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巴哈末世密碼》(時報出版 提供)
藝@書

虛實之間 為音樂與歷史解碼

近期出版的兩本翻譯小說《巴哈末世密碼》和《西班牙琴弓》,雖然都是以音樂為主題,但寫作本質卻大相逕庭。前者以虛實交錯的情節打造為湮沒歷史揭密的過程,後者則從實入虛,把原本要寫的大提琴家卡薩爾斯傳記改成以大提琴家為小說主角,把十九到二十世紀的歷史編織入戲。

近期出版的兩本翻譯小說《巴哈末世密碼》和《西班牙琴弓》,雖然都是以音樂為主題,但寫作本質卻大相逕庭。前者以虛實交錯的情節打造為湮沒歷史揭密的過程,後者則從實入虛,把原本要寫的大提琴家卡薩爾斯傳記改成以大提琴家為小說主角,把十九到二十世紀的歷史編織入戲。

乍看之下,《巴哈末世密碼》和《西班牙琴弓》都是以音樂為題材的小說,實則在本質上有很大的差異。《巴哈末世密碼》是「以虛馭實,以假亂真」,作者是奧地利小說家許奈德(Robert Schneider),初試啼聲之作《戀人夜不眠──一個天才音樂家之死》就有許多著力描寫音樂與管風琴之處。

如果從「問題意識」來描述,《巴哈末世密碼》所提出的核心問題是個學術問題:巴哈(編按)在一七四九年完成了《B小調彌撒》,以一位新教徒的作曲家的身分,寫了羅馬公教的儀式音樂是頗不尋常的,而且他在這部作品中用了許多舊作。這表示巴哈江郎才盡了嗎?應該不可能,因為巴哈在晚年還寫了畢現一生所學、堪稱巴洛克顛峰之作的《賦格的藝術》。那麼,巴哈既然有能力,為什麼沒有把全副心力放在《B小調彌撒》上?

《巴哈末世密碼》虛實交錯  彷彿揭露湮沒歷史

作者的假設是,因為巴哈的心力放在另一部大型作品《啟示》上,故而無餘力兼顧《B小調彌撒》,只是這部作品的手稿塵封在一處小鎮教堂的管風琴中,世人根本不知道有這部作品的存在。所以整部小說所鋪陳的就是這部作品如何被發現,以及出土之後的命運。

許奈德把「發現巴哈手稿」這個所有音樂學者夢寐以求的聖杯,交到一個才能平庸的德東業餘管風琴師手上。

這個安排特別有梗。這位庸才坎伯或許有欣賞巴哈作品的敏感,但是他管風琴彈奏和指揮的能力不佳,往往都以災難收場,淪為笑柄。坎伯很清楚自己的失敗,也很清楚巴哈協會的專家對他的輕視。這種受歧視的情結又因為他是「德東人」而更為加深——巴哈後半生的活動範圍以萊比錫為重心,而萊比錫在二次戰後屬於東德。

一九八九年,兩德統一,兩個政治實體之間在經濟上的懸殊——西德富有而東德窮困——使得統一之後的德東人始終有次等國民的感受。

在近三百頁的篇幅中,作者透過一個處於弱勢的主角給讀者非常強烈而切身的感受;加上作者提供了大量虛實交錯、真假莫辨的歷史細節,就連這部《啟示》聽起來的模樣、寫作手法的分析都有,使得《巴哈末世密碼》讀來有如揭露了一段不為人知的歷史。

《西班牙琴弓》由實入虛  海闊天空映照歷史

《西班牙琴弓》不同於此。作者羅曼諾拉絲(Andromeda Romano-Lax)原本打算寫一本西班牙大提琴泰斗卡薩爾斯的傳記,也著手開始蒐集材料。但卻發現卡薩爾斯的人生並不那麼獨特,然則放在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的時空中,又顯得非常複雜。記者出身的羅曼諾拉絲最後斷了寫傳記的念頭,改寫一本以大提琴家為主角的小說,「由實入虛,由真變假」。

作者這麼一轉,立時海闊天空,不用受時空所限。書中主角從卡薩爾斯變成菲利武,出生年也從一八七六年變成一八九二年。這使得主角所經歷的政治、歷史事件、所交往的音樂家都不相同。阿爾班尼士(Isaac Albeniz,西班牙作曲家)化身為阿爾-賽拉茲,穿越時空來到二十世紀,法雅、埃爾加、畢卡索、希特勒、布萊希特也都在小說中現身,予人《巴哈末世密碼》般的真實感。

主角的名字本來應該叫菲利斯(Felix,意為幸福快樂),但因公證人的錯誤,寫成菲利武(Feliu),「一生差點就跟快樂解下不解之緣」。菲利武的音樂造詣雖然比坎伯高許多,但也並非天縱英才型的鋼琴家,而是透過苦練與克制,奠定演奏事業的基礎。作者讓主角的一生涵蓋了兩次世界大戰、佛朗哥統治,最後在一九七八年死於古巴。

菲利武和坎伯都從音樂得到慰藉,但是現實世界中,都可算是與快樂無緣的人。

 

編按:本刊向來譯為「巴赫」,為搭配本次介紹之書名才寫作「巴哈」。

專欄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Authors
作者