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AR表演藝術
藝聞觀點 News Review

陳錦誠:應回歸思考什麼是台灣文化獨特性

大陸景觀劇帶動觀光,原劇組也想做《印象.台灣》

2009.11

二○○二年大陸第一部山水實景演出劇目《印象‧劉三姐》在廣西桂林漓江上演,找來導演張藝謀執導,結果造成大轟動,不僅讓當地傳統文化得以繼承和發揚,也帶動當地旅遊業發展,開發相當可觀的文化和經濟效益,成為大陸文化創意產業指標項目,製作團隊隨後在麗江、西湖、海南島等地做了「印象系列」也都叫好叫座。在台灣,《印象.劉三姐》頗有名氣,觀光客趨之若鶩,這幾年赴廣西遊客增加,《印象.劉三姐》更是旅行團不能缺少的行程項目。跟隨這股熱潮去年,《印象.劉三姐》導演之一的王潮歌低調來訪,看中了包括大陸觀光客必遊的阿里山、日月潭等地;之後,製作人梅帥元也相繼來台,拜訪台灣優人神鼓,尋求合作可能性。同時也將趁機參訪台灣各地,了解是否也有機會把山水實景演出的形式帶到台灣上演。然而,以台灣的自然生態、市場規模,觀光客源,是否適合直接移植大陸的成功模式?值得我們進一步探討和觀察。

大陸景觀劇帶動觀光,原劇組也想做《印象.台灣》

2009.11

二○○二年大陸第一部山水實景演出劇目《印象‧劉三姐》在廣西桂林漓江上演,找來導演張藝謀執導,結果造成大轟動,不僅讓當地傳統文化得以繼承和發揚,也帶動當地旅遊業發展,開發相當可觀的文化和經濟效益,成為大陸文化創意產業指標項目,製作團隊隨後在麗江、西湖、海南島等地做了「印象系列」也都叫好叫座。在台灣,《印象.劉三姐》頗有名氣,觀光客趨之若鶩,這幾年赴廣西遊客增加,《印象.劉三姐》更是旅行團不能缺少的行程項目。跟隨這股熱潮去年,《印象.劉三姐》導演之一的王潮歌低調來訪,看中了包括大陸觀光客必遊的阿里山、日月潭等地;之後,製作人梅帥元也相繼來台,拜訪台灣優人神鼓,尋求合作可能性。同時也將趁機參訪台灣各地,了解是否也有機會把山水實景演出的形式帶到台灣上演。然而,以台灣的自然生態、市場規模,觀光客源,是否適合直接移植大陸的成功模式?值得我們進一步探討和觀察。

台灣若想要發展像《印象‧劉三姐》這樣的大型山水實景劇,有幾個需要考量的因素。首先是台灣土地狹小,主要觀光區都找不到類似《印象.劉三姐》的廣闊水域和腹地,而且台灣的自然景觀生態是相當脆弱的,只能順勢而為,而不該過度開發。其此,動員眾多住民演出,在台灣的困難比大陸更高。就客源的考量來看,台灣主要觀光客來源,過去是日本、香港旅客,近來逐漸以中國大陸民眾為主;看過「印象」系列的大陸朋友,對《印象.台灣》還會期待嗎?

因此,回到最基本的核心問題,什麼是台灣文化的獨特性?什麼是台灣文化的價值?什麼是無可取代和複製的台灣文化內涵?台灣吸引旅客來台觀光的吸引力是什麼?以台北戲棚的營運而言,傳統的京劇、布袋戲、原住民歌舞真的就是吸引國外觀光客的台灣文化?反觀韓國,為什麼亂打秀比傳統的韓國歌舞表演更吸引我們的目光?思考這些問題,或許比台灣是否要在風景區製作大型實境劇,來得重要。找到這些問題的答案後,我們才能真正開始想,藝文活動為台灣觀光產業帶來附加效益的商業模式。(採訪整理 廖俊逞)

專欄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