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九二四年新竹公學校為大禮堂落成而舉辦了學藝會。圖為童話劇演出。(本刊資料室 提供)
特別企畫 Feature 特別企畫/藝術教育的新啓蒙時代?/對表演藝術納入九年一貫國民教育課程的省思/政策理念篇 歷史回眸

日本時代的「學藝會」活動

在沒有藝術教育的年代裡,校園中這種帶著娛樂性質的學藝會表演活動,悄悄地傳遞了新的、屬於近代的審美經驗。

在沒有藝術教育的年代裡,校園中這種帶著娛樂性質的學藝會表演活動,悄悄地傳遞了新的、屬於近代的審美經驗。

台灣社會的審美經驗究竟是在什麼時候?透過什麼方式?從前近代的士紳雅好與農閒娛樂中脫身,接觸並且接受了近代藝術,並進而視之爲當然存在的藝術型類呢?近年來學界在台灣近代教育史的研究成果上,特別是有關日本時代公學校「學藝會」的研究,正是從教育史的角度,提示我們思索前述問題時一個更具縱深的視點。

近代藝術教育探源

日本統治台灣的五十年間,初等學校的藝術相關教育只有「唱歌」與「圖畫」二科。近代藝術中極其重要的「戲劇」與「舞蹈」,並未被收納於正規的課堂教育中。儘管如此,我們卻可以從當時學校的重要活動──「學藝會」中,看到台灣兒童在接受近代學校教育的同時,也從學校的課外活動中接觸到有別於傳統的、蘊藏著近代精神的藝術形式。

究竟什麼是「學藝會」呢?日本時代的教育設計者對學藝會的構想是希望透過學藝會的舉辦,「讓兒童在公衆面前表演平素學習的成果,以激勵兒童的學習慾望;另一個目的是作爲學校與家長的溝通管道,向家長進行教育宣傳」。當時公學校學藝會舉行的時間大多選在特定的日子,像是特別的紀念日(如始政紀念日、台灣神社祭等),或是學校活動(如結業典禮、禮堂落成等),也有利用民間節慶舉行的(像是農曆春節)。這樣的學藝會活動最早大約出現於一九一〇年代,而在一九二〇年代以後逐漸普及化,一直到現在小學裡都還有遊藝會的活動。

一九三〇年代以前的學藝會是以學科中的「讀方」(讀書課)、「話方」(說話課)、算數、圖畫、唱歌等的表演爲主軸,尙屬學科教育的一環。到了一九三〇年代以後,則以戲劇、唱歌及舞蹈爲主;雖然仍被視爲具有教育意義的活動,但是娛樂表演的傾向卻是越來越濃厚。

新視線的誕生

舉例來說,像是宜蘭女子公學校舉行創校二十週年紀念祝賀會(1938.10.29-30)時,第二天的活動項目即是全天候的「紀念學藝會」。該次學藝會又分上、下午兩場。茲舉上午場爲例,在「開會辭」、「君之代」(相當於今天的國歌演唱)之後,緊接著十三項表演節目:

1.齊唱《大日本之歌》………………高全

2.舞蹈《月夜的學習》………………三年

3.戲劇《慶祝開校二十週年》………一年

4.舞蹈《跑腿》………………………二年

5.齊唱《他鄉之月》《犬(三部)》…五年

6.舞蹈《睡美人與王子》……………四年

7.戲劇《孝女白菊》…………………六年

8.舞蹈《狸小調》……………………五年

9.戲劇《猴子與螃蟹》…………保育園兒

10.齊唱《運動會》《睡娃娃》………二年

11.舞蹈《寧靜的夜晚》………………高一

12.戲劇《歐姆看家時》………………四年

13.舞蹈《軍艦行進曲》………………六年

這些唱歌、戲劇、舞蹈的表演,內容十分多樣化。與日本皇國思想、軍國思想或日本古來故事傳說相關的內容不少;也有像《睡美人與王子》這類的西洋童話,台灣兒童藉由學藝會這種課外活動,也有了接觸西洋故事、拓展世界想像的機會;此外,也有自編的新創作。

在沒有藝術教育的年代裡,校園中這種帶著娛樂性質的學藝會表演活動,悄悄地傳遞了新的、屬於近代的審美經驗,並且在不知不覺間伴隨著台灣兒童一起成長;甚至,透過學藝會,不僅僅是學校兒童、還包括他們的家長──那些被邀請於台下觀看的一般台灣民衆──也逐漸被這份新經驗所浸染。使得原本寄身於民俗廟會、向來受到士大夫傳統貶抑的表演藝術活動,在日本殖民統治期間,藉由學校教育的「漂白」,被賦予了好的、正當的、饒富意義的近代新價値。

回顧二十世紀上半葉陸續出現在台灣的新的戲劇表演、新的舞步律動、新的音階旋律,不能不說是由以學藝會爲代表的類似校園活動所間接促成;更重要且不容忽略的是,它還直接培養了、或說刺激了嶄新視線的出現。

參考資料:

許佩賢〈日本時代「學校行事」研究初探〉《台灣重層近代化論文集》(台北:播種者;2000)。

(本刊編輯 石婉舜)

廣告圖片
專欄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Authors
作者
專欄廣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