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結合台灣已有的科技條件和獨特的人文表現,打造新世代的台灣文化相貌。(圖為雲門舞集《家族合唱》)(白水 攝)
特別企畫 Feature 特別企畫/舞文弄墨/舞蹈論述初探/研討會

研討會論文摘記

〈從文學到舞蹈-奠基於文學作品的台灣當代舞作〉

黃尹瑩目前為美國天普大學舞蹈研究所博士班學生。她結合「文本分析」、「舞蹈分析」和「符號學」的方法學,來閱讀林懷民的舞作《九歌》及剖析舞作中所蘊涵的多層意義。

她觀察台灣舞壇多位曾將改編古典文學為現代舞作品的編舞家的作品,如林懷民、彭錦耀、陶馥蘭等,之後發現:文學作品常常只是編舞家創作的「前文」(pre-text)或想像力的跳板。舞作則提供一個跨越文學和舞蹈疆界,研究兩者交互影響的完美場域。

在這篇論文中,黃尹瑩企圖透過深入探討此舞作和原文學作品之間複雜的對話來釐清兩者之間的關係,包括:編舞家如何將文學轉化為舞蹈?在改編為舞蹈的過程中,文學作品發生了什麼改變?這些改變具有何種美學上、社會上、文化上的意義?在此舞作中.編舞者建構了何種舞蹈劇場的語彙?他是否從亞洲或西方的傳統文化中汲取編舞的養分和素材?對當代的觀衆而言,這樣的一支舞蹈具有何種意義?

(本刊編輯陳品秀整理)

〈社會諷諭與後現代主義文本互指-論羅曼菲的《天國出走》〉

陳雅萍目前為美國紐約大學表演研究所博士候選人。她選擇了台北越界舞團的《天國出走》羅曼菲所編作的下半場:〈再次出走〉、〈新興人類〉與〈食言〉等三段,做為論文研究的對象。

陳雅萍認為,《天國出走》以不同的角度切入台灣社會在一九九六、九七年之交,政治、社會、信仰、媒體傳播文化等方面的種種亂象。羅曼菲以極尖銳的諷諭手法、誇張的劇場及舞蹈語言,無情地暴露出台灣社會混亂、失落的一面。這在九〇年代中期台灣舞蹈界一面倒的神秘、冥想之「東方肢體風」中,實為難得的異數。

除了強烈的社會諷諭風格,羅曼菲的《天國出走》更運用了台灣舞蹈界少見的後現代主義文本互指(intertextuality)的手法。〈再次出走〉中「出走」(exodus)的主題和其中領導者的角色,令人聯想起台灣舞蹈史的經典作品《薪傳》中〈唐山過台灣〉的情景;而〈新興人類〉中盲目崇拜傳道者的群衆,則明顯地脫胎自杜莉絲.韓福瑞的《震盪教徒》,以及瑪莎.葛蘭姆的《阿帕拉契之春》裡圍繞著傳道者的年輕女子。羅曼菲「借古諷今」的手法不僅為她的舞蹈意象與舞作主題增加了歷史的面向與深度;同時,她誇張尖銳的舞台風格也藉著對時事的批判達到「借今諷古」的目的,暗地裡對舞蹈史上公認的巨作以及它們所代表的時代精神進行諷侃。

(本刊編輯陳品秀整理)

〈由本地舞向國際-台灣舞蹈輸出與文化外交〉

林亞婷目前為美國加州大學河濱分校舞蹈史與舞蹈理論博士班學生。她的論文以雲門舞集的《水月》與《九歌》為例,探討其如何扮演台灣文化外交的角色。從舞作的舞台設計、構思背景等等,思考其藝術總監林懷民是透過什麼樣的方法來達成自己的藝術理念、國内外觀衆的喜好,甚至資助機構的期望。

此外,千禧年世界各大都市均以非西方國家的文化為主題。其中台灣幾個表演團體,如雲門舞集、優劇場、漢唐樂府、無垢舞團等,均成為受邀的常客。除了這些作品的製作本身受到的肯定,他們又擁有什麼特徵能獲得外國策展人的青睞?其選取的標準為何?依據誰的價值觀?在這波熱潮之下,台灣方面的角色扮演又如何?文建會及其海外辦事處如何推廣文化外交?其與台灣近來務實外交政策的關係又如何?

(本刊編輯陳品秀整理)

〈「儀式化」與「表演性」:當代舞蹈人類學議題〉

趙綺芳目前為英國瑟瑞大學舞蹈人類學博士候選人,這篇論文以文化實踐的角度分析沖繩當代舞蹈,並自智識與經驗的視點審視舞蹈在儀式性情境下的被範疇化。其論文的最終問題在於:舞蹈與儀式的關係,究竟是具有文化獨特性的主觀聯想,亦或客觀而普遍地存在於人類的經驗體系結構中?

趙綺芳回顧傳統人類學中舞蹈的儀式理論化的過程,進而發現,這些解釋框架反映了社會科學中的典範(如演化論、功能論、與象徵主義等)的更迭。並以英國人類學家布拉克對象徵語義學的批評做為當代人類學者進行舞蹈研究的取向分水嶺。與布拉克的影響平行的是新馬克思主義人類學家波筑的實踐理論,兩者皆襯托了七、八〇年代流行一時,用在分析社會生活與儀式的表演取向。

然而,為了修正方向,本世紀末學者提出「儀式化」與「表演性」的槪念,以社會生活的實踐與過程代替「文化乃靜態文本詮釋」的理論取向。近年來,圍繞此一趨勢的探討,皆指向重新在泛文化情境下劃分這兩者的區別,以進一步了解當代舞蹈。趙綺芳應用此框架來分析舞蹈-帶有含社會文化要義的時空觀之身體展演-在各種儀式化過程中,如何表徵過去與現在、自我(我群)與他人(他群)的經驗,並在其中取得協調。

(本刊編輯陳品秀整理)

〈中國民族芭蕾的民族性及其美學衝突〉

陳德海是美國紐約大學舞蹈教育博士,這篇論文以「歷史研究」與「美學分析」的研究方法,檢視中國民族芭蕾在創作過程中,因強調中國民族性而採用的「混合融接」創作方式所衍生的美學問題,並探討何以此種舞蹈形式之藝術成就至今未獲國際芭蕾界肯定的原因。其研究取樣,集中在五〇年代以後中國民族芭蕾在台灣和中國大陸的創作動機和理念,並分析各芭蕾風格流派的形成及其主要特徵,以作為衡量中國民族芭蕾採用的「折衷派」(在古典芭蕾的技巧上加入中國民族舞蹈動作)的適當性。

在解析、比較了中國民族舞與古典芭蕾在美學上的基本相通、相抵之處後,陳德海認為,中國民族芭蕾企圖在芭蕾之中加入中國民族舞蹈元素,企圖由此建立獨特的中國芭蕾風格之創作方式,似有「抄捷徑」的嫌疑。另外,在古典芭蕾技巧上加入中國民族舞蹈之後,不同的不再只是「舞蹈風格」而已,連「舞蹈種類」也產生了根本的變化。

這兩種舞蹈美學形式的形式衝突包括:外顯對内斂、輕盈對沈穩、直線對曲線、離心對向心、流動對靜止等,這些美學衝突無法避免地減損了中國民族芭蕾的藝術價値,也因而削減了其國際影響力。

(本刊編輯陳品秀整理)

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專欄廣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