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研討會由朱宗慶打擊樂團在戶外劇場熱鬧揭幕。(馬騰嶽 攝 朱宗慶打擊樂團 提供)
研討會 研討會

文化外交新頁?

記「入進/亞洲」:亞洲文化與藝術研討會

研討會邀請來自亞洲及美國的表演藝術相關人士,台灣受邀的代表聲勢浩大。但如何有效運用我們的資源、協助我們的藝術家,才是另一門眞正的藝術。

研討會邀請來自亞洲及美國的表演藝術相關人士,台灣受邀的代表聲勢浩大。但如何有效運用我們的資源、協助我們的藝術家,才是另一門眞正的藝術。

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於八月二十到二十三日間,與「國際敎育機構」(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Education,簡稱IIE)在UCLA合辦了「入進/亞洲(Inroads/Asia):亞洲文化與藝術研討會」,邀請來自亞洲及美國的表演藝術相關人士──包括創作者、演出者、經紀人、評論者、學者、敎育者等,探討美國與亞洲之間的藝術交流等課題。台灣受邀的代表包括國策顧問吳靜吉、雲門舞集林懷民、朱宗慶打擊樂團及顧問鮑幼玉、聲樂家劉塞雲、太古踏林秀偉,當代傳奇吳興國等。此外,由於文建會也大力贊助這項會議,因此來自駐紐約與洛杉磯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的人士都前往參與,聲勢浩大。

「入進」會議的形成背景

其實「入進/亞洲」是由IIE的「國際藝術」(Arts International)部門策劃、福特基金會(Ford Foundation)主力贊助的一連三屆「入進」系列會議中的系列二;去年在紐約市舉辦的「入進/非洲」(Inroads/Africa)是首屆,而明年將繼續在邁阿密市舉辦「入進/美洲」(Inroads/The Americas),主要針對美國與拉丁美洲的文化交流。

在策劃每年會議時,IIE會針對當屆的主題,選擇最恰當的合作機構。UCLA透過其新成立的「跨文化表演中心」(Center for Intercultur-al Performance)與「世界文化與藝術系」(Department of World Arts and Cul-ture),已在去年推出首屆的「亞太表演藝術交流計畫」(Asia Pacific Performance Exchange,簡稱APPEX)。這項同樣由福特基金會贊助的三年計畫,目的在邀請亞洲及美國藝術家,在UCLA進行暑期密集的互動。APPEX成員共同創作的跨文化作品及事後的討論是這次會議的重要內容。

會議內容兼具演出與理論

在短短四天當中,主辦單位安排了從早到晚的緊湊行程。由於參加的各國人士有一兩百人,有時同一時段裡甚至有十項選擇之多。

第一天:朱宗慶打擊樂團揭開序幕

或許是打擊樂開幕具喜慶的特性,或因朱宗慶在融合東西打擊樂的成果,會議的第一項節目就是由這個來自台灣的打擊樂團在UCLA的戶外劇場熱鬧地揭開序幕。在演出風格迥異的四首亞洲作曲家洪千惠、Tanaka To-shimitu等人的小品後,全場座無虛席的觀衆報以熱情的掌聲。據台灣熟悉的原住民曲調《那伊魯灣》改編、並加入肢體動作的作品Mountain's Beat相當受外國朋友的喜愛,但看在了解原住民文化的人士──如在場的平珩與原舞者藝術總監斯乃泱──眼裡,這些未經過考證的「舞步」的確隱藏了許多導致外人誤解原住民文化的危機。

第二天:彼此觀摩 開開眼界

眞正的開幕儀式,是在二十一日早上才登場。兩位主辦此會議的女士──IIE國際藝術部主任諾琳.託瑪思(Noreen Tomassi),與UCLA跨文化藝術中心主任朱蒂.米託瑪(Judy Mitoma),在隆重的高棉舞蹈表演後,簡短地致詞歡迎遠道而來的朋友。隨後就進入會議的第一場演講。來自新加坡戲曲學院的院長蔡曙鵬博士,以他在東南亞推動表演藝術多年的經驗,提出許多跨國性的演出例子,如正在日本進行、由來自六個國家的三十五位演員共同合作的《李爾王》大型製作,其經費便來自「東南亞國協」(ASEAN)等跨國性組織。

隨後夏威夷大學的音樂人類學敎授李卡多.翠彌佑(Ricardo D. Trimillos)博士則以他身爲菲律賓裔的夏威夷州美國人,提出幾點協助西方人欣賞亞太區文化表演的美學觀。他表示,許多亞太地區的表演呈現了一些共同的特點:⑴源自宗敎上的意義;⑵與祭典的關係密切;⑶是整體性的藝術──除了注意到視覺與聽覺,還包括嗅覺、觸覺、味覺等;⑷著重表演者與道具之間的密切搭配與轉換;⑸挑戰人體的極限;⑹提出對人體的另種看法等。他強調欣賞亞洲文化不要戴上西方審美觀的眼鏡,傳統文化並沒有死,而是當代藝術的創作泉源。在此時此地,翠彌佑這幾點基本的提醒,顯得格外重要。

下午是各國的表演者分頭帶領的示範講座時間,其中包括印度舞、緬甸舞、泰國舞、高棉舞、越南舞、京劇、韓國舞、舞踏、日本舞、林秀偉的太古踏技巧、朱宗慶打擊樂、峇里島甘美朗等。筆者主要參加的泰國舞部分,發現其中一位傳統宮廷舞的男舞者丕杰.葛倫眞(Pichet Klunchuen)的基本功力深厚,又勇於嘗試傳統外的實驗。但觀看他們近期的新作,發覺仍無法眞正融合東西方的表演形式,走出自己的風格。隨後問他對未來的規畫時,他表示想到美國觀摩學習。

APPEX計劃延攬的人才,正是像丕杰這樣有深厚底子、可塑性又強的靑年。透過短暫的互動,希望對他們將來回國發展自己的表演生涯有所幫助。然而在這段跨文化的實驗期,如何站穩自己的腳步而不迷失方向,才是最難、最重要的一環。

晚上的幾場表演,以來自大陸的《零檔案》最受人矚目(註)。由於此種「報吿劇」非常倚賴言語,觀衆如果聽不懂普通話(國語),就必須仰賴耳機傳來的英文翻譯,增加了觀賞的困難度,不少觀衆或許因累了一天,甚至睡著了。這與此戲三年前在比利時首演的熱烈反應相差甚遠,原因何在,也値得探討。

第三天:台灣藝術家與台灣政府

第三天的大型演講,是由美國導演彼得.瑟勒(Peter Sellars)及台灣編舞家林懷民,在UCLA最氣派的管理學院大演講廳分享他們對跨文化的感想。藝術家的演說果然比學者的感性許多。瑟勒深表他對亞洲表演藝術的敬意。在今天的社會裡,物質上的成功比什麼都重要,人們已忘了生命的意義,因此,眞正的藝術在於能否感動觀衆。林懷民也語重心長地表示,台灣現在很多留美的藝術工作者,回國後卻忽視自己的傳統文化,對整個藝術生態帶來不良的影響。選擇回去工作,自然會有文化上的衝突,但這也未嘗不是一種榮譽,應要愼重,畢竟創作者絕不能和自己的文化斷了線。兩人演講結束後,受到大批的聽衆前往道賀。

下午的一場《阿Q正傳》,是由APPEX的成員合編,主要構想來自大陸的京劇演員徐瑛及美國編舞家維多利亞.馬克斯(Victoria Marks)。雖然以魯迅的著作出發,但由於演員來自世界各地(美國、中國大陸、日本、越南),作品又在美國發展,因此加入了不少美國式的幽默,如柯林頓政治獻金醜聞等。中國觀衆看了或許會有在美國的中國餐廳吃中國菜的感覺──「是爲老外做的!」然而,跨文化的作品本來就不能故步自封,重點在如何做出最適合該作品的特定選擇。

在等候由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作東的晚宴時,遇見了來到UCLA敎師會館的派駐紐約辦事處的副主任楊宣勤夫婦。西方晚宴有項傳統,即邀請一位身負衆望的來賓到場致詞。當晚應邀的貴賓,是來自夏威夷的文化擁護者普阿拉妮.卡納黑蕾(Pualani Kanaka'ole Kanahele)女士。但在她上台之前,楊副主任先宣讀了晚會的主人文建會主委林澄枝的一封英文信,表示她深感遺憾無法出席,但祝福研討會順行進行。

穿著夏威夷傳統服裝與花圈的卡納黑蕾女士隨後登台。她的頌歌與演說相當動人,提醒了在場的一百多位人士對消失中的夏威夷傳統文化的重新重視。但某些在場人士難免對當晚所選的講者之適當性有所懷疑。在這場,由台灣政府出資的晚宴,卻沒有選擇台灣的講者,莫非是顧忌抬舉台灣自己的藝術家嗎?

由於晚餐比預估晚半小時結束,因此在隔壁荀伯格表演廳(Schoenberg Hall)的演出也被迫延後。在八個節目當中,林秀偉與吳興國分別演出的獨舞排在前兩個。林秀偉將她的舊作《五色羅盤》重新搬演,運用印度的音樂及獨特的肢體語彙,嘗試傳達女性的慾望與生命力。吳興國則將他曾在金馬獎演出的京劇作品《問天》再做擴增,後半段加入了現代舞與日本的太鼓打擊,可惜效果不彰,感覺有些失調。兩個節目演下來就已九點半。或許兩人因開演時間延後而表現不如預期,又或許主辦單位不應把如此多的節目安排在同一晚,總之,觀衆此刻已經相當疲憊。還好接下來的日本舞者Kota Yamazaki的獨舞非常有勁,肢體靈活、順暢自如。在強烈但無調性的音樂搭配下,散發東京原宿靑年人的生命力與活力。

當晚還有一齣冗長的戲,透過打擊樂與獨腳戲敍述印度傳說中必馬(Bhima)的英雄事蹟;另外還有越南移民來美的舞者Minh Tran以流暢的現代舞姿與日本強力太鼓的成功搭配,緬甸的傳統偶戲與樂舞以及來自大陸的劉子未,演出京劇《西遊記》中的一段。當晚整場演出過了半夜十二點才結束,現場觀衆之前已走了一半。

第四天:圓桌會議與吿別

最後一天的會議早上針對從事文化交流時應注意的實際面做探討,包括尋找理想中的演出團體與表演場地、與經紀人的合作、外國觀衆的開發等。對台灣目前想走入國際舞台的團體,應有相當幫助。

下午開放各個會議室,針對戲劇、音樂、舞蹈等題目,進行圓桌式的座談。其中一場舞蹈專題座談,是由UCLA世界文化與藝術系的講師大衛.吉爾(David Gere)主持,主講者包括康乃迪克學院舞蹈系主任王曉藍、旅居紐約的華裔舞蹈家陳學同、臨時應邀代表原舞者加入會議的平珩、來自越南的舞者Minh Tran,及筆者,吸引了相當多的聽衆。

王曉藍提到她長年對大陸現代舞的開發與觀察;筆者則針對台灣現代舞的階段性發展做了簡短的概述;平珩報吿了台灣本土與原住民文化的抬頭;陳學同分享了他在紐約推廣現代舞的經驗;Minh Tran表示他早期在越南的表演藝術學院也受過中國京劇的身段訓練等。討論的議題與播放的錄影帶環繞著「大華人圈」的舞蹈發展,但在不同社會環境發展出來的作品卻風格迥異。當吉爾看了前後播放的大陸舞劇《黃土地》與雲門舞集《流浪者之歌》等片段時,他好奇地問道爲何台灣的作品較沒有「中國特徵」?平衍則巧妙地回答說:「我們早已厭倦了那個階段。」

研討會的最後一場演講,是由美國前輩另類音樂作曲家路.哈里遜(Lou Harrison),與台灣學術交流基金會執行長吳靜吉博士一起主講。年過八十、白髮蒼蒼的哈里遜老先生分享了他早期如何走遍亞洲,學習東方的傳統樂理與樂器。如今他還相當活躍,包括爲目前走紅的大陸音樂家吳蠻寫琵琶曲等。吳博士則提出台灣在戒嚴前與戒嚴後藝術環境的改變、表演團體的增多、演出觀念的開放、兩岸交流的頻繁,及政府透過文建會及福爾布萊特等獎助金的設立,贊助演出團體與人士出國交流與學習。或許,這種宣揚台灣藝術生態的內容較適合於昨晚晚宴的場合舉行。

會議就在泰國舞者丕杰的一場〈謝師舞〉儀式後,由主辦人向協助會議的工作人員及與會人士致謝。這四天的最後一餐,是韓國駐洛杉磯的文化中心主辦。不過比起我國前晚的正式晚宴,這頓在UCLA佛勒文化史博物館(Fowler Museum of Cultural History)廣場的自助餐顯得簡便許多。

就在南加州炎熱的太陽即將下山時,博物館旁的戶外劇場也展開最後一場表演,包括當地的亞裔表演團體及兩屆APPEX成員所合作的作品。但天色已晚,許多人明早就將搭機離去,到了後來,相互道別者比專注看演出的人還多。而演出結束時,會場便轉換成一場party,讓大家同歡到深夜。

結語

幾天會議下來,與我們的鄰國相比,台灣藝術界現代化的腳步似乎比他們早,政府經濟上也似乎給予相當的支持。感覺上,我們比他們「進步」、比他們「幸福」。但如同林懷民私底下透露,這些國家目前積極於向外拓展與學習,而他們的底子又厚,將來我們要和他們競爭,非常困難。其實文建會常常對國外舉辦的藝術節或會議相當慷慨,但如何有效運用我們的資源、協助我們的藝術家,而不要讓別人把我們當「凱子」,才是另一門眞正的藝術。

註:由於《表演藝術》雜誌已於第二十二期(8/94)介紹過《零檔案》,所以筆者不再多做討論。請參考當期p.45-49,素黑撰,《中港台藝術的文化身分──從布魯塞爾藝術節的三個劇場談起》。

 

文字|林亞婷  加州大學河邊分校舞蹈史與理論博士班研究生

廣告圖片
專欄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更正啓事

1.本刊第59期第29頁第二欄中「一九八五年在上野公園不老池演出的《新宿梁山伯》……」應更正爲……「『新宿梁山伯』,是受到第一代小劇場工作者唐十郞影嚮的團體」。

2.本刊第59期第30頁照片應加上「許斌/攝」特此致歉。

Authors
作者
專欄廣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