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遊歷十個歐洲城市的《自體繁殖的悲劇》,試探同一個問題:如何重新創造當代的悲劇?。圖為2002年在亞維儂藝術節中演出的《自體繁殖的悲劇—亞維儂篇 劇照》。(法新社 提供)
特別企畫 Feature 劇場官能新體驗/聚焦藝術家

感官煉金術打造的精神劇場

羅密歐.卡士鐵路奇與拉斐爾藝術合作社

卡士鐵路奇和他的姐姐、老婆一起成立的拉斐爾藝術合作社,使用符號一向大膽自由、出人意表,透過不同媒介質疑理性、刺激感知的界限,因而得到「破壞聖像」的好名聲。從他們借用文藝復興畫家拉斐爾的名字,便能一窺三位元老的創作指標:以和諧建構看似溫柔完美的形式,卻聯結到另一焦慮不安的次元;在那裡我們將失去座標,浸在戲劇的張力和物質的動力之中。

卡士鐵路奇和他的姐姐、老婆一起成立的拉斐爾藝術合作社,使用符號一向大膽自由、出人意表,透過不同媒介質疑理性、刺激感知的界限,因而得到「破壞聖像」的好名聲。從他們借用文藝復興畫家拉斐爾的名字,便能一窺三位元老的創作指標:以和諧建構看似溫柔完美的形式,卻聯結到另一焦慮不安的次元;在那裡我們將失去座標,浸在戲劇的張力和物質的動力之中。

曾看到關於羅密歐.卡士鐵路奇(Romeo Castellucci)的報導,對這樣的描述印象深刻:「早晨陽光下,他的六個孩子圍繞著他,一切都那麼溫柔、安然,一個平凡的日常。然而下午,他開始排練工作,聚精會神地遊走在所有事物的邊界上,徘徊在死亡國度門前」。出入明亮的居家生活與劇場的幻象黑盒,卡士鐵路奇的作品便是以反差極大的光與闇,為潛意識塑形、劃開驚悚夢境中的真實。想到這六個孩子,也曾被他放置在輕柔全白的舞台上,許多符號暗指猶太大屠殺。暴力發生前的懸疑狀態,什麼事也沒發生,他們就是在那兒,卻令人不寒而慄。

溝通所有感官與精神的「極度劇場」

卡士鐵路奇和他的姐姐、老婆,分別是舞台設計、繪畫、文學與美術史出身,也許因此對空間、質材與形象特別敏銳,加上對白的缺席,他們的作品常被歸類為某種劇場裝置。三人一起成立的拉斐爾藝術合作社(Socìetas Raffaello Sanzio),使用符號一向大膽自由、出人意表,透過不同媒介質疑理性、刺激感知的界限,因而得到「破壞聖像」的好名聲。從他們借用文藝復興畫家拉斐爾的名字,便能一窺三位元老的創作指標:以和諧建構看似溫柔完美的形式,卻聯結到另一焦慮不安的次元;在那裡我們將失去座標,浸在戲劇的張力和物質的動力之中。由此而生他們的劇場模式,融合所有藝術表達形式,溝通所有感官與精神的「極度劇場」。

在最近力作,《神曲三部曲》中的《地獄》篇,甫一開場,卡士鐵路奇便站在舞台前緣,獨自面對觀眾。他一字字、清晰沉穩地說「我叫,羅密歐.卡士鐵路奇」,以此展開藝術家對身世的疑問。如果但丁走進的是一座迷霧森林,他則是實在地站在亞維儂教皇宮空曠的舞台上,從面孔模糊的人群中,轉身走進歷史的黑洞。看守地獄之門的三頭犬,成了對觀眾狂吠的犬群,這個男人被三隻狗攻擊,蜷縮地上,沒有抵抗。

卡士鐵路奇曾說,作為一個藝術家,冒險是內在條件。面對生命的謎團,藝術創作得和觀眾一起經過危險的試煉,「真正的藝術是危險的。危險來自另一世界、來自無法辨識的語言。」一個沒有防護措施、徒手攀爬教皇宮的男人,觀眾只能眼睜睜地追隨他每一步。在害怕他掉落的提心吊膽中,面對自己屏息的片刻,觀眾是見證者、也是情緒的參與者。

現實語言無能精確描述的,便得從肉體和呼吸中創造,發現可能的他方。以亞陶「殘酷劇場」的角度來看,其實是一種反抗精神,拉斐爾藝術合作社以劇場向劇場的本質提出疑問。他們第一個危險試煉,便是挑戰「再現」的傳統概念,破壞與解構成了回到劇場本質的第一步。

古典文本是想像拼圖的第一片

如果希臘悲劇是西方劇場的根源,那文本便是劇場的原初記憶。地方神話、童話故事、希臘悲劇、莎士比亞、文學名著等,拉斐爾藝術合作社的每個作品,都是以古典文本為參照點。但他們捨棄文學層面,好對抗文字的覇權,和約定俗成的解讀。

卡士鐵路奇說:「劇場不應是重建之地,而是與這些不相識的形體相遇,在彼此身上找到自己的回音。」劇場立足的是觀眾的當下,傳統將劇場演出視為歷史的再現,其實是不可能的任務。我們只能以累積至今的象徵語彙,自創一種經驗語言,去攫住不同時空的相同感知,也才有與歷史對話的可能。

廿一世紀初,拉斐爾藝術合作社展開史無前例的劇場奇旅,遊歷十個歐洲城市的《自體繁殖的悲劇》,試探同一個問題:如何重新創造當代的悲劇?此系列十一個組曲展現既獨立又相關聯的元素,如「匿名的母親」在每個城市都有不同的面貌,但無論是時間、法律、社會文明等,世界機制是內在、單性的繁衍系統,隱喻所有規範的循環暴力。繁殖也可視為此計畫的創作意涵,在「悲劇」這個架構中,不斷匯集各式隱喻象徵,指出悲劇正形成的過程,再從中探尋它的源頭。

在神的背上顛覆

在這所有象徵碰撞的場域,演員身體的運用,首先為歷史紀錄裡缺席、沉默的族群發聲。這也是為何這些人物總是無名氏。卡士鐵路奇認為,劇場裡一定要出現三種身體:機械性、人性、動物性,這些身體之間的碰撞與中斷,可以懸宕語言,因由發展再現的可能形式。

例如舞台上經常出現的小孩和動物,象徵生命衝動的力量。牛、馬、羊等動物的運用,常帶有神話的性衝動色彩,褻瀆上帝、也回到古老的象徵世界。動物某部分不受控制的意外特質,就如同孩子的身體,仍在一種無秩序的摸索中。《自體繁殖的悲劇》的〈布魯塞爾〉篇,卡士鐵路奇就曾讓一個不會走路的嬰兒,孤單坐在冰冷的大理石台上,疑惑地看著這個世界,強烈的此時此地。他也常讓孩童僅著一條三角褲,純真臉龐與未發育的裸身,散發陰陽同體的錯亂感。矛盾並存的動物性身體,成為卡氏劇場的身體童年。若要在劇場裡經驗歷史,便得持續地回到這個童年。

這是卡士鐵路奇寫下的劇場版人類演化史,擺盪於孩童的無序野性,與成人的制約疲軟間。然而在這身體行列中,還有一種常規之外、消耗的身體,創造出癲癇的語彙。拉斐爾藝術合作社的許多作品,幾乎都以畸零人作為關鍵角色,切除一邊乳房的女人、兩手長短不一的男人,還有演員的喉嚨開了個洞,讓微型攝影機伸進去探照他的體內,投影被入侵的身體。卡士鐵路奇認為,劇場是屬於激情、病態的,演員就像歷史的載體,自願將殘缺的身體曝露在他人的審視下,呈現世界的暴力。所以他的劇場裡出現各種萎縮、受傷、畸形等身體,顛覆「美」的規則,回歸肉體甚至器官。

受害者的肉體在純粹空間中的運動,製造痙攣激進的奇異,「痛苦」的主題強悍地穿透觀眾,被俘獲的感官,只能啞口。卡士鐵路奇比喻舞台本身,就是一具沉默的身體,而且是十字架上耶穌的身體,因為沒有一個舞台不是釘子和榔頭作成的……

物質變形的微生力量

觀眾凝視台上的畸形身體,是一種苦難的試煉。而劇場裡混沌物質變形的過程,則是屬於感官的冒險。卡氏的劇場裝置,在材質和光階的實驗上,常在可見與不可見的兩端間游移。舞台與觀眾間,總是斷續地隔了一個「面」,如:玻璃隔板、羅紗網或一排譜架。既透明又製造視覺的障礙,舞台像密室般幽祕,「看」有了多重意義。《自體繁殖的悲劇》便大量運用材質製造詭譎的空間感:鋁面牆的包覆讓橘色光線的折射變化,產生一種高熱狀態的錯覺,熱熔的幻影中,好似看到緩慢吞噬時間的火舞;或是白色的粉末、液體、氣體,不斷噴射流灑,演繹一段有機體呼吸的歷程。

光與黑的關係,好比攝影裡的負片,低限度的暗影,突然出現核爆般的光線,有如盲眼的狀態,讓觀者進入另一次元空間。〈馬賽〉篇的末尾,長達好幾分鐘,整個劇場空間被間歇輪替的色彩淹沒。這裡,黑暗是亮光印象的子宮,觀眾猶如進入時間和語言無法到達的深淵,一個迷失自我的經驗。影像和各個音階形成一個精神幻影的空間,感官隨之蔓延浮沉,一切變得更迷離、更抽象、更立即,卡氏劇場讓我們感受正在流變的能量。

卡士鐵路奇的裝置展覽,也延續劇場裡的生機美學。機器裝置產生的鬼魅感,自動的運動節奏,好像一種新陳代謝的變形,也彷彿不可見的微生物作用具象化了。其中隱含著激情與譫妄,憂鬱與荒蕪,與新科技相遇時的雙重感知,有一股原始脈衝的磁力,起源的隱喻。

屏息的癲癇劇場

「起源」,在卡氏劇場裡,並不是那個單向通往終點的開頭,而是在兩者之間如天體運行般,驅動的能量。拉斐爾藝術合作社,要找尋的是一種內在共通、無以言喻的匯流力量。那個神秘的追尋經驗,必須要靠物質性的創作,呈現出具體的感知,因為它不可言說。書寫的男人停筆、剪去自己的舌頭,丟給一旁的小貓吃。面對生命不解之謎,不再有語言。肥胖的老女人用力擠壓沒有奶水的乳房,亞當形象的男人身後,沒有預警、轟地掉下一台汽車。沉默的片刻過後,突然又接連掉下兩台,世界還迴盪著震動的餘音。如激浪拍上礁岩的間歇和痙攣,一個現實被懸置、開啟別種可能的片刻。在渾沌碎片中,卡士鐵路奇的劇場創造了塵世之外的時空,潛進物質令人眩暈的核心,試煉那股「震撼」的能量。

專欄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速寫—拉斐爾藝術合作社

一九八一年成立於義大利北方山城切賽纳(Cesena)。羅密歐.卡士鐵路奇(Romeo Castellucci,1960-)專責導演,老婆姬雅拉.瑰蒂(Chiara Guidi,1960)負責文本與聲音概念,姐姐克勞蒂亞.卡士鐵路奇(Claudia Castellucci,1958-)發想肢體和書寫。

將劇場視為溝通的實驗場域:重新詮釋經典文本,捨棄對話,表達內在藝術感知;融合劇場書寫、錄像、雕塑、新科技等,運用各媒材創造精練的視覺與聽覺,喚醒官能。

九○年代陸續以《哈姆雷特》、《創世紀》等作品驚艷亞維儂,從此確立專屬的獨特美學。劇團也由姬雅拉.瑰蒂領導,開發兒童實驗劇場,帶孩子發現自己的想像。

二○○二到○四年,延續啟示錄風格,開放性的劇場創作《自體繁殖的悲劇》,橫跨十個歐洲城市,量身打造城市的歷史與未來寓言,將視覺劇場概念發揮地淋漓盡致。其後的《神曲三部曲》,分別以劇場和裝置展覽呈現,恐懼與不安成為反思力量。被歐洲評論家視為繼承亞陶「殘酷劇場」精神。(周伶芝)

拉斐爾藝術合作社重要作品年表

  • 《哈姆雷特》Amleto. La veemente esteriorità della morte di un mollusco (1992)
  • 《奧瑞斯提亞》Orestea (Una commedia organica?)(1995)
  • 《拇指小英雄》Buchettino(1995)
  • 《基里歐.凱撒》Giulio Cesare (1997)
  • 《茫茫黑夜漫遊》Le Voyage au bout de la nuit(1999)
  • 《創世紀,來自睡眠博物館》Genesi, from the museum of sleep(1999)
  • 《自體繁殖的悲劇》Tragedia Endogonidia
    • C.#01 〈切賽納〉CESENA. (2002)
    • A.#02〈亞維儂〉 AVIGNON.  (2002)
    • B.#03 〈柏林〉BERLIN. (2003)
    • BR.#04 〈布魯塞爾〉BRUXELLES/BRUSSEL. (2003)
    • BN.#05 〈卑爾根〉BERGEN. (2003)
    • P.#06〈 巴黎〉PARIS (2003)
    • R.#07 〈羅馬〉ROMA. (2003)
    • S.#08 〈史特拉斯堡〉STRASBOURG. (2004)
    • L.#09 〈倫敦〉LONDON. (2004)
    • M.#10 〈馬賽〉MARSEILLE. (2004)
    • C.#11〈切賽纳〉CESENA (2004)
  • 《嘿,女生!》Hey Girl! (2006)
  • 《神曲三部曲》:《地獄》Inferno、《煉獄》Purgatorio、《天堂》Paradiso (2008)

 

Authors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