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劇院一樓大廳舊有外牆在一九九一年整修時由落地玻璃窗取而代之,為這棟古老建築增添些許現代風格。(陳彥儒 攝)
藝遊在他方

蘇格蘭高地上的藝術殿堂—愛丁堡皇家劇院

來到號稱「藝術節之都」的蘇格蘭首府愛丁堡,當然不能錯過與節慶齊名的「愛丁堡皇家劇院」(Royal Lyceum Theatre)。這座歷史與規模都堪稱「蘇格蘭之最」的古老劇院,從一百多年前開幕首日,便打出響亮的票房及聲譽;一九四七年起成為愛丁堡國際藝術節(Edinburgh International Festival)主要舞台後,更是吸引大批表演藝術迷來此朝聖,宛如這座悠悠大城中,閃耀著亙古光輝的藝術珍寶。

來到號稱「藝術節之都」的蘇格蘭首府愛丁堡,當然不能錯過與節慶齊名的「愛丁堡皇家劇院」(Royal Lyceum Theatre)。這座歷史與規模都堪稱「蘇格蘭之最」的古老劇院,從一百多年前開幕首日,便打出響亮的票房及聲譽;一九四七年起成為愛丁堡國際藝術節(Edinburgh International Festival)主要舞台後,更是吸引大批表演藝術迷來此朝聖,宛如這座悠悠大城中,閃耀著亙古光輝的藝術珍寶。

在西方典故中,“Lyceum”一詞其實源起於古希臘,是亞里斯多德曾經執教的著名學院,後來延伸為學術集會場所之意,在現代法文裡,Lyceum指的便是演講堂。翻開世界地圖會發現,名為“Lyceum”的劇院遍佈歐亞美三大洲,光是英格蘭就有倫敦、雪菲爾等地好幾座,美國紐約百老匯及新墨西哥州也都有著一所Lyceum劇院,而上海著名的「蘭心大劇院」恰是從英文巧譯而來。

因此,位於愛丁堡的Royal Lyceum Theatre,有人譯為「愛丁堡皇家劇院」或稱「愛丁堡大會堂戲院」。這座建於一八八三年,承接了工業革命後的文化反芻,一磚一瓦皆以精準工程技術興建,視覺上則仍透露出濃厚古典美學的維多利亞建築,原本名為Theatre Royal Lyceum and English Opera House;開幕之際,便因兩名莎劇名角的駐院演出——英國史上第一位封爵享勳的演員亨利.厄文(Henry Irving),以及被喻為馬克白夫人詮釋經典的愛倫.泰利(Ellen Terry)而迅速打出藝術名聲,成為蘇格蘭當地首區一指的戲劇地標。

菲利普斯代表作,落地玻璃窗增添現代風格

時值英國「日不落國」強盛時期,工業進步帶動經濟發展,本來就在平民生活中扮演重要角色的劇院,由於消費水準及意願的大躍升,遂成了產值漸具規模的行業。當時最具盛名的劇院建築師——查爾斯.菲利普斯(Charles John Phipps),三十年間造訪英國了各地,興建一座又一座的優美劇院,承載了一代又一代的經典演出,而愛丁堡皇家劇院正是他以當時一千七百萬英鎊的天價,在北國蘇格蘭所興建留下的代表之作。

放眼望去,矗立於Grindlay Street街角的皇家劇院,外觀是一整面淨素的白牆,厚實的雕花樑柱、連幅的大面框窗,大器搶眼,交織出帝國時期的優雅磅礡;等到華燈初上,窗內透出的耀眼水晶燈光,宣告一場藝術饗宴又將登場,熱烈氣氛百年來如一日。一九九一年時大裝修,將劇院一樓大廳舊有外牆全部打倒,由落地玻璃窗取而代之,為這棟古老建築增添些許現代風格。

走進共有六百五十八座位的觀眾廳,入眼轉成一片華麗的紅,絨布寬椅、垂飾幕簾,以及滿飾黃金花葉與幾何圖形的高拱穹頂,十分濃郁的金碧輝煌、極盡華麗的英式貴族風;傳統的鏡框式舞台上,生動繪著象徵藝術靈感的希臘神祇阿波羅與繆思,彷彿進入時光隧道來到文藝復興時代,舞台地板巧妙地採傾斜設計,靠近觀眾席的區塊較低平,為的便是一至三樓每排觀眾,都能清楚欣賞演員呈現及場景設計。

據說在興建之初,一樓觀眾席(Stall)原本無擺放座椅,觀眾可帶著啤酒飲料自由來去,比起二樓(Grand Circle)及三樓(Upper Circle)必須正襟危坐的環狀座位席,票價相對便宜許多,氣氛也相當隨性輕鬆。不過隨著時代變化,座位及票價結構也變動甚鉅,今日的一樓前排與二樓座席皆被公認為視線最好,票價也相對最昂貴,平均票價約三十英鎊上下,比三樓邊緣座位高上一倍。

一般來說,當時專屬於王室貴族的私人包廂,通常設於二樓環狀觀眾席中間的正對舞台之處,以享受最好的看戲角度;不過,愛丁堡皇家劇院的三處獨立包廂卻是緊鄰舞台,據說這是因為維多利亞女王更在乎自己受到全眾矚目,以及觀察出席觀眾的緣故。而後台除了一般的獨立盥洗設施房間外,還有一間非常特別的「綠室」(Green Room),四牆皆鋪著厚重的綠色氈呢,有人說是為了隔絕舞台傳來的音效,也有人說是為了讓長期受強力石灰燈照射(十九世紀常用的舞台燈光)的演員眼睛能好好放鬆休息,如果在中場時間誤闖此房,應該會看到演員正在休憩喝茶的放鬆模樣。

知名演員留名劇院,魅影幢幢更添吸引力

劇院建築裡還有兩間以當年開幕莎劇演員為名的「亨利.厄文廳(Henry Irving Room)」及「愛倫.泰利廳(Ellen Terry Room)」,共可容納四十至五十人,常作為一般會議或休憩用,偶爾也有開放一般民眾租用,作為婚宴或慶典場地。在英國劇院中舉足輕重,中場時總是生意興隆的輕食酒吧,劇院內共有三間,其中兩間亦以第一任經理搭檔“Howard”及“Wyndham”為名,此兩人當時可是縱橫大不列顛的劇院大亨,從南到北擁有十五座大小劇院。

古老劇院總帶著神秘的魅影傳說,皇家劇院當然不例外。一九九六年的某個夜晚,當觀眾們正看著台上喜劇Steamie捧腹大笑時,位於觀眾席頂樓的工作區內,埋頭工作的燈光見習生,突然看到一名身穿灰藍衣袍的模糊人形,自遠方迅速朝她走來,距離越來越近,然而再定睛一看,人影霎然消失;也就在這一刻,正等待上台的女演員,看到一名灰藍人影,站在觀眾席的欄杆上。

有人說,那是女演員愛倫.泰利的鬼魂,不忍離去這間對她意義重大的劇院,所以遊蕩在昔日熟悉的舞台,也或者,是由於後人對她的不敬,讓她無法安心離去——其實原本在劇院大廳,擺設著一座栩栩如生的泰利全身雕像,然而後來大戰爆發,亟需白灰原料,雕像也就「活生生」地被粉碎,只有留下頭部——甚至還有傳言,半夜時雕像頭部會在觀眾席滾動著,聽了令人毛骨悚然。不過,神秘傳說越多,通常讓人們對劇院越好奇越捧場,愛丁堡皇家劇院便是一個好例子。

收歸公有重展輝煌,發揚本土文化不遺餘力

一九四七年,首屆愛丁堡國際藝術節開幕,主打節目便選在皇家劇院上檔,前幾屆的幾齣重要演出,例如艾略特(T.S. Eliot)的《雞尾酒會》The Cocktail Party世界首演,後來移師紐約百老匯獲得東尼獎一九五○年度最佳戲劇;另外威爾斯劇作家狄倫.湯瑪斯(Dylan Thomas)的《牛奶樹下》Under Milk Wood也在此舉行舞台版首演,聲名大噪後,陸續改編為電影版(伊利莎白.泰勒及彼得.奧圖主演)、廣播劇版(安東尼.霍普金斯主演,艾爾頓.強配樂)與芭蕾舞劇。

五○年代起,電視媒體興起,改變了人們的娛樂消費慣性,看戲人口逐漸減少,皇家劇院也經歷了數度經營權轉移。終於在一九六四年,由愛丁堡市政府(City of Edinburgh Council)以十萬英鎊買下,收歸公有;並在次年由蘇格蘭藝術協會(Scottish Arts Council)與市政府所獎助成立的「皇家劇院公司」(The Royal Lyceum Theatre Company)正式接管進駐。在首任藝術總監湯姆.佛萊明(Tom Fleming)帶領下,以傳統蘇格蘭語演出義大利喜劇《一僕二主》Servant O' Two Masters作為開幕首檔節目,為老劇院揭開新扉頁。

每年九月到隔年五月,皇家都會推出七至八檔的大型自製節目,其中包括莎士比亞劇作、耶誕節特別企劃、世界及英國名劇等,同時特別著重蘇格蘭本土作家的劇本改編及演出,延續經典之際不忘扶植自身文化特色,目前已是蘇格蘭當地規模最大及最具代表性的製作公司。除劇院主建築外,排練及辦公主要都在對面大樓進行,而位於兩公哩外羅斯本(Roseburn)地區的工作倉庫,則是皇家劇院的第三處秘密基地,每齣自製節目的舞台場景、道具、服裝,都由這座「夢工廠」量身打造!

目前皇家劇院全職人員約有五十人,分為製作(舞台管理、技術、燈光、音效、工作坊及建築物維修等等)及行政(行政、行銷、財務、教育、售票等等)兩大部門;兼職人員也有五十人,負責接待及吧台工作。而除了藝術總監一職外,劇院並無長期簽約的藝術人員,而是視每季檔期及節目,邀請客座導演並公開甄選演員及設計團隊,多元激盪不同的創意組合及合作重成果,以提昇大環境的良性競爭及活絡交流。

自二○○三年秋天接下藝術總監職位的馬克.湯森(Mark Thomson),本身也是蘇格蘭人,專長劇本及導演,曾擔任諾丁罕劇院與皇家莎士比亞劇團的助理總監。回到熟悉的家鄉服務後,湯森十分致力鼓勵蘇格蘭當地創作,並且延續皇家劇院每年的經典改編劇目,第一年便選擇搬演莎翁歷史鉅作《凱薩大帝》Julius Caesar全劇由蘇格蘭當地頂尖演員擔綱演出,獲得一致好評。

每年競爭激烈的「蘇格蘭戲劇評論獎」(Critics Award for Theatre in Scotland)中,皇家劇院從不缺席。二○○八年結果出爐,由湯森親自執導的皮藍德婁(Pirandello)《六個尋找作者的劇中人》Six Characters in Search of an Author奪下最佳女主角獎座;由加拿大導演客座執導的耶誕大戲《綠野仙蹤》The Wizards of Oz同時也入圍了最佳青年與兒童戲劇;另一齣音樂劇《唐吉訶德》Man of La Mancha更一舉奪下最佳音樂劇獎,堪稱大豐收。

目前皇家劇院約有50%收入來自公部門補助,30%來自票房,5%來自教育活動,其餘的15%則來自企業贊助、募款、及外租收入。而在藝術協會等單位的補助下,皇家劇院自製節目在愛丁堡首演後,皆持續巡迴格拉斯哥(Glasgow)、亞伯丁(Aberdeen)、因佛列斯(Inverness)等其他大城,將熱絡精緻的氣氛,散播到蘇格蘭的每一個角落。

青年劇團向下扎根藝術,「謀殺案」情境劇獨家招牌

作為愛丁堡國際藝術節的主要演出場地,在愛丁堡皇家劇院演出的藝術節節目。多以強烈前衛風格的戲劇為主,吸引大批觀戲人潮。

除了協辦國際大型藝術節活動外,皇家劇院也不忘落實扶植在地文化的信念,透過社區活動及教育推廣,實踐藝術普及理念。從一九九九年起,每星期都有約二百五十名來自蘇格蘭各地五至十八歲的學童及青年,來此參加皇家劇院青年劇團(Lyceum Youth Theatre, LyT)常態性的戲劇教育活動。透過劇本寫作、工作坊、演出呈現等活動,加上藝術專業導師的指引,小小年紀,便有近距離了解劇院運作及親近表演實務的機會。

例如二○○五年演出的《聊天室》Chatroom一劇,探討的便是英國社會長久以來的青少年頹喪、充滿謾罵暴力的人際問題,意圖讓青少年在理解劇本及詮釋演出的過程中,學習面對處理自我心理。而在二○○七年所推出的音樂劇《拜訪森林》Into The Woods三週內的密集排練、製作到呈現,全靠十四到廿一歲的學員自己摸索發揮。

皇家劇案青年劇團的年齡雖輕,但專業程度及藝術品質長期以來皆獲得高度的肯定,是英國NT Connection藝術節(全國性青年藝術節組織)的蘇格蘭代表成員,每年定期推出新作,除了巡迴蘇格蘭十五間主要劇院,也曾南下到倫敦國家劇院,以及挪威、美國等地巡演。舞台劇、電影、電視的經紀人幾乎都長期關注該團演出,從中挖掘不少明日新星。

除了藝術節及青年劇團外,皇家劇院其實還有一個非常特別的獨家招牌:「神秘謀殺案」情境劇(Murder Mysteries)——在年月悠久、鬼影幢幢的劇院裡,正舉行一場盛大酒會,你和朋友盛裝來此,大門裡,優美的音樂隨伴左右,服務生也忙碌穿梭,初次見面的賓客,藉著美酒佳餚開始熟絡。突然間,「碰」地槍響衝破談笑聲,不知名的賓客血泊倒地……,這起現場命案,人人都是偵探,也皆可能是兇手,宴會中每個細節,都是致命的蛛絲馬跡,真相必須由你自己解開。——這其實是皇家劇院結合晚宴及戲劇演出的活動之一,據說不管是廚師或是飾演賓客及服務生的演員,都是經過精挑細選,絕對會讓賓客度過難忘的一晚,報名費用六十五鎊,聽說大受歡迎,預約可要趁早喔!

專欄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如何購票搶折扣?

皇家劇院雖是百年老店,但購票服務可十分現代化,除了有便利的線上購票系統外,並設有八人以上團體購票的服務專線;另外還架設Twitter(多平台閱讀與發文網站)跟年輕觀眾族群保持活潑及時的互動。以自製節目來說,依樓層座位遠近,票價約十二至三十鎊之間,學生可享半價優惠。有時會開放星期五晚間的彩排場(Preview),票價一律五鎊,需現場排隊購買。

而同樣是老字號的愛丁堡國際藝術節,也善用許多FaceBook、Twitter、Blog等網路新科技發佈新訊(參考網站如下),遠在台灣的觀眾也能及時掌握及欣賞精采畫面。

藝術節各場表演票價,因場地、種類、時間而有不同,但最低票價一率在十鎊左右。通常在八月的第一周,也就是藝術節開始的前十天左右,票房中心(Hub Tickets)會推出針對長者及學生觀眾的預定優惠,不論場次座位皆享對折優惠,必須以電話聯繫訂票。

Authors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