述裡,尊崇理論貶抑實驗與技術,甚至將技術視為被動地配合科學的「工具」,或是貶抑式地將工程實作視為「應用」科學而不具有自身的特色。中文語境中,我們往往以「科技」同時間指稱科學及技術其來有自。七○年代以降的論述一方面承接廿世紀上半葉前衛派、未來主義者及包浩斯學校等現代主義者對技術革命的探索,另一方面也透過反省廿世紀上半葉兩次大戰與納粹興起的背景,發現工業革命以降,技術樂觀主義與精神上的虛無感之所以在同一個歷史時空下出現,其實是一體的兩面,起因於人類的工具化及生活的合理性化,而工具化及合理性化都是「技術」的架構特徵。因此,七○年代以後,思想家們開始回應這樣的問題:如何從技術對於日常與意義的束縛中解放開來?相應於這個發展,表演藝術家們則是開始思考:技術與表演的關係是什麼?在有限的篇幅下,本文以六○年代以降的影像科技發展作為軸線,考察表演藝術與影像的互涉關係。

電視影像  異質資訊的來源  

誠如上面所述,六○年代以降的電視、電影與手持攝錄影機全面地改變了時人的日常生活,居伊.德博(Guy Debord)甚至於一九六七年主張,社會全面進入「奇觀社會」的時代,不管是生產關係還是人際及社會關係都受影像生產方式的影響,資本主義的基本邏輯不再圍繞著物件生產來組織自身,而是被影像的生產所取代。

六○年代末期,電視般的影像開始被拿來使用在舞台上。模斯.康寧漢(Merce Cunningham)在舞作中將錄像藝術家白南準(Nam June Paik)創作的影像投影在小型布幕上,布幕上的影像內容並不與現場的舞蹈有著直接相互聯繫的敘事關係。這樣的場景全然不同於前此的舞台裝置,而更接近於藝術家理查.漢彌爾頓(Richard Hamilton)藉由一九五六年的畫作《是什麼使今日的家庭變得如此不同,如此有魅力?》所提出「電視所傳遞的異質資訊組織了當代家庭生活」這個命題。

六○年代起直到八○年代末期,西方多數家庭生活的核心圍繞著「客廳中的電視」來組成,來自私人生活圈之外的資訊,像是新聞、娛樂與廣告,透過電視刺穿一般人的生活節奏。從康寧漢與白南準的合作開始,舞台裝置中的影像,往往就成了異質資訊的來源,發揮改變舞台敘事結構的力道。

不僅如此,正是因為電視資訊的提供,一般人得以更大幅地透過影像獲知遠距的消息,彷彿不在場的在場者,共同見證了某個重大事件的發生。日本蠢蛋一族(Dumb Type)在八○至九○年代的作品,往往利用這些新聞時事影像(像是愛滋病相關議題的影像)作為表演時投影的內容,產生「真實」與「見證」的觀看效果。另一方面,「不在場的在場者」這個角色的出現,讓「在場」體驗的必要性受到質疑,只有現場脈絡中才會創造出來、而事件過後如果沒有留下記錄就消失的「偶然性」,也成為當時藝術家們探索的重點,康寧漢與音樂家約翰.凱吉合作過的許多作品,探索的正是這樣的議題。此外,「觀眾」的角色變得更為重要,羅伯.莫理斯(Robert Morris)的作品《柱子》Columns讓三個柱子立於空無一人的舞台上一陣子突然倒下後,就結束了這場表演,「觀眾的體驗」代替演員成為這場表演的主角。這些在電視時代所發展出來的演出形式,都是為了回應電視這種技術所發展出來的新經驗。

專欄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Authors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